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国餐厅的一张罚单让我们中国人汗颜!!!

(2010-01-21 14:05:49) 下一个
德国餐厅的一张罚单让我们中国人汗颜!!!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于核反应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上产生的。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在去德国考察前,我们在描绘着、揣摩着这个国度。到达港口城市汉堡之时,我们习惯先去餐馆,公派的驻地同事免不了要为我们接风洗尘。走进餐馆,我们一行穿过桌多人少的中餐馆大厅,心里犯疑惑:这样冷清清的场面,饭店能开下去吗?更可笑的是一对用餐情侣的桌子上,只摆有一个碟子,里面只放着两种菜,两罐啤酒,如此简单,是否影响他们的甜蜜聚会?如果是男士买单,是否太小气,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几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闲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后,服务生很快给她们分掉,然后被她们吃光。

我们不再过多注意她们,而是盼着自己的大餐快点上来。驻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饥饿的样子,就多点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让,大有“宰”驻地同事的意思。

  餐馆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们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满,看来,今天我们是这里的大富豪了。

狼吞虎咽之后,想到后面还有活动,就不再恋酒菜,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结果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结完账,个个剔着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馆大门。

  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有人在叫我们。不知是怎么回事:是否谁的东西落下了?我们都好奇,回头去看看。原来是那几个白人老太太,在和饭店老板叽哩呱啦说着什么,好像是针对我们的。

  看到我们都围来了,老太太改说英文,我们就都能听懂了,她在说我们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了。我们觉得好笑,这老太太多管闲事!“我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当时站出来,想和老太太练练口语。听到阿桂这样一说,老太太更生气了,为首的老太太立马掏出手机,拨打着什么电话。


  一会儿,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来了,称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问完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居然拿出罚单,开出50马克的罚款。这下我们都不吭气了,阿桂的脸不知道扭到哪里去了,也不敢再练口语了。驻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马克,并一再说:“对不起!”

  这位工作人员收下马克,郑重地对我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我们脸都红了。但我们在心里却都认同这句话。一个富有的国家里,人们还有这种意识。我们得好好反思:我们是个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平时请客吃饭,剩下的总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担心被客人看成小气鬼,就点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会怪我不大方吧。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了,并且还要树立“大社会”的意识,再也不能“穷大方”了。那天,驻地的同事把罚单复印后,给每人一张做纪念,我们都愿意接受并决心保存着。阿桂说,回去后,他会再复印一些送给别人,自己的一张就贴在家里的墙壁上,以便时常提醒自己

  钱是您的,但资源是大家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0)
评论
78级兴趣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故事!建议到中国网站贴贴!
笨笨鼹鼠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是转载还是原创?怎么还是马克时期呢,呵呵。如果是转载的,麻烦注明一下。

这样的文章也不完全是自贬,在欧洲公务的一些官员的确很浪费。最近给一个来德培训团做翻译,都是国内的普通职工,他们倒是很注意,至少自己盘子里的都吃掉。
笨笨鼹鼠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是转载还是原创?怎么还是马克时期呢,呵呵。如果是转载的,麻烦注明一下。

这样的文章也不完全是自贬,在欧洲公务的一些官员的确很浪费。最近给一个来德培训团做翻译,都是国内的普通职工,他们倒是很注意,至少自己盘子里的都吃掉。
wolaishuo 回复 悄悄话 希望国人能慢慢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

多多宣传有什么不好。

支持没完没了。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大陆3官员对剩菜不打包,差点被德国警察拘留 2010-01-21 13:53:20

中国大陆3官员对剩菜不打包,差点被德国警察拘留
2008年4月13日,我在广州和著名慈善家、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罗焕昌先生等一起吃早餐,其乐融融。
我们早在20年前就听说过罗先生、刘宇新先生在香港饭店宾馆对剩菜打包的故事,但是,他们捐资家乡公益,却又是如此慷慨!
正当我们热烈称赞他们的时候,一位朋友却讲起了 中国大陆3官员对剩菜不打包,差点被德国警察拘留的故事----
此3公乃公款旅游,大手大脚花中国老百姓的钱,当然是毫不吝惜,出手当然阔绰:点的美食一多再多,巴不得来个“满汉全席”……
服务员就是发誓不帮助老板发财,一点不懂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竟然一再提醒他们不要点太多,不能浪费;但是,3 官员就是嫌服务员多管闲事,就是要一意孤行……
没办法,还是满桌子的菜!
最后,果然大部分没吃完;而且,就是不听服务员苦劝,不愿打包……
这一下,服务员急了,正告中共3 官员:“按照我们德国的法律,只能报警!”
如此一来,我们伟大的“公仆”才乖乖打包。
此时,我没兴趣在高雅的餐厅吃美味的早餐了,禁不住仰天长叹:“发达国家的制度实在是好啊!就是拉我去批斗,我还是要这么说!”


——————————


从自助餐,看德国总理的“俭”和中国官员的“奢” 2010-01-21 13:52:19

作者:周蓬安 来源:中企新传媒

中企新传媒报道今天《环球网》一篇题为《中国访德官员被批浪费严重影响国家对外形象》的文章,介绍一位任某粮油集团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的美女,在法兰克福一家叫巴拉登斯的四星级酒店餐厅用早餐时极尽浪费,导致餐厅服务人员不满的事。原来,该美女在享用自助早餐时,自取得过多,多数食品只是稍微尝了一点点就被抛之垃圾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当记者质疑她的行为不当时,她还理直气壮地回应:“我是这里的客人,既然付了房费,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然后扬长而去。餐厅的女服务员闻声赶来。她摇着头一脸无奈:“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浪费?既然吃不了,为什么不能少拿一点呢?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客人中特别常见,这真的很不好!”

法兰克福这家餐厅的女服务员说的没错,中国人在吃饱饭后,饮食方面确实有着浪费的习惯,不仅表现在吃自助餐时过分取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即使是私人请客,也都习惯以“吃不掉”来证明自己的大方和热情,而剩下的食品也不愿意“打包”带回家中,以避免他人说自己小气。

这位中国国企高管的所作所为,令笔者不禁想起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节俭来了。2007年8月,默克尔在访问南京时,坚持不住四百多平方米总统套房,而坚持只住七十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务客房,房价一千八百元,只是总统套房的二十份之一。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默克尔不愿意享受中国方面给她“另开小灶”的特权,坚持跟其他住客一样,到西餐厅吃自助早餐。用餐时,默克尔又拒绝服务员的服务,自己到餐枱取食物,切面包时,默克尔不小心把其中一块麦包弄掉在地上,餐厅经理赶过来时,默克尔已抢先把麦包拾起,放回自己的碟上。

仅从这一点上看,处于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国家总理,就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企高管更能体现“先进性”了。人均创造GDP数量16倍于中国的德国总理,却“吝啬”到吃掉到地上的食物,中国那些热衷于大吃大喝的官员,真应该感到汗颜才对。

应该说,中国人在饮食方面如此浪费,除了体现出中国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传统糟粕外,深层次反映的是中国人还不够自信。当然,公款招待的弊端,也是造成大量浪费的重要原因。

就这个小小的自助餐而言,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德国总理的“俭”和中国官员的“奢”相比较,中国人真应该好好反思了。
可选项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ZMAN的评论:

倒是不错的生财手段。俺把饭菜外表做好,至于味道吗就随便了。多多的量给老幼顾客,反正吃不了就剩一罚十。

另外,食物都是可再生的资源。要是节省就应该省那些不可再生的,像是别用电,别坐车之类的。
可选项123 回复 悄悄话 扯淡!按照这个理论,做汽车的人见到走路的应该感到汗颜!走路的应该个给坐汽车的人开罚单。因为车是你的,但是汽油资源是社会的。你的两条腿可以走动,为啥要烧汽油坐车?
我不信德国人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盘子里的东西吃完,德国人这是典型的找茬!你的脸爱咋红那是你的事,别把“中国人”都捎带着。洋奴心态!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相关视频:
http://www.cultureunplugged.com/play/1081/Chicken-a-la-Carte/TVE9PStP
视频的最后留给我们一个数据:
25,000人死于饥饿——————每一天

(08年时的联合国数据是:这个世界上每5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饥饿)
mister986 回复 悄悄话 我为什么要汗颜啊?谁浪费谁汗颜。
雨中小花 回复 悄悄话 餐厅有罚款的权利吗?难道在德国餐厅也有执法权?若真如此可比中国还牛呀。
wyx2000 回复 悄悄话 真是不可理喻,这样说阿诺每周做自己的飞机回家该拿去枪毙,多少人吃上能浪费到他一趟的油钱。
国外一般好像华人吃完都打包,反而西人很少打包,吃的东西不方便打包啊。
华人多少个会吃剩菜,西人有多少吃?
记的有个美国人说他父亲给他的两个忠告让他一生受益无穷,其一就是不要吃隔夜的食物。
月亮孩子 回复 悄悄话 听起来是挺奇怪,赫赫.自助餐这样能理解,自己点菜的只要你付钱就没人管,这是商业公平阿,哈哈。 可能作者为了说明他的论点,浪费是不好,但是没必要硬编出故事来说事儿,反而削弱了自己的论证力度。是有点感觉贬低自己感觉。就是真的被罚了款,也可以表达反对和不满,这好似正常的人的情绪,没必要还复印了罚单,留作纪念,有点发贱啊。
忘记你忘记我 回复 悄悄话 10年前就有台湾的朋友发过这个帖子了
tao1977 回复 悄悄话 幸好楼主也是中国人,否则会让人觉得和中国人特别过意不去。(瞄了右边一下有感)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中粮美女长官访德出尽洋相?网民:丢尽国人颜面(图) 环球时报


核心提示:浪费食物。一名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食品展一名中方女团员,在吃自助早餐时,被质问为何拿了大堆食物只吃一口,她却发恶说:“我是这里的客人,既付了房费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网民斥她:“丢尽国人颜面”。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据北京《环球时报》报道:访德美女官员,吃早餐时每样食物咬一口就弃置,被批评浪费。

  中国游客在外国形象已经不好,现在多添一项:浪费食物。网民斥她:“丢尽国人颜面”。德国华文报章《欧洲新报》主编范轩处表示,他在法兰克福一间酒店内吃早餐时,遇到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其中有一名引人注目的美女。“美女”放下奢华名包,去餐台取食。顷刻,丰富的食品就在她面前堆积起来。她先喝了半杯牛奶,再喝了几口果汁,然后转向了主食:法国羊角面包撕下一小块,扔在桌子上;德国全麦面包咬了一小口,放回盘子中;美式圆面包用艳红的美指甲掐了一小块,就直接淘汰掉……很快,“美女”停顿下来,从小包里掏出镜子修补妆容,然后起身意欲离去。范轩处上前向她要名片,上写着某粮油集团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

  范轩处随后问她:“我想问一下,您既然在食品行业任职,不觉得剩余这么多食品很浪费吗?”“美女”察觉到他并不“友善”的用意,脸上立刻换了一副表情,一把夺回了名片。“我是这里的客人,既然付了房费,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然后扬长而去。

  范轩处的经验也引起不少华人的共鸣。事实上,随着中国客人的快速增加,德国和欧洲国家为了吸引中国客人,都进行特别准备。不过,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接待方的抱怨,认为大陆一些代表团浪费严重,自助餐拿六七次,每次只尝一口;用水、用电不随时关等。

  为了不影响中国客人的情绪,接待方大多忍气吞声。前不久欧洲酒店业举行了一次全球游客评选,日本游客以礼貌、纪律、节俭、整洁获得第一名,中国游客则以混乱、喧哗、浪费、破坏的恶名位居倒数第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应该是幼儿园阿姨对不懂事孩子说的事,现在倒成了德国大鼻子教育我们中粮集团高级官员的典故。郁闷!让如此不尊重劳动、浪费的人在粮油集团担任要职,等于在粮库里养一只老鼠,将可能会是一只超级硕大的老鼠!

  呜呼!鼠患不除,国无宁日;鼠患肆虐,民不聊生。
ljin 回复 悄悄话 Story too old. 自贬is OK, don't include all the Chinese, please!
3330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就是一个“吃”国,开会要大吃,谈生意要大吃,升学要大吃,升级要大吃,出国要大吃,回国要大吃,来人要大吃,人走要大吃,喜事要大吃,丧事要大吃,结婚要大吃,离婚也要大吃。。。。。。吃,吃,吃,吃,吃,吃。但遇到人家侵占你的岛屿,监视你的舰队,限制你的经济,侮辱你的国人时就只会“抗议”和“严正关切了”。
河里的石头1 回复 悄悄话 提倡节约是没错, 节约的理念也应该宣扬。 但如果哪家餐厅因为客人有吃剩而罚客人的规矩, 我是不会去那家餐厅吃饭的。 那叫法西斯!
我说两句吧 回复 悄悄话 有完没完,100遍转故事。
CsA 回复 悄悄话 作者估计是做梦被罚款了。
LEOTHECAT 回复 悄悄话 老太太是Gestapo?
我们中国人要小心了:德国的集中营也很发达。
ye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ZMAN的评论:

新加坡任何一家自助餐拿很多又吃不了就罚款,这是真的,
上星期吃一家烧烤自助餐,邻桌一位女孩一个人吃,走时结帐桌子上盘子堆了很多的猪肉片、牛肉片,结果被罚款5新元。
hot-chili 回复 悄悄话 一句老话:浪费可耻!!!
TZMAN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章确实看过,并非新作。
德国没去过,但是N多年前在新加坡的濠景酒店(RIVER VIEW)自助餐厅就看到过警示牌:剩一罚十。印象深刻,以为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形式的自助餐厅。
是否真罚也无所谓,节约资源倒是应该的。
greenlane 回复 悄悄话 我没看之前从标题就知道准又这事。n多年前就有人写过,那时还以为是真的呢。现在才知道,就是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也不可能有这事。要真不能剩,菜单上必须有注明。要有中国人向老外说“我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还真不容易。lz从哪找的这个垃圾文章?这么多年后又拿来娱乐大家。开博要厚道,不是你写的要注明zt。要是你写的,要注明真假,况且这么旧的东西就不要再拿出来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这都不懂还出来教育别人,先管好你自己吧。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早就有人写过了!ZT要注明出处阿,老掉牙的故事了。
Lipssweet 回复 悄悄话 MARK? Which time? Before United Germany?
MILLIONBOY 回复 悄悄话 瞎扯淡
WienFan 回复 悄悄话 为此罚款是不可能的,即使是DM时代。楼主自做多情了吧。
jujet 回复 悄悄话 请不要再发这种矫情的文章了,一看就是“读者”风格的。我在德国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请国人不要自己贬低自己好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