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军称要用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威慑中国
(2010-02-17 12:12:57)
下一个
编者按:尽管近年来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加深了两国的交流与沟通,但印度国内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始终不断。在一部分印度右翼人士眼中,中国的任何一种行为,不管是在国际事务中的负责任作为,还是国防力量的现代化建设,乃至是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善都是对印度的“威胁”。在美国和西方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思考中国崛起的意义并调整自身行为规则的时代,印度媒体动辄的战争叫嚣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2009年12月15日,印度前海军中将库玛尔·辛格公开撰文声称,印度应该调整自己的核战略,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以达到威慑中国的目的。本刊特编译此文,为广大关注中印关系的读者提供一个印度鹰派人士的视角。本刊刊发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库玛尔·辛格 原著
印度前海军中将,印度海军东部舰队总司令
闻 道 编译
要黄油还是要大炮
印度目前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不仅是频繁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在困扰印度,来自中国、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常规武力和核武威胁也正让印度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为了遏制不断增长的“中国威胁”,印度必须向两国边境地区大量增兵,或者改变印度历来奉行的“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则。尽管印度核武库现在还不算强大,但相信中国不会对来自印度的威慑视而不见。
鉴于印度在海空力量上都存在较大短板,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将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强的国家雄心之间的矛盾使印度再次面临“大炮还是黄油”这个古老的命题。
印度面临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核威胁?
当前恐怖主义、海盗和叛乱活动肆虐等问题加剧了印度面临局势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印度周边的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拥有强大的常规武装力量和核打击力量。也就是说,印度不只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还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常规和核武器的威胁。
1998年,巴基斯坦使用核弹(以铀235作为裂变材料)进行了6次10000-15000吨当量的核试验,此后巴基斯坦还进行了以钚239为裂变材料的核弹的实验,并测试了多种导弹投送系统。2009年5月的最新消息显示,自2002年后,巴基斯坦就着手发展建立二次核打击能力,为此,巴军方开始建设地下发射井和发射场、各种伪装设施并研制了公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到2009年,巴基斯坦似乎已经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尽管巴基斯坦海军还没有弹道导弹核潜艇,但这样的核武库已经能够满足其需要。巴基斯坦拥有的60多枚核武器全部指向印度,两座新的核设施已经开始生产新一代核武所需的钚239,而这些新一代核武甚至可能不需要进行测试就能直接部署。
朝鲜在2006年10月进行了1千吨当量的核试验,随后在2009年5月25日进行了2万吨当量的核试验,并在此后进行了多次导弹试射。今年,朝鲜试射了射程6700公里的洲际导弹,而且洲际导弹的研发工作肯定还要继续进行。
巴基斯坦和朝鲜发展核武器,使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疲于应对地区威胁,而中国则可以放手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求在2050年前与美国平起平坐。伊朗、日本、韩国成为公开或秘密的核国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事实上许多人都相信,日本也有能力在4-6个月里造出核武器。
相比之下,印度在1998年对五种型号的核武器进行了一次测试,“烈火-II”和“烈火-III”系列地地导弹大约有3次成功试射。但是这样的核武器面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以及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是远远不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他的推进核不扩散条约、全面禁试条约、禁产条约的意向。印度也需要重新检查它的裂变材料的储存(武器级的钚239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加快测试新型号的地地导弹,包括“烈火-V”洲际导弹。
印度目前的核理论可能需要重新修改,所需核武器数量及其运载系统也要重新考虑。印度必须建立有生存能力的二次核打击力量,战略导弹司令部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至少要拥有一个足以应对核战争的冗余指挥体制。
印度需要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周边态势。
2009年5月,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接受CNN采访时声称,印度陆军拥有33个作战师,其中24个被部署在靠近巴基斯坦的地区。他没有提到巴基斯坦也相应地部署大约22个师的常规地面力量。印巴双方在边境线上囤积重兵相互威慑。
但是,印度最令人焦虑的现状并不是与巴基斯坦的武装对峙,而是在与中国接壤的4000公里国境线上只部署了极少的军队。虽然媒体报道称该地区又新增了两个山地师,18架苏-30MKI战斗机并且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印度仍需要大规模向东北边境增派兵力以应对部署在该地区的超过25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果印度不希望做出如此剧烈的军队部署变更,或担心此举带来的两国紧张,那么印度就必须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核威慑所带来的效果有时甚至好于部署大量的常规作战力量。
与此同时,印度海军和空军力量也需要迅速升级换代其装备,与中国相比,印度在防空、潜艇等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对印度来说,要保持与中巴力量的平衡将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印度和中国、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问题在未来数十年中都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对印度而言,一种建立在新型核理论基础上的“战略威慑”将是更加现实的选择。
常规军事力量的调整
印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战略和常规军事力量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考虑到打击恐怖主义、武装叛乱以及海盗等需要。例如,155毫米火炮、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预警机甚至是苏-30战机在这些行动中就发挥不出作用,需要的是运送特种部队的直升机、无人侦察机和武装直升机等等。陆军可能需要更多的特种部队,空军需要采购更多重型运输直升机。战略司令部则肯定想要短、中、远程导弹和携带核弹的专用战机,以具备发动二次打击的能力。
同样,海军在亚丁湾和毛里求斯外海进行反海盗巡逻的需求并非昂贵的现代化驱逐舰、护卫舰乃至航母,而只需要一打可以搭载直升机的巡逻舰即可,其造价仅相当于塔瓦尔级护卫舰的10%和德里级驱逐舰的5%。同样,为了满足近海防御的需要,海军和海岸警卫队需要增加巡逻艇的数量(每艘耗资约2-5亿卢比),这些可全天候操作的轻型巡逻艇将与直升机巡逻舰、无人飞行器和Do-17海上巡逻机一起行动。总而言之,对于一支平衡的海军(“a balanced Navy”)而言,蓝水作战力量与黄水巡逻力量同等重要。
在这个全球恐怖主义的时代,面对着海陆空的威胁,情报机构、军队和警察力量的角色变得同样重要。需要增加和现代化这些部队,并将其纳入整体的国家架构。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印度政府对这些领域几十年的忽视意味着这些部门将为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展开激烈的竞争。
也许对付所有威胁的唯一通用途径是通信和侦察卫星,以及数字实时数据链路的态势感知和决策。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军事,准军事,警察,情报机构和战略力量在未来10年内将需要大大增加,以弥补被忽视多年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