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月十三日 圣经 创世纪三十七章

(2010-01-13 16:42:52) 下一个

不和

创世记卅七章一至四节

          1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亲寄居的地。2 雅各的记略如下。约瑟十七岁与他哥哥们一同牧羊。他是个童子,与他父亲的妾辟拉、悉帕的儿子们常在一处。约瑟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3 以色列原来爱约瑟过于爱他的众子!因为约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给约瑟作了一件彩衣。4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就恨约瑟,不与他说和睦的话。

    创世记族长事迹的第三篇乃是作为雅各家史而引入的。我们通常称之为约瑟的故事,乃由其主角而来;或称之为约瑟与其兄弟的故事。但是就许多方面看来,则以圣经的标准较为正确。它在我们心里留下这家族的老首领,他对其困难的开端有充份的贡献,而后来虽然不是那么显着,却仍然常在背景之中。还有,这故事直至约瑟和他的哥哥们,并他们的年老父亲与所有的家属在埃及地团聚,才达到高潮。

            (一)

故事开始时一切显得宁静。雅各年长的众子与他们年轻的弟弟,现时十七岁的约瑟去牧羊。但表面底下有三种最可怕的人性情欲正在溃烂,一有机会便要以最大的功力爆发出来。这三种人性情欲就是搬弄是非,偏袒,与嫉妒。搬弄是约瑟的,偏袒是雅各的,而嫉妒则是约瑟的哥哥们的。

            (二)

    没有人喜欢人家的闲话,纵然他的话是真的。希伯来人也不例外。箴言书充满关及过份的及污蔑的言语的警告,而且经常劝告聪明人保持缄默,并且在许多经节中斥责暗含搬弄是非之意,例如:

          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

          深入人的心腹。(箴十八8)

    就希伯来人对于不正经使用语言根深蒂固的厌恶看来,这故事原来的任何听众,绝不可能想为约瑟的行为辩护!说他是出于尊重真理,或出于孝义,或其他堂煌的意见。我们也不应如此。说约瑟故事的人,大体上对于他很客气,而实际上每每近于使其合于理想(圣经很少如此)。但是在这里,一开始毫无疑问的,他所描绘的乃是一个比较天真、没有顾虑的青年人,少不更事。他未加思考地告发他的哥哥们的恶行,事实上他们确实如此。约瑟尚未成为其后他所作的值得钦佩的、聪明、机智的人,还是像一个愚笨的青年向他父亲搬弄是非,因而惹起许多烦恼。

            (三)

    雅各的偏袒我们从前已经熟知。他『爱』拉结『恶』利亚,而现在似乎他不能自己地对拉结的儿子表示偏袒。他自己儿时的经验,那时他是他母亲的宠儿,而以扫则是父亲的宠儿,其后的悲剧多严重呢!他却没有从这些得到教训。这次引起的大灾难,对我们并不致感到诧异。它的发生源于他给约瑟一件特别名贵的衣服作为礼物。读者会因钦定本的『彩』衣,在标准修正本译成了『长而有袖』的袍子,感到可惜。这把圣经中一个神妙的句子挪去了,但是不幸的却是正确性要求它如此。要点似乎在于那袍不适宜于工人穿着,却是比较适于优闲阶级。这个希伯来字在别的地方只出现一次,那是在撒母耳记下十三章十八节,显然是一种公主的服装。

    还要提及的是,说约瑟是『他年老生的』儿子,是一种比较随便的暄染,可能是为了戏剧化的效果而使用的。说故事者一定很知道约瑟是雅各壮年在巴旦亚兰时生的。到那时候他才大约六十岁。如果说『他老年生的儿子』,则应是新近才生的便雅悯(参看四十四20)。

            (四)

    嫉妒比搬弄是非或偏袒,都更具破坏性,而在这故事中的结果正是如此。不过,我们难免对于哥哥们感到一些同情心。迭更斯(译者注:Charles Dickens 1812-70,英国小说家)很能发觉一个存在偏袒的家庭的极度痛苦,他写道:

        儿童生活的小世界中,再没有比不公平更精明地被觉知和被感到不公平了。纵使儿童所受的不公平只是小小的;但是孩子既小,而它的世界也小哩。

    兄弟们多年来忍受父亲毫不隐讳的嘉爱一个多于其他各人的对待。而且现在他还要在他的不公上火上添油,竟把约瑟看作一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少爷;此时正是他走向成人阶段,应当承担家族中更重的工作量。这位娇养的公主一旦纡尊降贵,与他们同去牧场,却侦察他们,回家时便对那一个本来已经偏袒的耳朵,搬弄卑鄙的是非。

    难怪他们『不与他说和睦的话』,或者像新英语本译的:『不能对他说一句好话』。他们苛刻,但是如果他们的家庭痛苦不幸的,却是——至少至今是由于一位溺爱的雅各和一个愚昧而不聪明的约瑟之过。

创世记卅七章五至十一节

      5 约瑟作了一个梦,告诉他哥哥们。他们就越发恨他。6 约瑟对他们说:『请听我所作的梦。7我们在田里捆禾稼,我的捆起来站着,你们的捆来围着我的捆下拜。』。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么?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么?』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9 后来他又作了一个梦,也告诉他的哥哥们说:『看哪,我又作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个星向我下拜。』10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么?』      11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都把这话存在心里。另外一个回合,约瑟的不成熟表现在他哥哥们面前,刺激起超出嫉妒以外的愤怒来反对他。约瑟作两个梦,而他按捺不住地要对他们细说,并对自己的父亲细说。

            (一)

    要了解兄弟们的反应,我们要知道,古代人远比我们在这科学时代的人,更受梦的影响。今天人人对心理学及下意识总知道一点,差不多不可能把梦作为上帝给人的信息和对未来的徵兆,并把这种观念看得太认真。我们只把它当作一些告诉我们过去的事罢了。然而,圣经时代的人,却不能确知他们的梦不一定是由不可知的世界来的消息,不是隐藏而势将实现的希望和识见。

    所以,当约瑟泄漏出两梦的内容时,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会把它当真的。尤其是梦的意义是那么明显,无须专家的解释,也没有插入不确定与含混的余地。梦的内容坦率而又露骨地说到,有一个时候约瑟要穿上真正的王子服装,而他们各人要在他面前表示敬意。

    使哥哥们把握时机除灭约瑟的,就是这种恐惧、忧虑、猜忌和嫉妒。在我们,这似乎是对一个青年幻想的过份暴烈的反应;但是在他们,这却是阻止那等于预言的事情发生之惟一的办法。雅各的反应也是有教益的。他自然是烦恼,但是他也与约瑟的兄弟们一样,想置之不理而已。他从自己早年生活中,上帝的奇特举动得到证明,要比其他人审慎而易受刺激。你能够设想一个现代的父亲,纵然是个溺爱的父亲,竟暗暗地怂恿一个儿子到此地步吗?

            (二)

    第一个梦提及牧羊人捆禾稼,最初或许给我们可笑的印象;但是当我们稍加思索时,便不然了。正如廿六章十二节所指以撒耕种一样,它提醒我们,族长们乃是半游牧者,而不是完全的伯度英人。他们主要的活动乃是为他们的牛羊寻觅草原,这有时使他们长途跋涉。于是在下一段故事中,雅各便差派约瑟从希伯来到远在北方示剑去,看看他哥哥们的情形;及至到了那里,才知道还要到更远的多坍去找他们。但是这故事也告诉我们,那家的帐棚暂时还扎在希伯来。似乎家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只要停留的时间足以播种及收获,便争取机会种些谷物,当然是为了粮食,也为了牲畜冬天的饲料之用。当然有时他们也会以物易物的办法,去从定居的农民得谷物。

    第二个梦也有一个表面上的问题,那就是似乎它含有拉结当时仍然在世的意思。但这不是唯一可能的意思。或许梦中的『月亮』乃是利亚,现在毫无疑问的是雅各的正室,而在他对约瑟抱怨时称为『你母亲』,因为这是他当时对约瑟和他所有的哥哥们说话的惟一方便的方法。本章卅五节有一类似的『简略』,在那里『女儿』一定是在兼指雅各众子的妻子及底拿。由这么『简略』而主张雅各从米所波大米回来之后,在底拿之外一定生了一些女儿,那便是错了。请参看路得记一章十一至十三节。

            (三)

    我们人人都知道,哥哥们向约瑟下拜的梦后来在故事中应验了。他们不只一次(而是四次)在他面前下拜而未认出他。在四十二章六节,四十三章廿六节,与四十四章十四节,当他们两次来访埃及;及在五十章十八节,当他们父亲死后完全知道他是谁的时候。这些是戏剧的高潮,它们强制我们的思想转回到禾捆的梦去。没有人会忽视它们的含义。

    不过,通常人们未指出第二个梦在故事中并未应验。把约瑟描述为理想的儿子,怎么能发生这种事呢?那样便会把家庭中的正当关系颠倒过来了。因此当他到达埃及时,他父亲绝对不必向他下拜,约瑟却出去迎接那在车中的父亲,下来与他『见面』,伏在他颈项上,『哭了许久』(四十六29)。

    所以约瑟梦见日月星辰都要拜他的那动人场面,乃是由他的高傲与野心;而不是由于上帝所指示的。这是青年约瑟有一种傲气的另一微妙形迹。

复仇

创世记卅七章十二至卅六节

       12约瑟的哥哥们往示剑去,放他们父亲的羊。13以色列对约瑟说:『你哥哥们不是在示剑放羊么?你来,我要打发你往他们那里去。」约瑟说:『我在这里。」14以色列说:『你去看看你哥哥们平安不平安,群羊平安不平安,就回来报信给我。」于是打发他去希伯仑谷,他就往示剑去了。15有人遇见他在田野走迷了路,就问他说:『你找什么?』16说:『我找我的哥哥们,求你告诉我他们在何处放羊。』17那人说:『他们已经走了。我听见他们说!要往多坍去。』约瑟就去追赶他哥哥们,遇见他们在多坍。18他们远远的看见他,趁他还没有走到跟前,大家就同谋要害死他。19彼此说:『你看,那作梦的来了。20来罢!我们将他杀了,丢在一个坑里,就说有恶兽把他吃了,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21流便听见了要救他脱离他们的手,说:『我们不可害他的性命。』22又说:『不可流他的血,可以把他丢在这野地的坑里,不可下手害他。』流便的意思是要救他脱离他们的手,把他归还他的父亲。23约瑟到了他哥哥们那里,他们就剥了他的外衣,就是他穿的那件彩衣,24把他丢在坑里,那坑是空的,里头没有水。25他们坐下吃饭,举目观看,见有夥米甸的以实玛利人从基列来,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要带下埃及去。26犹大对众弟兄说:『我们杀我们的弟兄,藏了他的血,有什么益处呢?27我们不如将他卖给以实玛利人,不可下手害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骨肉。』众弟兄就听从了他。28有些米甸的商人从那里经过,哥哥们就把约瑟从坑里拉上来,讲定十舍客勒银子,把约瑟卖给以实玛利人。他们就把约瑟带到埃及去了。  29流便回到坑边,见约瑟不在坑里,就撕裂衣服,30回到兄弟们那里说:『童子没有了,我往那里去才好呢?』31他们宰了一只公山羊,把约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32打发人送到他们的父亲那里说:『我们捡了这个!请认一认,是你儿子的外衣不是。』33他认得,就说:『这是我儿子的外衣,有恶兽把他吃了。约瑟被撕碎了,撕碎了!』34雅各便撕裂衣服,腰间围上麻布,为他儿子悲哀了多日。35他的儿女都起来安慰他。他却不肯受安慰,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到我儿子那里。』约瑟的父亲就为他哀哭。36米甸人带约瑟到埃及,把他卖给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哥哥们复仇的故事多么紧张和巧妙啊!约瑟找到他的哥哥们;他们终归决定如何对付他;他们又如何对雅各交待这些事呢?这些方面都很刺激。可是在那最后一节,作者犯了一个明显的大错,而把它全盘糟蹋了。故事较早时告诉我们米甸人发现约瑟在坑里,便把他卖给一些以实玛利人,这些以实玛利人把他带去埃及。然而在这一节却是米甸人把他带去埃及,卖给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编者按:中文和合本圣经无此问题。英文圣经在28节中,少了『哥哥们』三个字变成:『有些米甸商人从那里经过,就把约瑟从坑中拉上来……』。)

            (一)

    我们且先来假定这里实际上是在处理说故事者方面的一个无心之失,再来看看它对我们了解这故事有什么影响。我们诚然时时在圣经中发现这样的错误,这些错误,那些古代文士从卷轴中抄写下来,他们完全知道这是错误,但是因为到了他们那时代,这些卷轴已经由单纯的传统文献变为『圣经』了,他们便不肯改正。就这情形说,错误可能由于两个很相似的地区来的不同游牧民族混乱了,请参看士师记八章廿四节。

    当约瑟走近前来时(他的哥哥们称他为『那作梦的』,但是希伯来语比较富暗示性,意思是『那梦的大师』),他们决定杀他,把他的尸体丢进一个坑去(当然是一个干涸的井坑)。但是流便反对这作法,不愿意参加公然杀害兄弟,因而建议他们只要把他留在坑里,让他因被遗弃和饥饿而死。也许他的兄弟们会这样了解他的话,但实际上他是决心以后回来救他:『把他归还他的父亲』。

    这些话可能有作用。他们把流便的焦虑当作蹂躏的意图。他与其他兄弟一样对约瑟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作为雅各的长子,所以也是这次远行的负责人,而且,或者更可以说,作为辟拉以前的奸夫(卅五章廿二节),他比他们更有理由担心,如果他们未与他一同回希伯仑,他的父亲将会如何愤怒!

    在这时候,我们必须推测流便被召去处理牛羊群一些紧急事故。其他兄弟也一定退离那坑较远之处吃饭。当他们正吃的时候,看见一队以实玛利人正沿着那商路,从基列去埃及。这可能是较早时,关及雅各在玛哈念时,所提『住帐棚者的路』的延续,而且联入那接海岸的,伟大的国际『海路』(参看地图一及三)。以实玛利人所带的树脂和油膏,在埃及用作药物和搽油,需求很大(参看耶八22)。

    然后犹大提出他的交替计划。只是比流便的更为使人讨厌。与其撇下约瑟让他死去,他们何不卖他给这些以实玛利人呢?这一来,他们不只安抚他们的良心——无论如何『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骨肉』而且在这宗买卖中也可以得利!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讽刺有人先采取行动了,一些米甸商人在他的哥哥们没有注意时,碰见约瑟,把他从坑中拖出来带走;而且把他卖给以实玛利人了。

    同时,流便在经过一段适当的时间之后回来,发现约瑟不见了,他颓丧、激动、哀恸、自怜——『我往那里去才好呢?』他如今只好掉进他人的诡计中了。他们愤怒之下把那长袍,一定是在约瑟到达之时,便已经从他身上剥下来的长袍,染上公山羊的血,把他拿回去给在幔利的父亲,佯作他们在路旁找到的。雅各马上设想他心爰的儿子被野兽撕碎了,于是不能自制地依东方人的作法,大大的悲伤哀恸,而且不肯受安慰。他没有希望了,惟有下阴间到他儿子那里去,而且直至那时他都不会卸下他的丧服。

            (二)

    这样重编了,故事虽是复杂的,但却是完全可以了解。对于最后一句关于米甸人的说法,还有另一个解释之法。这就是引进学者们的所谓『文件假设』。依照他们,本章基木上是两个记录的混合,其一自『伊典』(E本)牵涉流便与一队米甸人;另一则来自『耶典』(J本)牵涉犹大和一队以实玛利人。其一流便建议留约瑟在坑中,他在那里被米甸人发现了,便在他们到达埃及时被他们卖给波提乏(36节)。在另一本中,哥哥们依犹大的建议,把约瑟卖给以实玛利人,而他们把他带去埃及(28节下),再转卖给波提乏(卅九1)。

    这理论不只除掉最后一节的错误,而且还有简化故事情节的长处。但是不论我们决定采用一个错误,或采用来源混合,都无关宏旨。两者最后的结果乃是一样。兄弟们设计使约瑟消失,而且对他们的老父佯作他已死了。我们较为关心的乃是参与者的动机与角色,尤其是约瑟,他将来会指出,他在这全场中,从头到尾未有行动,也未有说话。以下我们将看到这个本身极力相争的家庭的可怕故事的教训便在这里了。

沉默

创世记卅七章十二至卅六节(续)

            (三)

    我们无须对流便、犹大和其他兄弟们多说什么。就算思想杀害兄弟的事,在一个严格的宗族的社会中是一项大罪,也不必那样(参看上册关于该隐亚伯故事的注释)。出卖一个希伯来弟兄为奴差不都是一样的坏,参看利未记廿五章四十六节,与历代志下廿八章八至十五节。当听众看到他们那么自私而又想逃脱他们行为的后果时,很快便放弃对他们可能有的任何同情心。

    尤其是,对于他的哥哥们的态度,也有一种不是味道的批评;最好的例子便是他们互相争论的激动情形,和在行动完毕之后,他们欺哄他们的父亲,不加入他周围的安慰者之中。他们起初是尝试性的,其后却厚颜无耻地尽其所能去阻止纳瑟实现他的梦。虽然正如我们较早时所曾见到的,他们觉知他们可能贿赂『命运』而反对神圣的意旨。这是一种他们为了要除灭一个他们嫌恶的弟兄而不惜去冒的险。

           (四)

    雅各在这一段比约瑟的兄弟们表现好一点,但只是勉强过得去。形容他的行为,最好的字眼乃是可怜。他竟然那么无知,不知道差派他所钟爱的儿子离家远去探听他哥哥们的情形,乃是置他于危险之中!他没有猜想到他们会把他此行当作另一次侦察任务吗?当他们回家时带着约瑟那满沾血迹的长袍时,他竟一点不起猜疑之心吗?为什么那么哀恸,与不久前他所爱的拉结死时,尚能坚持信心成为何等强烈对比呢?说他失去信心不免过于刻薄,但是他确实失去了从前那惊人的精神恢复力。约瑟故事中的年老雅各是早期故事中,那种甚至不容上帝对他说『不』的斗士的暗色反照。他感动我们的心,但是我们以前对他的尊敬却已消失了。

    史届安博士(Dr.Strahan)在他的大着希伯来理想中,对这悲凄的场面,提出他精辟的注释,从苏格兰声名狼藉的『杀伤时分』(“Killing Times”)中抽取例子:

      雅各看死亡阴暗的面孔太多,看上帝荣耀的面孔却太少。有较强信心的人都学会去回答即使如『这是你儿子的血衣』的问题,而不必撕裂衣服;也不必不肯受安慰。有人把理查甘麦伦(Richard Cameron)的头和手,带到老年的保守福音派,他的父亲雅伦甘麦伦(Allan Camerom)那里!说:『你认得它们吗?』那残忍的人们想给他父亲的痛苦火上添油,所以这样问道。但是他把它们放在膝上,俯着吻它们,便说:『我认得它们!我认得它们!它们是我儿子的!我所爱儿子的。』然后他哭起来,却仍然赞美,接着说:『是主!主的旨意是美善的,主不会错待我和我的家人,却使美善与怜悯一生一世随着我!』

            (五)

    约瑟最后如何呢?他在这特殊任务中,穿上这件使人不安的袍子当然是愚笨。另一方面,他到了示剑发现他哥哥们已经前去,他未肯就此罢休,这是他尽心尽力的好表现。但是当他赶上他哥哥们而要面对死亡时,对于他那时的行为与反应,是怎么的好表现呢?以后我们会发现事实上约瑟确实曾经求饶他的性命(参看四十二21),然而此地却未置一词。

    我想,作者在本章较早时,毫不客气地暴露故事的主人翁的傲气和自负,乃是开始叫我们为接下来的故事中高贵的约瑟作准备。他想在我们面前立他作为上帝的受苦的仆人,就是坚定相信他有神圣的帮助与他同在,而绝不抱怨地接受不义与囚禁的对待。作者仍未准备十分称许他,但是他希望我们相信他的行动中有相当的尊严。同时,他绝不错过机会,极力渲染约瑟在波提乏家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帝与他同在,指引他,保守他(参看卅九252123)。总之,他在诱导我们见证约瑟开始转变了,只不过是他让那使人不满的气氛暂时延长一点点时间,好叫他的主人翁行径尽量表显出来。这是对一个人学习人生功课的精致描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