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的厚古薄今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少休。
个人资料
正文

世界杯终曲:狂欢节的纸屑

(2006-07-10 21:06:36) 下一个



终于结束了。
 

意大利始于格罗索,终于格罗索;法国队成也齐达内,败也齐达内。 

意大利捧杯的一刻赛场上响起的是1990年意大利之夏的主题曲,1990,最美丽的世界杯开幕式,攻势足球的告别演出。十六年前的音乐,再一次听到,百感交集。 

十六年前,东道主意大利半决赛点球负于阿根廷;十六年后,没有了巴乔和马尔蒂尼的意大利夺得了冠军。更好的总是不能得到最好的,这就是世界杯,我早有准备。 

有趣的是,德国人夺得第三名放的也是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因为他们那一年得到了冠军。1990年的罗马,是世界杯激情与灵感的最后圣地。 

西班牙语频道有这样的镜头,对准多梅内克,镜头在旋转,背景是巨大的球场看台人山人海,漫天飞舞的纸屑,多梅内克表情平静地注视着举起奖杯的卡内瓦罗,镜头在转,整个球场围着他在转,而这位法国主帅始终表情平静,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人。 

齐达内没有出现在领奖台上。 

我相信很多球迷或我这样的伪球迷第二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上网,查看一下,马特拉齐到底对齐达内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重要吗? 不重要吗?重要吗? 

嗨,不久是要讨论一下嘛,那么激动干什么。不重要吗?

如果你曾经认真地看过世界杯并且为裁判的问题急赤白咧过,那么你一定会注意到,对齐达内的判罚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这是主裁判第一次依靠场外录像对场上队员做出的判罚,尽管是通过边裁和场外官员。齐达内在他的最后一战,受到了任何球王都不曾享受的待遇。我希望这是一个开始,让更多的误判可以被场边的录像监控纠正,让更多漏判的犯规可以被当场拿下。

遗憾的是,录像只能帮我们声讨齐达内的不理智,但仍然不能帮助我们知道马特拉齐说了些什么。如果我们相信齐达内的红牌是一种公正,那么我们也应当追问一个完整的公正,即使这个完整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谁说我们想要的是完美?

也许卡特拉齐什么都没说。也许吧,我从来没有喜欢过法国队,也从来没有喜欢过齐达内,不过当慢镜头第三次回放齐达内猛然撞向马特拉齐的时候,我开始把齐秃列入我崇拜的球星行列。

因为我想起了马拉多纳。

齐达内这一头,把自己撞出了主流,撞入了马拉多纳之流-我所佩服的一流。

对于主流而言,没有缺点的贝利是唯一的球王,而缺点,被等同于人品问题和没有球德-当然,不是每个人的缺点。马拉多纳和今天的齐达内的最致命的缺点,在于他们在全世界面前用最章显的方式,蔑视了国际足联的秩序。

齐达内的“不理智”的是对越来越平庸的世界杯的反抗,是对扼杀了足球的快乐的种种非足球因素的冲撞,有了对野蛮和平庸的纵容,才会有齐达内看似意外的“冲动”。齐祖在最后的一刻放弃了世界杯,我的理解,他是无法再忍受下去。 

世界杯,只有它带来足球的快乐时才是值得珍惜的。 

如果我们曾经享受过足球,那么盛宴已是过去。这一届世界杯,对齐达内而言,对球迷至少对我而言,只不过是狂欢节后的纸屑。 

如果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一届世界杯的决赛,我想我记起的会是这样的一个镜头:在柏林体育场万人狂欢的背景下,走向赛场出口的齐祖,印着10号的背影。他走过出口处摆放的大力神杯,没有扭头看一眼,走下了台阶.... 

后记:710日,柏林。国际足联于今天宣布,法国球员齐达内被评选为2006德国世界杯最佳球员。同时,国际足联还宣布,巴西队和西班牙队分享了本届世界杯公平竞争奖。

这是国际足联的幽默。

[注] “狂欢节的纸屑”来自北大戴锦华的一次讲座的题目,她自称是狂欢过后扫兴的纸屑,提醒人们在狂欢时忘记的或不愿面对的种种尴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