榕城老应

用调侃去书写思考,以故事来叙述理论。
个人资料
正文

小妹嫁给谁?(续2,话剧解答篇)

(2012-02-09 16:11:08) 下一个

小妹拉着小苏离开乱哄哄的阶梯教室赛场,看热闹的人也陆续散了。小苏有点担心地看着她的脸色说:“我看张三就是个猪头,这样人不值得为他生气。倒是李四还一往情深。”

小妹说:“你别管我,让我静一静。你去忙你的。”

几个人还围着口沫横飞的王五听解答。王五一边解说一边眼观六路,忽然看到一个光头的老头往外走。这闪光油亮的要放在葛优头上,那是智慧的光芒。可放在那老头的身上就像是奸商的标志。王五推开众人,扬声招呼:“应老师,你也来了呀。快给我们解说,解说。他们都听得晕。我也越说越晕。”

老头笑呵呵地走过来,找张椅子坐下,问:“有什么问题?”

几个女生看一眼就往外走,有个嘴里对同伴嘟囔着:“这模样怎么是老师?就是不能像发哥那样帅气,也得有翩翩儒雅的风度。不然这课我怎么听得进去。”

“合着你听课是看文艺表演呀!”同伴打趣说。

“你别说,这听课看书吸收程度还真和包装有关系。就像你买本书,一看到精致包装,名家热销,标价九百九十九,你还不是小心捧着细读慢思?要是看到马粪纸封面,论斤称的破书,里面就是是至理名言,人生真谛,你不是也会半信半疑,入不得脑子?所以讲课的最好是道貌岸然,一脸严肃,开口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作哲人状,讲大道理才是好课。听说博弈课尽说些怎么合算,如何分赃,勾心斗角。只有王五那样的人才听得津津有味。小人喻于利嘛。”

“那个小妹这么聪明雅致,怎么也学博弈?”

“还聪明雅致?比武招亲把自己当赌注,当众示爱都没人要,还不羞死了!换我,绝不做这费脑子又丢脸的事,我就打扮千娇百媚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让他们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要当街下跪,先送99朵玫瑰,再问爱不爱我,谁说得多,能打动我的心,我才嫁给谁。”

“你这骚妮子还不是一样的把自己当彩头,比谁迷魂汤灌得多?”

“不一样,她是算计着挑,我是由着心来挑。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你要碰到个大骗子就杯具了。迷迷糊糊地嫁,明明白白了恨。那时就每天唱:千言和万語,隨浮云掠過!”

那边王五回答应老师说:“向阳不理解为什么智力推理能和探测心意可以共存。逻辑推理是根据对方的答案推出自己的答案,要求小妹问话时,回答必须说真话。这推理才能进行得下去。要探测真情,答的不一定是真话,这样玩暧昧要婉拒才有空间。他问:这两个前提怎么能够共存?这两个互相排斥的假设,只能玩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怎么可以通过智力推理游戏来探测心意呢?”

应老师点点头说:“提这问题的同学是肯动脑筋的人。不过这问题其实很简单,该同学把两人之间的智力推理和局外人的判断混在一起,以为矛盾,其实是两回事。不错,这道题要得到正确的解答,要求双方都诚实回答才行。只要有一个人答错,这推理就会出错。这时局中的对方或许还不知道。但局外人,小妹和观众能够判断谁先出错。错的原因不外乎是不够聪明或者是故意的。这就是王五口中的‘猪头’。这对外人或许还无法区分。但依小妹的了解是能够判断出来的。如果小妹不喜欢太傻或没有情意的,那连这个区分都不需要了。”

王五一拍脑袋说:“我也被他绕进去了。其实这两者共存在生活里很常见。比如说小苏问他男朋友手机密码,她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女的给他留情话。他要是讲了真话,她就能依照这个密码进去验证他是否诚实。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诚实正确的回答。她男朋友说了假话固然不能实现前面的过程,但也探测出他有问题。”

小苏又回到教室里,刚好听到这段话,笑骂一声:“好呀,王五你在背后编排污蔑我。你女朋友才查你的账!”

犀利哥见了拉旁边同学说几句话。王五缩着脖子躲小苏说:“我不是没有女朋友,借个故事说道理嘛。老师,我还没全明白,为什么小妹和观众能够判断出谁先答错了?”

“这要从怎么正确推理讲起。这道题张三看到李四头上的2,李四看到对方的3,只知道这是两个挨着的正整数,两人能够根据这个知识用逻辑推出自己头上的数字吗?

不能。因为张三只知道自己可能是13,李四只知道自己是24,没有更多的信息来确定。

所以小妹第一次问的时候,两个人诚实的回答都只能是:不知道。谁有别的答案,即使是事实上正确,因为不可能从逻辑上推来的,也是不诚实的出错。

好了,他们虽然都回答说不知道,这也是新的信息。李四固然还不能判断自己。张三这时会想:如果我头上是1,李四看得到,他就能在第一次问话时推出自己是2。他说不知道,就把这个可能性给否了,那我头上只能是3了。这个推理过程和结论,局外能推理的人也知道。所以张三答3是唯一诚实正确的答案。答其他,别人都知道他错。有人问,张三的推理是根据李四诚实正确地回答,要是李四答错了呢?李四要答错了,大家立刻就知道,他就已经败了。”

“如果李四头上是4,这能解吗?”

“能。这又难一点。这时候张三知道自己只能是35。李四仍然知道自己是24。小妹第二次问话双方仍然只能说:不知道。但是李四在张三这次回答里,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是2。因为如果自己是2,张三看到了,就会按照前面说过的推理回答出3来。注意!这里李四推理中的张三不是现实的张三,现实的张三看到的是4,这李四不知道,而这是他想象中的张三。这想象中的张三看到自己头上假设的2,做出想象中张三的推理结论:张三会在第二问中答出3来。拿这个结果与事实来验证。结果是否定的,这就否定了假设的2。这样的推理是典型的Backward Induction推理模式。否定了这个2,他就是4了。

按照这个逻辑可以玩任何n n+1的游戏,就是王五说的那个秘方。Backward Induction需要非常小心,想象中角色的推理必须是公共知识或者足够高阶的彼此知识。”

王五有点不好意思,打岔说:“按照这么说小妹把这数字分配好,局中的双方虽然不知道,观众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谁数字大谁合算。小妹这么做不是有点傻?”

“这道题如果没做过,没有严格的推理能力,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你如果没有在场上叫嚷,有几个人能看出来?即使你说了,我看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吧?即使有人接受了你的秘方,如果自己没有琢磨透,现场辩论时恐怕也不能说服对方辩护自己。这一切都需要智力和知识。所以小妹是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来行事。她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她探测到了她一直不能够确定的心意。”

犀利哥问:“这游戏里如果张三隐瞒了自己真正的心意,只是想赢比赛,不答错了呢?”

小苏接口说:“这就相当于小妹当众抛绣球,张三当众接受了,然后说:我是闹着玩的!这智力游戏嵌在比赛博弈中,这比赛的博弈又嵌在生活的大博弈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是要赢得眼前的小博弈重要,还是生活大博弈重要?李四没能解出这个题,也明白了小妹的倾向,他还一直强辩,虽然在大众面前很丢份,但他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你说,在生活博弈中他是聪明还是傻?”

这时候一个男生气喘嘘嘘地跑来手里拎着一把玫瑰,将宝马车的钥匙交还还给犀利哥,在他耳旁悄悄地说几句话。犀利哥接过玫瑰单脚跪下庄严地举着说:“苏同学,我暗恋你很久了,请您接受我的仰慕!”

小苏愣了一下,周围一片暄闹“犀利哥真酷呀,这手帅极了!”

小苏脸色一板:“你装什么酷呀?我最讨厌臭哄哄脏兮兮的人,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马上去洗浴中心搓去三层油垢,喷一身香水,吹个最新发型,套件阿玛尼的西装来配你这个美女。”

“谁稀罕呀,我最看不起有点臭钱到处显摆的家伙。”说着抓过玫瑰往地上一扔,转身往外走。

犀利哥愣了半晌,落寞地叹了口气转身向外。

突然听到背后一声娇喝:“站住!这就走了?载我去Gucci。”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