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2)
上海那时没有粗粮搭配供应,只是粳米有限制, 上海俗称粳米为”大米“, 籼米则加个前缀”洋“,变成了”洋籼米, 也许最早上海吃的是江浙产的粳米吧。 如果没记错, 好像一人一月是五斤, 其余为籼米。
籼米有两种价格, 一毛三分八和一毛四分六,粳米也是有两种, 一种要一毛六分四, 另一种是一毛七分三。
按市民26斤定量计算,5斤大米合钱六毛五分六或八毛六分五, “洋籼米”则需要人民币两块八毛九分八厘或三块零六分六厘, 交叉买, 则米钱需要3块7毛2分2厘或3块7毛6分3厘。
虽然大家都喜欢吃粳米, 但粳米不出饭, 经不住吃, 如果家里有两三个半大小子,都是一个月26斤的主, 粮食就绝对不够了, 这类男孩一顿两三大碗干饭,几根萝卜干下饭, 老娘还没回过神, 可能就听到“妈 我吃好了, 出去白相了啊”!所以这类人家有时就只好把大米指标合别人(女孩子多些)家换籼米指标。
如果买面粉或面条, 不扣粳米指标,标准粉是一毛七分一斤, 富强粉也就是精白粉应该是一毛八分六厘一斤, 面条是两毛一分钱一斤, 挂面(上海人称为卷子面)就更贵了,很少有人真的常吃,一般都是带到外地去的, 因为好放。
这些年回去, 到菜场的米店看, 好像真的没有“洋籼米”卖, 都是圆圆滚滚的大米即粳米,没人吃洋籼米了?
你怎么会把价格记得这么清楚,是写在日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