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军宣扬死战待援,马英九不会轻易缴械

(2010-01-22 13:45:14) 下一个
2010年01/22

近日,台湾“国防部”隆重办理「一江山烈士殉国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要求全体官兵传承国军光荣历史与军风,彰显先烈忠诚军魂,坚定保国卫民信念。宣传的重点是一江山岛千余孤军在丧失制空权、制海权之下,被5倍兵力及十倍炮火共军围攻,发扬“同岛一命、誓死奋勇”的抗敌精神,血战三昼夜,杀伤敌军数倍;不但激励了台湾军民以弱抗强的斗志,更促使美国国会快速通过中美协防条约,确保台澎金马的安全。台军认为;在中共愈来愈有把握逐步进行两岸统一之际,我们除了要积极强化相关军备外,更应了解中共当局近年来对历史的重视及对大陆民众的教育理念,很明显的就是要争取对过往历史的主导权。

早在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初,笔者就在本栏指出;台湾蓝绿政权更替并不会改变以武拒统的根本立场。“死战待援”则是台军不可须臾离身的灵通宝玉。台湾宣称;“这段壮烈史实不但使中共日后在发动八二三战役时,采取「只以炮击不敢登陆」的战略,亦因为王生明将军及其部属发扬军人武德,选择壮烈成仁,军人魂浩气长存,捍卫了台澎金马的安全,乃有今天的民主自由复兴基地。”。

解放军对一江山岛战斗也十分重视。据北京官方军史记载;参战计有步兵4个加强营3700人,海岸炮、火箭炮、高射炮几百门,海军舰艇、登陆船艇数百艘;空军持续狂轰滥炸。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就基本攻占了全岛,零星顽敌直到1955年1月19日凌晨3点才被肃清。是役击毙守军司令王生明以下519人,俘敌567人。(北京军科院出版物指;登陆部队战死416人,负伤1176人。据此敌我伤亡比例应为1比1.47)。敌我伤亡比例为1比1.23,大大高于解放战争,甚至高于美军硫磺岛战役。尽管国共两军统计数据差别很大,但是对于美国介入与否都高度重视。

1955年1月17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陈赓向党中央汇报;说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决心18日登陆,因为当天美国军舰都在外地避风。总参谋长粟裕则主张推迟登陆,并质疑登陆有没有绝对把握?张爱萍说只要美军不介入,把握肯定有,但绝对二字不好说。毛泽东问过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意见后说;“国防部长在此,就请彭老总拍板吧。”

蒋介石相信誓死捍卫一江山岛的政治意义,因为「坚守一天,就可使台湾人心振奋;守两天,就能使中共对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守三天,就把白宫翻过来。」战后令美国国会快速通过“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就是明证。虽然台军只坚守了3小时,毕竟把六艘美国航母请到大陈岛。

守军司令王生明将军的儿子“渡海兴台会”理事长王应文称,据共军内部及参与战役的干部透露,共军在一江山之役共阵亡五千余人。这是明显歪曲历史。据台湾方面指解放军有七千人登陆,怎么可能战死五千多?加上受伤的,共军岂非全军覆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