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的厚古薄今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少休。
个人资料
正文

市场的不自由和信息的不传播

(2006-08-06 09:02:10) 下一个

帮一个朋友搬家,路上聊天,有两个故事颇耐人寻味。 

朋友的女朋友在一个Non-profit OrganizationIntern,然后有可能留在那里工作。建议我如果感兴趣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看看。我说我看过他们的网站,压根儿就没见到有关于实习或工作的一个字啊。 

朋友说,哦,是酱紫的,它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是通过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链接登陆,还需要认证码什么的。 

原来如此。 

然后朋友又告诉我一个故事,还是他的女朋友,经济系,做TA的班上,几十个学生吧,只有一个在Wall Street找到了工作。这个到没什么稀奇,本来在华尔街找到工作的就是少数。有意思的是他找到工作的地方,是在哈佛大学的一个招聘会上,但是那个招聘会是只对哈佛学生开放进门要检查学生证的。这位同学真的很令我佩服,他翻墙跳窗户避开了保安进入了招聘会并打入了华尔街。 

完全是一个电影的题材。 

我前两天刚刚说过市场经济是一个排斥的概念,今天的故事正好做一个很好的注脚。 

越是成熟的市场体系,就越是排他,而且这种排斥也越是隐蔽。 

对于一个公立学校的毕业生,他的市场在那里?当他背负着四年的债务走上社会准备参加到“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时候,他可能不知道,他所能够看到的,只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是永远对他关闭的。 

我们经常说的美国梦,所谓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之类的故事很多。但是就整个体系而言,谈论平等的机会是一件很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谈论平等地知道工作机会的机会就已经是一个事故了。所谓的信息社会在信息传播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的同时,信息的控制也同样让人叹为观止,这一点,绝不只适用于中国。 

即使偶尔有人犯规翻墙进来,也有人用美国梦的实现来吸收这些特例并转化为对这个体系的赞扬。 

努力工作,实现美国梦,打入主流社会。但是千万不要谈论自由的市场的平等的竞争,主流们会笑话你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