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说说上山下乡时的一种离开农村方式

(2015-10-31 10:16:22) 下一个

xyzdd 的回忆, 十分真实, 文革时也并非只有苦乐两个字, 大伙过日子的酸甜还是存在的。

我问了她为何没跟父母去南京或安徽, 她的回答就很实际。

突然想起, 那几年,靠退休儿使子弟顶替而离开农村, 除少数野外作业等工种外, 只有等文革结束后才又实行的, 虽然邓同志在75年的右倾翻案时的的确确说了, 要不是他那个第二次垮台, 也许真的实施了。

想起的是好像支内或工厂内迁, 职工是可以带一名在农村的孩子“跟进”的, 所以上海用这种方法也就比较容易地动员了一些老职工去四川, 比如我就在泸州的长江挖掘机厂见过一个从黑龙江去的上海知青, 就是老爸支内带过去的。

还有一个例子, 绝对真实, 我舅舅哪怕是个老右(摘了帽的), 在四川江油的某冶金建设公司子弟学校食堂卖饭菜票,68年我一表弟一表妹下乡, 71年吧建还是扩建贵阳铝厂,需人, 舅舅便申请调到贵阳还是卖饭菜票, 就把表弟表妹带去当工人了,能带两个是因为我舅妈是个行政人员又不是右派, 但若是70年之前则是万万不可能的, 舅舅还在牛棚呢。

大约74或75年,又一表弟该下乡了, 此刻的革命形势不那么革了, 舅舅虽未恢复职称职务, 但好歹回到技术岗位了, 管事当官的又大多是东北鞍钢的老人老同事, 舅舅为这个要下乡的儿子不下乡, 又随支援广西某铝厂的冶金建设队伍去了广西, 带去了我的一个表弟。

待再一个表弟高中毕业, 文革结束了, 舅舅改正了, 表弟77年也考取大学了, 舅舅也就不需要再用调动的方法来解决子女工作了, 但是, 他此刻就有本事把分散在贵阳广西的几个子女全部调到自己身边--柳州--因为他自己也从某铝厂工地调到城市了。

我觉得文革的确是一团糟, 但前期和后期差别还是蛮大的, 转折点呢是913,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大约72年初的“政治降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