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侠和守民这几年在沈阳创业发迹,早就想去看看,正好这段老爸养病恢复的不错,趁天也暖和,和浩义大哥仨人坐上动车四个钟头就到了。据说沈阳这些年的变化不小,尤其是老国营工厂和棚户居住区的改造。但火车站周围和街面上看着还相当乱,这个东北重镇要旧貌换新颜恐怕至少还得个三五年。朋友的房子在铁西开发区,五年前买的别墅,现在已翻了一倍。以房价衡量,沈阳目前大概相当于北京十年前的水平。
守民手巧又勤快,三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大部分装修都是他一个人干的。现在又讲究起饮食健康,院子里种了半亩多地,蔬菜自给有余,还经常挖野菜吃,好在他们的小区里就有不少,很方便。第二天到城里转了一圈回来,下午就包了猪肉野荠菜馅儿的饺子,那个香,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荠菜这么好吃。在沈阳的几天,饭桌上顿顿都吃自产的新鲜菜蔬和现挖的野菜,老爸和大哥也都胃口大开。
立侠天生爱唱歌,加上爹妈给她一副好嗓子,从中国唱到袋鼠国,又告别袋鼠唱回来。这次我们去,在火红的五月, 适逢西南红歌飚风东渐,唱歌就成了此行必不可少的节目。第三天傍晚吃饱喝足后,大家都端坐在客厅里,在立侠带领下,红歌联唱。立侠挑了盘跨越半个世纪但以六十年代为主的红歌集,紧跟形势又充分考虑到主客歌手的年龄分布。开曲便是《太阳最红,老主席最亲》,一二百首歌,连着唱,立侠全会,我大部分都熟悉,也基本能整出调儿。老爸原来除了听他哼过几句京剧,很少听他唱过歌儿 - 对了,前几年听他教孙子孙女儿唱过抗日歌曲,我儿子现在还会两句山东味儿的“睡的是稻草,吃的是窝窝”。这回他也跟着不断哼唱,一定是想起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人说“发动唱红歌治国是小儿科”,这话也不对。把老百姓都组织起来,省得没事儿瞎琢磨别的;大声喊喊,增加肺阔量;卖演出服搞竞赛,又能扩大内需...。那年老主席怕人们跟他的副手儿走,就发动了一波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热浪。可惜刚五六年天就变了,夫人都赔了进去。歌曲作为一种普及性的艺术形式,蛮有感染力的,就像把不信教的人放在教堂里,老听圣歌儿也会有点儿感觉。至于能不能让唱歌儿的人都自愿到牧师家一辈子打工,甚至陪床,就不好说了 - 扯的有点儿远了。
继重庆市委大力推出了三十六首红歌儿后,网上就出来了多种版本,有点儿乱。但我挺喜欢的一首《老主席是咱社里人》却没有入选。 “千山那个万水呀连着天安门,老主席是咱社里人。春耕夏锄全想到,防旱排涝挂在心。八字宪法亲手订,丰产的道路细指引”。当年我在京津之间杨村附近种庄稼,也算个社里的人, 离天安门不隔山也没多少水,白天唱,晚上哼,没能盼到咱老主席,但近水楼台,至少盼来了咱老农总理陈大叔。虽然都是红歌,但也不能随便唱。比如我还特喜欢的《农友歌》,邓玉华唱得那叫给力:“霹雳一声震那乾坤呀,震呀震乾坤呀!打倒土豪和劣绅呀,打倒土豪和劣绅!...” 现在唱可能就不太稳,没有个全国统一文件龟腚一下可能还真不行。
附有关三十六首红歌的两篇博文。
一. 最应该高唱的三十六首红歌
2011-04-24 11:44
重庆要求媒体高密度宣传36首红歌,令人奇异。 |
二.犯人唱红歌有可能减刑
重庆日报报导,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日前到九龙坡区看守所、重庆市第二女劳教所、渝都监狱等地,了解「红色文化进监所」进展,「听到在押人员整齐流畅地高唱红歌、背诵经典诗文,看到监舍书架、床头摆放的经典书籍和红色读物,刘光磊对红色文化进监所工作给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