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和他的<<夜莺颂>>
(2010-03-21 21:47:11)
下一个
济慈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英年早逝,只活二十五年零4个月(John Keats, 1795年至1821年)。济慈的诗歌成就是非凡的。在他长达五年多的写作生涯中(1814年至1820年)。他的三首著名的颂歌“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忧郁颂” 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济慈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诗人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浪漫的颂歌。“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是把痛苦和快乐交织在一起的颂歌。然而,在“夜莺颂”里的一种怪现象是“想像的世界提供了痛苦从现实世界的释放,同时想像的世界反而使现实世界更加痛苦”。济慈的诗中的其他冲突还有:短暂感觉或激情与持久的艺术;梦想或理想与现实;愉悦与忧郁;凡人与不朽;生命与死亡;分离与结合;沉浸在激情里与渴望从激情里逃脱。 济慈把他的快乐和痛苦都融入在他的诗歌中。在“夜莺颂” 中,他是个梦想家。他试图摆脱变化的世界所认同的夜莺和夜莺所代表的性质。济慈的诗中的意象包括了所有我们的身体的感觉:视,听,味,触,嗅,温度,重量,压力,饥渴,性行为和运动。济慈把所有这些整合在他的诗里,也就是说,他的诗歌特征属性包涵所有的感觉。这种做法叫做通感。他的通感意象表现在他的诗中:一部分是它们单独的感官效果,另一部分则是感觉与体验的统一。这些特征赋予他的作品“无与伦比的承受能力,同情和人性。”济慈的《夜莺颂》共分八小节。有三种中译本,分别由朱维基,查良铮和屠岸翻译。本文选择了屠岸的翻译版本。
“夜莺颂” - 屠岸译
I.
MY heart aches, 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s
My sense, as though of hemlock I had drunk,
Or emptied some dull opiate to the drains
One mi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T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y lot,
But being too happy in thine happiness,
That thou, light-wing Dryad of the trees,
In some melodious plot
Of beechen green, and shadows numberless,
Singest of summer in full-throated ease.
(译文)
我的心疼痛,困倦和麻木使神经 (触)
痛楚,仿佛我噬饮了毒汁满杯,(味)
或者吞服了鸦片,一点不剩,(运动)
一会儿, 我就沉入了忘川河水:
并不是嫉妒你那幸福的命运,
是你的欢乐使我过分地欣喜--
想到你呀,轻翼的林中天仙,
你让悠扬的乐音 (听)
充盈在山毛榉的一片葱茏和浓荫里,(视)
你放开嗓门,尽情地歌唱着夏天。(听)
诗人一边听夜莺在唱歌,一边沉思。他既感到快乐又感到痛苦,这是一种矛盾的反应。表达痛苦和欢乐的诗句和表达强烈感情和麻木或疼痛的诗句交织在一起。诗人把什么样的品质赋予夜莺?诗的开始,夜莺是作为一种真实的鸟,但随著诗的意境的展开,夜莺成了质量或品质象征。当读者阅读这首诗时,夜莺象征着什么?夜莺代表著许多东西。它可能的含义包括:艺术家纯粹的喜悦,自我表达为歌曲或诗歌,音乐中的美人的性质和理想。
II.
O for a draught of vintage! that hath been
Cool'd a long age in the deep-delved earth,
Tasting of Flora and the country-green,
Dance, and Provencal song, and sunburnt mirth!
O for a beaker full of the warm South!
Full of the true, the blushful Hippocrene,
With beaded bubbles winking at the brim,
And purple-stained mouth;
That I might drink, and leave the world unseen,
And with thee fade away into the forest dim:
(译文)
哦, 来一口葡萄酒吧!
来一口长期在深深的地窖里冷藏的佳酿!
尝一口,就想到花神, 田野绿油油,
舞蹈, 歌人的吟唱, 欢乐的阳光!
来一杯酒吧,盛满了南方的温热,
盛满了诗神的泉水,鲜红,清冽,
还有泡沫在杯沿闪烁如珍珠,
把杯口也染成紫色;
我要痛饮啊, 再悄悄离开这世界,
同你一起引入那幽深的林木。
诗人想要摆脱痛苦的欢乐和痛苦的现实,开始进入想象或幻想的世界。他呼吁人们喝葡萄酒。他的目的显然不是喝醉。相反,他正在寻求葡萄酒质量或状态,酒精的影响,其中一个或许是诗人的要求?他的目标是加入夜莺的一族,他是否想体验夜莺的生活?酒精会让他实现这个愿望?泉水与酒象征着理想的世界。与诗人的葡萄酒的影像效果有关的是夏日的阳光,欢乐浪漫的人们。为什么济慈描述的是农村是“绿色”?如果是棕黄色,效果又如何?自然景观:户外舞蹈与歌曲,一起产生“欢乐”。这是是济慈诗词中图像通感的一个佳例。济慈通过饮酒发挥的想象力体验绿色的乡村。酒杯边缘“眨眼”的泡沫形象很难忘。会发出什么声音?泡沫破了的声音?注意你的嘴唇的动作, 这种泡沫的形象是具体的,相比之下,第一节中的图像是抽象的。你能看到区别吗?葡萄酒,夜莺,夏天,歌曲,欢乐, 你感受到了吗? 在这里,诗人的视觉品味(“花卉和绿色”),活动(“舞”),声音(“普罗旺斯的歌”),和愉快情绪(“欢乐”), 视觉(“阳光”),温度(“暖”)和地点(“南方”)。
III.
Fade far away, dissolve, and quite forget
What thou among the leaves hast never known,
The weariness, the fever, and the fret
Here, where men sit and hear each other groan;
Where palsy shakes a few, sad, last grey hairs,
Where youth grows pale, and spectre-thin, and dies;
Where but to think is to be full of sorrow
And leaden-eyed despairs;
Where beauty cannot keep her lustrous eyes,
Or new Love pine at them beyond to-morrow.
(译文)
永远地隐去,消失,完全忘掉
你在绿叶里永不知晓的事情,
忘掉这里的疲倦,病热, 烦躁,
这里, 人们对坐者互相听呻吟,(听)
瘫痪病颤动着几根灰白的发丝, (视)
青春渐渐地苍白, 消瘦, 死亡;(视)
这里, 只要想一想就发愁,伤悲,
绝望中两眼呆滞;
这里, 美人保不住慧眼的光芒,
新生的爱情顷刻就为之憔悴。
现实世界把诗人从酒后的喜悦的想象中拉了回来。诗人是否仍然认为想象的世界是欢乐,而现实世界是痛苦的?诗人的愿望是否是在逃避世界呢? 在第二节最后一行,诗人用的诗句是“转承联结”本节的第一行的叙述。诗人的下一个思绪是淡出。本节的第二行诗人描述了夜莺的世界和诗人的世界的关系。诗人描述了现实世界的悲哀的特点。他暗示人的世界上没有夜莺。他感到绝望。
IV
Away! away! for I will fly to thee,
Not charioted by Bacchus and his pards,
But on the viewless wings of Poesy,
Though the dull brain perplexes and retards:
Already with thee! tender is the night,
And haply the Queen-Moon is on her throne,
Cluster'd around by all her starry Fays
But here there is no light,
Save what from heaven is with the breezes blown
Through verdurous glooms and winding mossy ways.
(译文)
去吧!去吧!我要向着你飞去,
不是伴酒神乘虎豹的车驾驰骋,
尽管迟钝的脑子困惑,犹豫,
我已凭诗神无形的羽翼登程:
已经跟你在一起了! 夜这样柔美,
恰好月亮皇后登上了宝座,
群星仙子把她拥戴在中央;
但这里是一片幽晦,
只有微风吹过朦胧的绿色
和曲折的苔径才带来一线天光。
诗人突然呐喊“去吧!去吧!因为我将飞往你!”他又转向幻想。诗人没有借助葡萄酒 (第2行)。他宣布:他将用“诗神无形的羽翼”,变成幻想中夜莺的一员 (第3行)。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使诗人“大脑迟钝”,“困扰和犹豫”,这与诗人的情绪有关?诗人成功地加入了夜莺的一族 (第5行)。那个想象世界很黑暗,为什么如此这般黑暗?黑暗的象征性意义:可怕,安全,有吸引力, 空,感性,活著?
V.
I cannot see what flowers are at my feet,
Nor what soft incense hangs upon the boughs,
But, in embalmed darkness, guess each sweet
Wherewith the seasonable month endows
The grass, the thicket, and the fruit-tree wild;
White hawthorn, and the pastoral eglantine;
Fast-fading violets cover'd up in leaves;
And mid-May's eldest child,
The coming musk-rose, full of dewy wine,
The murmurous haunt of flies on summer eves.
(译文)
我这里看不见脚下有什么鲜花,
看不见枝头挂什么温馨的嫩蕊,
只是在暗香里猜想每一朵奇葩,
猜想这时令怎样把千娇百媚
赐给草地,林莽,野生的果树枝;
那白色山茶花,开放在牧野的蔷薇;
隐藏在绿叶丛中易凋的紫罗兰;
那五月中旬的爱子--
盛满了露制醇醪的麝香玫瑰,
夏天的蚊蝇在这里嗡嗡盘桓。
由于诗人在黑暗中无法看到一切,他必须依赖于其他的感官。他感觉到没有什么依靠?还是他感觉紧张?或只为自己或读者?即使诗人是在避难,死亡是存在。 那些词暗示着死亡?诗人在铺垫,提示,准备第六节?“Lethe”,“昏昏欲睡,“ ”麻木,”“毒”和“黑暗”?春天,麝香玫瑰5月中旬花,尚未开。然而,济慈在诗的第一节谈到了夏季: “夏季夜莺在歌唱”,”而这里,他提到了夏天的蚊蝇嗡嗡盘桓。” 春天和夏天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不同?
VI.
Darkling I listen; and, for many a time
I have been half in love with easeful
Death, Call'd him soft names in many a mused rhyme,
To take into the air my quiet breath;
Now more than ever seems it rich to die,
To cease upon the midnight with no pain,
While thou art pouring forth thy soul abroad
In such an ecstasy!
Still wouldst thou sing, and I have ears in vainù
To thy high requiem become a sod.
(译文)
我在黑暗里谛听着: 已经多少次
几乎堕入了死神安谧的爱情,
我用深思的诗韵唤他的名字,
请他把我这口气化入空明;
此刻啊, 无上的幸福是停止呼吸,
趁着午夜,安详地向人世告别,
而你啊, 正在把你的精神倾吐,
如此地心醉神迷!
你永远唱着, 我已经失去听觉--
你唱安魂歌, 我已经变成一堆土。
诗人开始远离自己的夜莺,他在想象。济慈渴望死,那是唯一的快乐,因为它无痛,还伴着夜莺的歌声。忘我地歌唱是夜莺的全部幸福。作者的现实的写照与第五节“易凋的紫罗兰”和未来的“麝香玫瑰”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行,诗人不再认同夜莺。他意识到死亡不是解除痛苦,而是意味著不存在。 他无法感受到夜莺的狂喜。注意:夜莺现在的歌声和诗人早先听到夜莺的歌声非常不同, 诗人聆听的是具有高情感效应的安魂曲。为什么济慈此时追思夜莺的歌? 这诗人可能还有其它的用意?是否在用安魂曲讽刺夜莺和死亡?
VII.
Thou wast not born for death, immortal Bird!
No hungry generations tread thee down;
The voice I hear this passing night was heard
In ancient days by emperor and clown:
Perhaps the self-same song that found a path
Through the sad heart of Ruth, when, sick for home,
She stood in tears amid the alien corn;
The same that oft-times hath
Charm'd magic casements, opening on the foam
Of perilous seas, in faery lands forlorn.
(译文)
你永远不会死去,不朽的精禽!
饥馑的世纪也未能使你屈服;
我今天夜里一度听到的歌音
在往古时代打动过皇帝和村夫:
恐怕这同样的歌声也曾经促使
路得流泪,她满怀忧伤地站在
异国的谷田里,一心思念着家邦;
这歌声还曾多少次
迷醉了窗里人,她开窗面对大海
险恶的浪涛,在那失落的仙乡。
从自己的死亡意识中,济慈了认定夜莺是不朽的。从文字的表面上看,诗人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这鸟一定会死。然而,读者可以体会到诗歌的内在的涵义,因为夜莺显然已经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象征。作者在告诉人们,夜莺是一种自然延续的象征,她代表了生活的喜悦继续存在。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看,诗人在对比夜莺的不朽(持续欢乐的歌曲)与人类的状况 (饥饿的后代)。是否夜莺象征著美好的理想,这才是不朽?或者是夜莺是诗人幻想或想象力的最高境界?或者<<夜莺颂>>象征著激情诗人的颂歌?另一种可能是夜莺,不像我们人类,它不知道自己会死?这方面的解读是,夜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而人类却从自然界分离。因此, 人类有能力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包括夜莺的歌声,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永恒的。诗人对比了夜莺的歌声,死亡和痛苦,以及“饥饿时代的人。”他的意思是说,人类体验到了“饥饿”?那么, 它的 “世代”效果又是什么?该小节开始于诗人的存在(注意动词的现在时)。诗人然后三次提到历史上夜莺的歌声。第一次提到打动皇帝和村夫的歌声;另外两次是具体的,来自旧约和童话故事等。历史变成更久远,包括非人类的过去和地点,在没有任何人类存在“仙乡”。诗人试图用这些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将夜莺的歌声和情景限制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的混合性质体现在诗人的想象本身:夜莺的欢歌在过去的三个系列时空存在。有关皇帝和村夫的歌声是正面的和中性的?那个有关路得的故事则不快乐(流泪,她满怀忧伤)。第三,在“迷人魔窗”童话”中的主人公是“孤独”的,海洋是“险恶的。”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开始认识到痛苦,并试图逃走。
VIII.
Forlorn! the very word is like a bell
To toll me back from thee to my sole self!
Adieu! the fancy cannot cheat so well
As she is famed to do, deceiving elf.
Adieu! adieu! thy plaintive anthem fades
Past the near meadows, over the still stream,
Up the hill-side; and now 'tis buried deep
In the next valley-glades:
Was it a vision, or a waking dream?
Fled is that music:ùdo I wake or sleep?
(译文)
失落! 啊, 这字眼象钟声一敲,
催我离开你身旁,回复了自己!
再见!幻想这个骗人的小妖
名不副实,再不能使人着迷。
再见! 再见!你哀怨的歌音远去,
流过了草地,越过了静静的溪水,
飘上了山腰,如今已深深地埋湮
在附近的密林幽谷:
这是幻象?还是醒时的梦寐?
音乐远去了:我醒着,还是在酣眠?
诗人在第七节结束时表达了绝望的心情。谁现在被遗弃了?诗人还是夜莺?在第二和第三节,诗人说,“幻想”(想象)骗了他。在第六节,诗人从妄想中觉醒。夜莺 已不再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又成了现实中的鸟。诗人,如夜莺,又回到了真实的世界。夜莺的歌是“哀怨的”和暗淡的。这是夜莺和诗人的世界,那就是最后的死亡。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不禁怀疑,他是否有真正的洞察力或经验,还是他一直都在作白日梦。
在<<夜莺颂>>里,济慈是否遵循浪漫颂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