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及更早,本人还小,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六十年代记得住事,也多少知道去观察一些事了,小孩子的眼睛看得很浅淡很直接,不过范围很小,无非就是同学邻居,亲戚,家里大人的朋友,因为基本自己的朋友就是同学, 或者再扩大一些, 兄弟姐妹的同学什么的。
也只能说说上海了。
最有钱的大概就是民族资本家了,人数不多但在某些局部地区还真不能算太少,比如徐汇区的天平街道,如高安路等,每月定息几千上万的,一条弄堂里找出十家八家不奇怪,相对于物价,说是当时的巨富是不为过的。用人均收入是无法衡量这种人的生活水平了。
朝下一步,拿着每月上千块或四五百以上的保留工资的资方代理或原高级职员,和那些千儿八百定息的中资本家,日子过得也是非常舒适,想吃啥穿啥买啥,眼睛都不用眨一下,再说这些人还有个“家底”较厚的说法,很多高级东西,家里都已经有了。大约人均上百元的可以算成他们的标准吧。
再下一层二百三百块保留工资的高级职员,与此类似的拿的是纯国家发的级别工资,凭本事的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医生什么的,也包括一些小资本家, 其生活标准很大程度上得看家庭人口配偶是否工作,比如知道有的教授, 月工资二百多,很高了吧,可挡不住十个孩子老婆没工作家里还有个八十老娘,您说他家生活能好哪儿去?但这个阶层生活总的来说是优越的,算小富,高级干部应该归于此类,上海的极高干部极少,可以忽略。根据家庭人口多寡,人均差不多三十以上而不到一百, 当然想上面说的那位教授,其人均也就二十来块吧,那是“另类”但也得归到这组。
继续下一楼,中级技术人员大学讲师普通医生中学教师八级工技师等等,每月拿个一百多的,生活过得算是体面,人均二十郎当,手不需要太紧。
往楼下再作一步,这就是上海的大多数人民群众了,月入不到一百,房不超过两间, 日子过得如何,全在“会不会过”,把每一分拽得紧紧的,想尽办法掰成两瓣花, 这样就能在人前人后以人均十五块左右来显示出自家生活的安稳看起来还算富裕。
无论哪个行当,只要人均不到十五,日子就紧巴巴了,使劲扣也无法把钱扣多出来一分,勤俭持家是不二法门,为的不实显摆而是每天有钱买菜,上海滩的这票人家不少,当然表面也看不大出来,是因为上海的注重穿衣戴帽。
说得上真是“贫”, 大约就是人均十块以下了,捉襟见肘寅吃卯粮,每日紧紧张张,日子实在也是难过,人数不会太多,一般是当家挣钱的没了,剩下的孤儿寡母,只能靠每月每人八块五的社会救济。还真别说,有些国民党方面的啥人啥人,解放后被镇压或进提篮桥或一人逃去台湾,留下一窝老小,就还是共产党每月给的这数目的确不大但够全家活命的八块五,等呀等呀,等到了特赦出狱,等到了老爸的台湾归来。
从人均上百上千到人均低于一百大毛,差距不可谓不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那时贫富差别不大呢?一是国人的“人云亦云”的光辉传统,想都没想,大家都这么说的。二则那时的“阶层”之间的往来,棚户区几个人见过荣家郭家的生活? 五角场街面房子里住的普通市民又有谁去过复旦大学第九宿舍见识过教授XX与XX的日子?只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个抄家的时候。
还有一件事也确实造成那时的贫富悬殊不可能比现在大,中国人说的”开源“与”节流“,那时的所谓有钱人,再由钱也不可能再增加一分一毫,因为开源没门,老百姓的”会过“就是”节流“一条道,现在呢, 谁都知道发财要靠开源,开源的路道多得很,哪怕路道不正,以前的人爱说”只要你敢走“就能发, 现在不对了,敢走的人多到”只要你没被抓“就能发,这贫富差别能不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