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北美作消费者

(2010-02-26 16:13:42) 下一个

出国至今,加拿大两年,美国 6 年,当消费者的经验是多多了。绝大部分的经历是非常开心的。这里唠叨几件退货换货的事。

在加拿大时,我住在 London, On 。这是一个大学城,很多留学生。我时不时会到一家越南华人开的杂货店里买些日常用品。在北美唯一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就是发生在这家店里。当时我们刚到加拿大几个月,在该店里买了一口不锈钢小锅, 30 多加币。结果当天晚上第一次做饭,用来固定锅盖上面中央抓手的的螺丝就掉到锅里了,饭也不能吃了。我们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现象。跟老公分析后认为是锅盖上把手下面的的塑料衬垫不耐高温,锅加热后塑料垫变软了中间的口变大了,支撑不了上面的螺丝所以螺丝掉进了锅里。 这明显属于质量问题。我和老公认为应该可以很顺利地把锅退掉。没想到第二天我们去退时,店老板坚决不退,他说要先向厂家索赔,如果厂家认,他就退给我们,如果厂家不认,他就不退。我们顿时很气愤。我老公一生气,声音就大,店老板就威胁要叫警察。他说这里很多留学生开爬梯,买了东西后用一次就回来退,所以不退。我觉得别人怎么样不关我的事,另外,即使人家开爬梯,你产品质量有问题也得退货啊,可他就是不退。我们争执了很久,最后他也没有叫警察,我们也没能把钱要回来。后来我向当地华人圈子里声望较高的一个大学教授夫人咨询 (教授夫人是个香港人,来加拿大很多年,非常热心,经常帮助我们这些移民)。教授夫人两边斡旋,过了一个月,该店终于把钱退给了我们。当然那个店我是再也没有光顾过。 在北美生活久了,我才发现原来大部分华人店都有这种规矩,收银机旁摆一牌子:货物出门概不退还。大的电器用品如果出问题,店家要先向厂家退货,厂家同意退货,我们作消费者的才能拿到退款,如果厂家不认,消费者就只能自认倒霉了。从来没有研究过华人店这样做是不是合法,但我对在华人杂货店买东西就顾忌了很多。除非西人店买不到,大多东西我绝不会在华人店买,尤其是电器啊锅啊之类的。

另外一次在加拿大的换货经历是在 Future Shop 的。当时买了一个打印机。打开箱子后发现打印机上有很多蓝色的胶带我想是用来固定那些容易滑出的部件的。我一上来就呲呲呲地把他们全部斯掉了。结果装上墨盒后不管怎么摆弄机器就是不工作,只好拿去换,我当时英语口语很差,路上一直在想怎么用英语跟人家解释打印机的问题。结果刚给人家店员说了两句,店员就说,不能用啊,我给你拿个新的。旧的抱进去,一分钟不到抱了个新的出来。搞得我连练英语的机会都没有。新的抱回家后我想是不是我上次撕了不该撕的东西,我小心翼翼地一边撕一边看,终于看到有一个与其他胶带颜色稍微有点不同的,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发现上次确实是自己撕错了。负疚之余,对 Future Shop 的服务有了极好的印象。自那以后,我大部分的电器包括电视机、电脑、接线板等等都是在这家店买的,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家对咱的良好服务。

到美国后,退换货的经历就更多了,但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不快。还有几次的经历竟然超过了我的预期。

一次是在 Copps 买了两盒 on sale 的猪肉。两盒猪肉的原价都是 8 元多,促销价是每盒 4 快多。付款后发现他们还是按原价收的款,我就顺路到他们门口的服务柜台讲了一下,结果他们退给我 12 快。我说钱退多了,退给我 8 快就够了,他们说因为他们收错了,所以其中的一盒就送给我了。我女儿的朋友在 Noodles & Company 吃饭,她请服务员给她点的餐里多加一点一种什么料,说上次的味道有点淡,服务员说没问题。然后她准备付钱,人家说不用付了,算是弥补上次的。还有我女儿在 Bagels Forever 店里点早餐,点餐小姐不小心弄错了,做出来的不是我女儿要的,结果他们不仅重新给她做了一个 BAGLE ,还把先前做错的那个也送了给她。前两天,女儿咳嗽,想炖个冰糖雪梨给她。我在华人店买到了一个挺大个的梨,一个2.49美元。然后我又到copps购物,看到了同一种梨,个没那么大,一盒四个,每磅99美分。结果拿到自助收银机旁付款的时候,收银机不认得上面的条形码,没法付款。经理来后也不行,跑去看价钱的店员回来说看到了商品但没看到价钱。经理说那就算了收一个美元吧。就这么着我又占了一回便宜。

北美和中国哪里好?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作为消费者,绝对是在北美好。 在这里 , 商家差不多是真的是把我当上帝。不过不包括华人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十全老人的评论:

西人店收银员刷条形码就避免了人工输入输错的问题。该打折没打折的你一查收据就发现了。可华人店的收据,你一看满眼都是:product,product,product,grocery,grocery,grocery, meat, meat, meat...搞得你想查价钱收得对不对都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美国超市,常常把打折标签贴的大大的,等你结帐的时候,有时信息根本没有进入电脑系统,有时不给你刷折扣的条形码,反正买了一大堆,有时候自己也没注意,等到发现了又得去customer service一个个改--住过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如此。沃尔玛的cashier 只会刷条形码,一旦没有了条形码就傻眼,什么菜?不认识,多少钱?你得自己回去查,然后告诉她···平心而论,中国店没有那么差,至少卖菜的不会不认识菜,有时还帮你搬菜上车。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蹒跚美国的评论:

谢谢来访。握手。
蹒跚美国 回复 悄悄话 北美和中国哪里好?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作为消费者,绝对是在北美好。 在这里 , 商家差不多是真的是把我当上帝。不过不包括华人店。Share!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夹心的评论:

谢谢夹心来访。你的经验比我多啊,哈哈。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hudiewan01的评论:

华人店可能也有好的,不过我确实是心有顾忌,不敢指望人家把咱当上帝看。西人店应该也有差的,但概率是小太多了。
夹心 回复 悄悄话 补充一下:
有一次,在蒙城,夹心和朋友一起去西人的metro买烧烤酱,朋友顺手把酱放到购物车的上部,推车购物,边走边看,结果酱从小车的小口里滚出来,摔出来了,拍的一声好响.糊了一地,忒难看!我们都愣住了,东张西望不知该怎么办.结果好半天没人理我们,大家个忙个的,好像没看见.过一会,有个员工出来打扫残局,收拾干净.我俩脸红,就去结账.谁知结账处小姐说,对不起,影响你购物情绪了,小车设计不合理.没收钱,送一瓶!天啊,感动死了.要知道那小车小口是用来放婴儿小腿的!
以后购物都去那家连锁店了.
夹心 回复 悄悄话 me too!夹心买东东也是在西人店,从不去华人店!除了部分食物以外.
国外购物真是天堂,舒心且省心,还放心.
hudiewan01 回复 悄悄话 事情没有绝对哦,一竿子把华人店都打倒,好象把话说绝了。洋人店不讲理的也有很多哦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云淡水清的评论:

多谢来访。谢谢鼓励。
云淡水清 回复 悄悄话 北美和中国哪里好?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作为消费者,绝对是在北美好。 在这里, 商家差不多是真的是把我当上帝。不过不包括华人店。

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