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7)
五十年代的计划规划布局, 在闵行建了的重工业卫星城,四个所谓万人大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 外加一些”等等“之流的工商业,一个新型城市出现了,当然同时修建了不少职工宿舍,可是又但是, 上海人民和革命群众那种固有的市区郊区概念,只要有一点可能, 就不把家搬去”乡下“,所以配偶在上海有其他工作的,哪怕老婆在里弄生产组甚至没工作的,都不把家搬去闵行。
上下班咋办?
这就得说交通了, 从市区到闵行, 只有一条路, 满宽蛮大的沪闵路, 从徐家汇通到闵行,那么能不能通一趟公交车呢?问题来了, 几万职工的上下班,就算三分之一的人需要通勤,毛估估上下班时也是万把人,得多少辆公共汽车才能”笑纳“?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把这条沪闵线的公交车算作长途,车票多少我忘了, 好像四毛钱吧,上海的市内公交可以用月票,六块一张, 长途车不能使用, 那么妄图用月票天天回家的”方法“被堵住了,毕竟每天来回花七八毛钱,对当时的工资收入来说, 比一家人的菜金还高了, 没办法, 住厂里的集体宿舍, 一个星期回”上海“一次, 就是这么说的, 闵行不算上海, 只有市区才算。
这是上海最西南的职工的几十年心酸。
话一转, 说说江湾五角场附近的那几所大学的另一种心痛--户口。
也许全国唯独上海才有的三种不同户口, 市区, 郊县城镇, 郊区农村。
其他地方是简单的城乡二元, 不是城市就是农村,区分就是”商品粮“和”非商品粮“,可上海的郊县”城镇户口“, 绝绝对对也是商品粮,但又不同于市区的商品粮。
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大学的职工宿舍,都属于上海市宝山县五角场街道, 注意到了没有?宝山县!闵行呢, 那时是上海市徐汇区闵行街道, 差别就是一个是”区“一个是”县“!!!
差别有吗? 有, 粮票每月少一斤。
复旦大学前校长陈望道, 临终前对去看望他的复旦老职工说的对不起大家的事, 就是没为大伙儿争取到上海”市区“的户口。
虽然复旦大学的人可以用”月票“乘坐家门口的以前按时三路有轨电车, 但户口的”归属体制“, 还是”乡下人“--郊区的。
上海不但有三种户口, 还有两种不同类别的工资, 闵行的工厂, 五角场的大学,谢天谢地,都是八类。
可是, 上海到闵行中间的颛桥北桥,市属工厂的职工, 拿的却是五类地区的工资,若是住在工厂附近的镇上,工资少一截, 粮食少一斤, 上哪儿说理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