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志大才疏,祸国殃民---儒家
(2010-02-01 16:26:55)
下一个
ZT: 志大才疏,祸国殃民---儒家
儒家在历史上一直是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目的。儒家的精神和学术的技术是不对应的。
即儒家实际没有什么可以去治国平天下,
儒家对于法律不懂,对于经济不懂,对于科学技术不懂,对于工业,农业,商业都是鄙视的,
儒家对于自己不懂的一切领域是回避的,并且加以鄙视。儒家唯一的长处是在人伦,道德上,
故儒家长于制人,短于执事。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儒家参与政治治理,但是他们的短处立即暴露出来。
他们希望以道德的,人伦的治理达到对于天下的治理。
他们实际对于农业,水利,植物学,农业机械,城市规划,商业都是不懂的。
所以他们的治理无非是对于人的道德约束,使之民风淳朴,而家贫国困。
儒家攻击自己所不懂的行业,鄙视农业和商业,反对致富家国,反对科学技术,
以其”不足道”而使千百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不发达。
儒家出来学而时习之外,对于其余的都不懂,且不愿意谦虚地学习,这开始了娇气多欲的时代。
至今的大学生的文科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他们不能操持任何除了写字,演讲之外的任何技术。
文人固贫,是儒家的传统,鄙视金钱和物质享受,反对人的正当的欲望和应有的精神享受,
只能一辈子学而时习之他们自己的儒家的道德信条。
实际儒家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国家,使几千年的文化倾向也是贱农轻商,鄙视技术。
这样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就是儒家的劣根性。
儒家是毫无科学技术思想的学术。
他们的作为就是道德教化,他们实际的社会功能就是一个文化工作者,而不能上升到国家文化的总体代表。
因为他们没有科学技术,没有经济思想,没有医学,没有法律,没有发展社会物质生活的任何思想,
他们自己就是社会的负担,也限制别人去发展科学技术,增加物质财富。儒家自己是很讲究衣食之道的,
但是他们的衣食都不是自己的学说创造的,这样儒家的学术道德是不光彩的。他们应当感恩其他人的劳动,
但是他们反而鄙视其他人的劳动,鄙视劳动者,又依靠劳动者。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庞大的天下观念,
但是他们的“治国”之治,实际就是治人,平天下也不是以法律的公正,物质的分配,环境的协调为手段的,
转而还是对于人的心理治疗,对于饥饿的人给以口头的仁义道德的安慰,却不给一块饼子。
儒家鄙视的正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儒家违背了明明是事实的东西,转而追求虚无的东西。
孔乙己就是儒家的典型的代表,他的悲惨遭遇在近千年的儒家是寻常之事。
孔乙己不会农业,鄙视商业,却要喝酒,这正是儒家的矛盾。
儒家作为文化的分支,是一个文化馆的作用,不能是全部人类知识,精神,技术,思想的代表。
儒家思想的全面兴起就会抑制人类知识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儒家的志大才疏兴起就会产生不学无识的人,他们又会以自己的偏激性取代全面的人类知识,
儒家就是手之一指,不是全部的文化思想。儒家的观念在部分的区域是对的,但是在现代化的总体方向,
人类的总体目的性上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的发展就是科学技术和道德思想的结合,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圣经》说“不能重这一个,轻那一个”,
儒家就是只重视自己的学说,把它作为全部的人类知识加以偏激推行,这里具有自己的学术意图。
当我们把儒家当做救命学术时,我们必然同样鄙视科学技术和其他人来知识。
儒家在社会的人秩序化,人的伦理道德上的一般的限定是基本合理的,但是儒家把这些极端化就会造成“唯道德论”。
就会以道德取代人类其他的知识视域,就会狭义化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老子在当时批评孔子的“去子之娇气多欲,浮词淫志”,使人的朴实和事之“无为”结合,
儒家撬动了人性的娇气多欲的劣根性,所以能引起世俗的响应。儒家的志大才疏是致命的弱点,
儒家思想就是不诚实,不把明明是事实的东西掩盖起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中儒家思想的毒素还是明显的。
大学生的自命清高和实际的生活需求的矛盾,使其陷入“新孔乙己”的难堪。
新儒家就是新孔乙己。
一样-----志大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