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9 (78)
Disclaimers:
1。文中说老中是指部分老中,比如就不包括论坛中的某些id,为说话方便,简称老中。
2。说的老中的某些行为特质,某些老外也有(特别是老尤),但老中老尤突出些。
一,大学录取的本质,特别是美国大学录取,本来就是是通过分数,申请书,推荐信等等,察看学生的特质,录取合适的人才。所谓合适,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标准定的。大学需要:
1。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究(学术带头人类型)
2。会搞人际关系的领导人才。
3。热衷贡献的服务型人才。
4。多才多艺的通才。
当然也有其他考虑的所谓“标准”。
人的精力有限,一个学生通常不会样样都拔尖。大学就需要综合考量。 你说可以加权平均算分数,问题是权重也是主观概念,对领导才能与社区服务的打分也都绝对是主观。 所以,主观因素无法回避,大学录取无法完全量化。
二,出于历史原因,老中大致有以下的特质。
1。把大学排名看得特重,大学本身的具体特质和学生本身的特质看得较轻。把学校和学生的搭配看得较轻。在老中眼里大致好的就是好的,差的就是差的。而且好的是所有人都认为好,差的所有人都认为差。
2。特别喜欢绝对标准,最后一个分数搞定。 有绝对标准,十几年如一日,一直朝这个目标前进,其实是比较省心的。但是,西方的教育的确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把大学看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此,西方传统的学生比较有diversity,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标,不都去追那几个名校。
三。一 和 二 结合起来说就产生了矛盾:美国大学本来可以通过几项数据,大致可以看出学生的志向以及是否合适在这里学习生活。 本来质量提高,数量也会相应提高,所以数据能反映更多的质量。 老中的问题在于扎堆,讧抢(象澳洲奶粉),看着“录取标准“的红旗的方向,前进前进前进,把教育搞成了刷数据,竞争残酷的刷数据。 所以量化的东西容易突出。但因刷数据提高了,数据反映的质量就下降了。 所以大学就只好把数据看得更淡些,通过更能反映特质的东西来反映。比如申请材料中对consistency的要求就是针对刷数据的对策。
老中这种跟风的风气造成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很多事情都是因如此的讧抢把本来不是稀缺的资源变得很稀缺。 说到diversity, 小中本身就该diversify一些,热衷于啥项目的都有,啥职业的都有,啥学校的都有。 哈佛不再是被讧抢的对象,就不再那么稀缺,也就不那么难进了。
哈佛不是绝对好的学校,适合你的未必是哈佛。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句,从统计来讲:即使藤校出来的学生赚的更多,更有贡献,对于同一个人或同一拨人,藤校(相对其他学校)未必能让你赚得更多,对社会更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