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贪吃”官员傻了:治理公款吃喝有了“刹手锏”

(2010-01-14 06:33:02) 下一个
“贪吃”官员傻了:治理公款吃喝有了“刹手锏”

网友:金笔头
2008年08月06日14:10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宿迁市宿城区今年以来实行公务接待用餐费用公示制度。截至目前,该区已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行为9起41人次,其中给予党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32人。全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用餐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38.3%。(《中国共产党新闻》2008年8月4日)  
  
  该制度规定,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须建立招待费开支台账,每个月的接待用餐地点、接待时间、负责接待的领导和部门、陪餐人数、接待事由以及用餐费用等内容应详细登记、备案,并于次月向本单位全体人员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同时,每季度定期向纪委上报招待费开支情况,年底纪委统一统计公示。对违反规定者追究责任。

  公务用餐,说好听点叫公务招待,说直白点叫公款吃喝。无论是称做用餐、招待或是吃喝,总之离不开一个“吃”字。一年到底“吃”掉国库多少“银两”无人知晓,有人说3000亿,有人驳不可能,总之是个“天文数字”,怎样管住官员“贪吃”的这张“嘴”,从上到下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什么“几不准”、“禁酒令”、“亮黄牌”频频“出招”,可照样是“禁”而不止,“查”而不绝,“亮”而不灵,公款吃喝似乎成了官场上难以根治的“顽症”,而宿城区实行公务接待用餐费用“公示制度”,不禁让人为之为振,令人拍案叫绝。

  公示制度,这种常见于干部任前的广而告之,一旦嫁接到公务接待,势必将成为治理官员“吃喝风”的“刹手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属于正常的公务接待,群众非但不会反感,反而容易理解,况且从国家财经制度到会计财务科目也为“接待”预留了“费用”空间,而群众最恨的是利用公款吃喝拉山头、结帮派、攀高枝,甚至巧立名目列支一些本应由个人承担或见不得人的费用,对此,通过公示方式,让公务接待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可谓是击中了“软肋”,点到了“死穴”。

  实践证明,宿城区实项该项公示制度时间虽不长,所属单位公务接待用餐费用就较上年同期下降38.3%,可见公示威力之巨大。鉴于此,与其在每年动辄数千亿元的公款消费面前束手无策,何不采取“拿来主义”在全国推而广之?谁在“吃”、和谁“吃”、“吃”多少,“吃”的是否合情、合理、合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让“贪吃”、“卡吃”、“混吃”的官员,见到“报销”就头疼,看到“公示”就害怕,治理公款消费种种制度才有执行力。

  温总理曾告诫说“古今中外的历史值得我们借鉴、反思,腐败最终是亡党亡国。”而公款吃喝,更是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干群关系的一大“毒瘤”,光靠一般的会上喊、文上印、墙上挂,恐“疗效”甚微,只有“对症下药”,主动引入类似“公示制度”等更加有效的公共监督办法,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务接待领域的腐败问题。愿宿城区的做法不是搞形式、走过场,为全国治理“贪吃”官员开好头、起好步,充分发挥其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景玥(实习))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