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尘

试着告诉读者,生活是多样的。每一个活着的人,在多元化的人生时空里, 扮演着某种角色,向着不同的方向展现着自己的千姿百态,书写着与众不同的生 命华章。
个人资料
正文

25. 我有一个愿望

(2010-03-12 19:27:20) 下一个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去桃花江。

小时候,我在县城里的图书馆里读过<<桃花源记>>。那是一篇古散文,它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那时候的我,憧憬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象屈原大夫那样“乘舫上沅,”溯江而上, 寻找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那篇散文刻划了桃花源的田园般的景色。 “桃花源里可耕田。”陶渊明和毛泽东的妙笔又为桃花源增添了飘飘欲仙的意境。

传说中是武陵人发现了桃花源。

从益阳县城的会龙山码头到沅江县城大约有六七十里水路。船儿沿江而上,经洞洲,绕过张家湾,逆流而上,由资水转入沅江。那年冬天,我乘火车从北京来到湖南长沙,然后乘汽车从长沙到益阳,最后从益阳乘船去了趟桃江,我的初恋情人的家乡。

早春的湘西象一个美丽的少女。生长在北方的我, 看惯了黄土地的粗旷和黄河水的混浊,对湘西山水的秀美感到惊奇。坐在船上,我看着沿江上下的景色: 两岸桃花盛开,芳草遍绿。梢工告诉我,那绿绿油油的一片是油菜。从会龙山码头上船,大约过了两个时辰, 船儿驶到了“望津亭。”船儿在那里靠岸休息。我趁着这段时间, 登上了望津亭。站在望津亭,举目眺望,江的对岸是一片片的堤林,堤林的后面是阡陌纵横的水田。田间的水波在阳光下泛着亮光。农民们在驱牛耕种,显得悠闲自得。再往远处,是一排排依山而立的农舍。农舍的上空飘着淡青色的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乡水色的图案。

望着沿江穿梭的渔船, 置身于这大自然的美景中,我顿悟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桃花江女子的美丽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是分不开的。人们对桃花江的美女一见钟情,不就是因为她们身上的这种水乡的自然美吗?桃花江的美女蕴含的是美丽山水赋予她们的那种脱俗和清纯。记得当时我遇见了一位美女,她身著一件深红色的夹衣,乌黑油亮的头发上扎着一条红色的缎带,在阳光下,象一块光洁无瑕的红玛瑙石。

开船的时间到了。渡船继续向前行驶。过了个把时辰, 终点站 - 桃江县到了。船儿停靠岸时已是黄昏时分。下了船,我登上了一排竹楼。湘西山区被郁葱的林木所覆盖。山林的外面隐约可见一些农舍,再外面,便是江水。江岸青青,溪流碧碧,重叠起伏的群山被波浪起伏的深蓝色的江水所环绕。 从竹楼顶层向远处望去,早春的蓝天显得格外清亮。落日从山边射出一道道柔和的光线,给天边的晚霞抹上了一层桔黄。远处的山林里显得深厚郁葱,神秘莫测。远处江心中有一只帆船, 在夕阳的余晖的映照下由西向东疾驶,拖起长长的水花。从江边弯进江心,有一片象牛犄角的地方。人们告诉我,那是白鳞洲头。

大自然鬼斧神工刻描的景色,很容易使人忘记时间和空间,忘记生活里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压力,使人陶醉。或许, 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赞美桃花江的美景。大自然的美丽不需要任何修饰便远远地胜过那些人为的雕凿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只需要乘一叶扁舟,随意漂泊在这江水中;或者,轻身简装,漫步在江畔,便可身临人间仙境, 脱离人世俗尘的困扰。

生活中的我是一个探险者。少年的梦幻就像清澈的湖水和秀丽的山川。我到过原始森林,记得那晨风吹拂的森林中的平静的湖面荡起得层层涟漪,听到过那划破山林的寂静的鸟啼声。我曾盼望自己成为一个猎手,从山的这边到山的那边去狩猎。我曾问过自己,为什么山的那边还是山?我曾盼望自己,在充满着生机的清晨,泛舟在远山的湖水里。

生活中的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追求真实和完美。年轻的梦幻象那无边的,泛着绿色诱惑的田野。我向往美丽而短暂的初恋,并把它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我盼望原野偶尔飞过的彩蝶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渴望乡间小路上随风摇曳的野花能给自己带来沁人肺腑的清香。我盼望,四月的风吹绿大地,给自己带来带来春的温柔。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我曾经作了无数的梦。带着它们,我就要到地球的另一侧,到大洋的彼岸去求学,继续编织自己的梦了。可我那里知道,这一去,就是二十五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