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读 \'她并没有救得了6亿人,却成功骗了23万人。。。\':\'一个女博士,发现纳米银离子可以杀菌”有感

(2016-01-04 09:56:37) 下一个

读 "她并没有救得了6亿人,却成功骗了23万人。。。":"一个女博士,发现纳米银离子可以杀菌”有感:


几百年前的南欧的一个国家(忘了名字)某个地方的居民就知道当地的一口井的井水可以治病。当地的教会一直把该井看作是上帝对该地村民对其虔诚信奉的垂恩。直到有一天,在对该井淘淤泥时,淘井人发现了一个古代的银盘。于是上帝的垂恩便暂时停止了。这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恐慌。于是后来牧师/长老们又将那银盘放入井内以求上帝继续施恩。于是上帝就又垂听了牧师/长老们的虔诚祈祷,将井水又变成可以治病的圣水了。
大约在上世纪50s(或者更早?)。俄国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银离子的杀菌/保健作用。自此,有意识地在水中加入银以达到一定的抗菌作用成为不少人的常识。houtou72 有幸在上世纪68年读到这篇于1954年(?)发表在前苏联《知识就是力量》刊物上的科普文章,并因此有一次专门用一节5号电池连接银线放入凉开水中一些时间再饮用。后来又知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庆幸自己没多喝。

银是一种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而变黑的金属。在水中应该是以离子状态存在。

现在读到该女博士的“发现”银的抗菌作用,并冠以“纳米”技术而借科学之时髦名词不免感到十分可笑。感到仅仅是商业操作而已----因为银用"纳米"也治病!

参考阅读:Nano Lett.:是银离子而不是纳米颗粒杀死细菌http://www.bioon.com/biology/Microbiology/526677.shtml

人们对银纳米颗粒杀死细菌的机制存在长期争论。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当银纳米颗粒被氧化时,从中释放出来的银离子对细菌致命性的。但是科学家们也一直猜测银纳米颗粒本身可能对细菌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就它们当中直径最小的(大约为3纳米)而言。如今,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一争论:纳米颗粒不能杀死细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

解决这种长期争论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证实将银纳米颗粒与细菌直接接触时不溶性的银纳米颗粒不能杀死细菌,而当与细菌靠近时,通过氧化银纳米颗粒而产生的可溶性银离子能够杀死。

为此,论文第一作者Zongming Xiu着手测试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和定制合成的纳米颗粒(直径在3到11纳米).以便观察纳米颗粒大小与毒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获得一致性的结果。为此,Xu决定在厌氧环境---该环境能够消除氧化发生的可能性,因而能够控制银离子释放---中测试纳米颗粒毒性。他发现,经过过滤的纳米颗粒对细菌的毒性要比银离子小很多。

他们发现纳米颗粒即便浓度高达195ppm(part per million, ppm, 即百万分之一),仍然对细菌没有毒性,但是就银离子而言,大约15ppm就能杀死所有存在的细菌。这表明纳米颗粒的毒性要比银离子小7665倍,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在测试中,研究人员也证实存在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当大肠杆菌接触到剂量太少而不能杀死它们的银离子时,它们因遭受刺激而变得兴奋起来。这意味着使用的剂量要充足,否则细菌也变得更加强大。

这些发现提示着人们可能能够提高银纳米颗粒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同时可以通过给它们加上反应性聚合物包被来调控银离子释放速率从而减轻银离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编译自Ions, not particles, make silver toxic to bacteri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