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2010 (36)
2011 (39)
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8 (122)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69)
回复 '京工人' 的评论 : 可以用Deepseek。现在有很多...
elfie:对不起我没有看懂第一句,能给个译文吗
只有华人才纠结个什么“融入”. 没听印度人谈什么融入...
努力融入美国社会——这句话没有毛病。至于能不能融入...
一楼真相了。我读书的时候周围中国人多,英语就不怎么...
我所理解的"融入"就是遵重接纳拥抱按当地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目标,不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是在美国形成自...
"融入"美国社会完全是迷思,但是按照美国的思维方式思...
It's totally possible to use the second language a...
荒唐的年代,只有经历过,才有感触。
那时的演艺, 现在的叫法, 也就是表演艺术, 电影是个传播量大概最大的了, 真人演出需要场地等, 可不是说电影就没要求啊。
电影演员的曝光量及知名度, 可与领导人相比, 北京人不会知道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是谁, 但这两张照片里的人, 总会知道几位。
这是1962年(?)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缅甸时, 光脚, 不知为什么不穿鞋, 唱歌, 大伙瞅瞅, 认出几位?
这也是1962年上海电影演员剧团到济南演话剧时, 跑马路上找一家照相馆拍的集体照。
谢谢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