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个人资料
正文

Why Trust Science

(2020-10-23 09:17:25) 下一个

先说两种典型的谬误:

1. (我忘了学名是什么)因为证据错误,所以结论一定错误: 举例: 这个证明干细胞对治疗有效的实验是错误的, 所以干细胞是不可以用于医疗的。根据这个实验得出结论的所有实验都不成立。

2. 部分代替整体。  举例:因为最近科学界发生了很多撤稿的现象, 所以所有的科学结论都应该站不住脚。

科学到底有多可信:

关于科学界整体到底有多可信, 科学史学家Naomi Oreskes在《Why Trust Science》一书中有详细的讨论。我在这里大概总结几个要点,希望能给坛友。

一, 科学界对于什么是客观标准,如何才可信是经历了很长地发展。

从一开始的权威科学家说了算, 到以正面证据为核心的实证主义,到证伪论,一直到现在的社会科学论, 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这一代长大的人,特别喜欢揪住证伪不放, 而时常忽略了其他组成科学的因素。

虽然科学方法论在不断发展,但并没有完全否定过去。 比如,大多数权威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经历过洗礼的,他们说得话有分量是有道理的。  现代社会逐渐摆脱了权威,权威的权重在降低, 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反权威反专家的风气,就过了。  

还有正面证据的积累也是工作量最大很有用的。 现代人特别喜欢拿黑天鹅举例:  如果我们见到的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并不能否认黑天鹅的存在。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黑天鹅一定存在。  如果有个人送给你一只天鹅, 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 这只天鹅是白的可能性还是最大。 

更重要的是, 科学界建立了一套peer review 的系统。  科学家在发文章之前互相检验,互相挑刺。  这并不是一套完美的系统,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错误与造假。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其他行业有这么一套自我检验的系统。  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不完美而完全否定它。

二。 科学界造假到底有多普遍。

现在发现的科学界造假还是很低的,小于百分之0.01%。但是现在文章发的多,虽然比例很小但绝对数量也不小。而且就是因为非常稀少,大众对科学家的期望值很高,所以出现一个造假,就会是惊天动地的事。 并且现在还想造假的躲起来, 跟发现多更有关系(就像检测新冠一样)。   有人会说, 发现得不多不等于没有。  但是科学界正在努力继续检测,并且开发了很多工具, 利用信息发达,  利用网络工具和公众的力量增加透明度。 就看科学界自我检讨的认真劲也是值得信赖的。 

三。 科学整体不可信的来源。

从古至今,科学在不断发展中纠过很多错,还是建立了科学界整体的信誉的。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开始, 商界出于商业利益雇佣了公关公司, 不断质疑科学(烟草商策略)。   他们不是做自己的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是无端质疑科学的可信度, 人为损害整体科学界的信誉。  

四。 科学界出现造假怎么办,我们对科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态度?

在科学上造假,是可耻的不可以原谅。一旦发现造假,这个科学家的事业也就算结束了。 不象商界政界,一年撒若干个谎不是个事。   但是我们要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看, 不能把一个科学家做的事,也无端延申到其他科学家身上。 更不能因为不相信某个科学结论而否定所有赞同这一科学结论的科学家。 如果要指摘某篇科学论文的结论不成立, 应该给出证据与推理。  而不是泛泛而谈,才是科学之道。 更不应该随便指摘造假,造假是个主观上的事, 指摘需要认真负责。  随便指摘也是很不科学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