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土的后花园

天空有鸟飞过,却没有留下踪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哥大最新见闻

(2024-06-07 09:08:33) 下一个
哥大见闻

昨天去哥大Butterler图书馆办点事儿。

当然首先要过安检才能从116街的入口处进去。事先通过email已经得到了批准,因此拿到了一个QR code,所以即使背着包,也和女儿顺利进入。当然也看到了排队想进而进不去的几个人。大概不知如何能在这种情形下进去。

想到孩子们小时,周五半夜查完经,一路高歌,在120街的MUDD Building楼下的vending machine买了冰淇淋才走路回家的经历。后来进城上课总是把孩子们托付给上班的娃爹,自己去TC听课。还有总总。

仿佛已经是前世的记忆。

草坪上湿漉漉的,据说昨天还有示威的帐篷。估计一夜大雨,撤了。

娃爹告诉我那边的大楼就是Hamilton Hall,他平时在那教课。气愤地,咋也没必要从二楼进去啊。

他忙,我和女儿单独去办事儿。还好,进去后没再有安检之类的。只是也没看到几个人。远远近近有校警徘徊来去。顺利完成任务,往出走。觉得右脚鞋里好像有个小石子儿,我顺便不将究地坐在台阶上,脱下鞋。磕了磕鞋,穿个。还是有点儿不舒服。也许在袜子里?我想,抬了下头,跟站在旁边的女儿说话。嗯,不远处,左边,不超过十米,已经有两个警察在看着我们。我开始笑:跟孩子说,估计以为我们要坐下来开始示威呢。穿好鞋,站起身,右边,有个警察正往我们的方向走来。哈哈哈。

哥大不再是原来的哥大。那个最正治正确的地方,已经没有自由,也没有隐私。

6/7/202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arara 回复 悄悄话 等犹太人停止捐钱就不会政治正确了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当年在哥大读博,不论去打工或上课,总是把中学下课的女儿先放在东亚图书馆做功课,到时候再一起回家,虽艰苦但很留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