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6章,梦里的沧溪

(2009-12-07 15:06:17) 下一个

  人到中年,重要的已经不是爱情,而是亲情。没有了亲情,两个人犹如陌路人。
  在家休息了一两天,我再也没和文吵下去,没有这个必要了,从这件发生的事,即使药不是文放的,我也对她失去了信心。
  第三天,和弟弟、父母亲打了个招呼,我就上来船。
  搞船的事情,不再详细描述,大家也许能从我前面所说的,知道一些创业的辛苦。
  上船后一些天,我打过一次电话给小朱,没有提及家里发生的事,因为我不想让她为我担心。我怕她控制不住。
  老四的钱还给了他。
  回来后的日子里,文的态度有所转变,可是我始终再没有和她睡到一起的欲望。
  春节间,我和她去了她的娘家,她的父母也没有提及以前所发生的事。
  船开航前,我去了县城,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花9000元一年的租金,选定了一个商铺,打算给文买点文具学习用品之类。这样她也许会比呆在家里充实一些。真真也大了,下半年可以上学了。吃饭有时也可以到父母那里去。
  我请了两个帮工,于月半之前开航的。

  (梦里的沧溪镇)
  出门在外,碾转多年,对家乡一村一庄,一河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十分留恋。尤其是古老的沧溪镇。
  我打十四岁进入永丰中学起,这个地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的家离学校走走约二十分钟的路,要是下雨就得多走十分钟,那泥□的土路胶鞋不是过帮,就是被拉发。于是我就赤脚,即使冬天也不例外,到校后在河边洗洗脚,再将袜和鞋穿上。开学后的第一年,那时沧花路还没有修好,我们只能顺著圩埂走,要经邵家角到孵坊拐个大弯才能到达学校。
  出学校门左拐弯就是沧溪镇。沧溪,原是溪名,也就是河之名,有"沧浪一曲"之称。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筑永丰圩后,才被沿为地名,镇是建立在圩堤的边缘,地势较高,历年多次来大水,即使破圩也不会淹没。沧溪历史上,名士、巧匠不乏其人,清康熙进士张士超著的《春秋宗朱辨义》编入《四库全书》。孙奏的《二堂怀稿》、《记游草》和孙芹的《楚葵赋》都曾经出版问世。民间画家孙象勋在当地赫赫有名。
  人人都知道高淳有条老街,其实沧溪的老街并不比高淳的老街差,长度甚至比老街还长。两边都是明清建筑,中间约5~6米宽的街道,都是铺的大青石。店铺商品琳琅满目,以卖地方特产为主。
  那时的沧溪,最热闹的时候是早晨。你会看到很多农民,将自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用个篮子提著,你会看到一个老太抱著个老母鸡或拎著一篮子草鸡蛋,摆在不宽的街道两边卖。那菜比起现在的真是好吃,我在外这么多年,从没有吃到那个味儿的菜。
  最让我怀念的是,歪头店里的萝卜干,香脆可口,还有一种水萝卜条更是味道鲜美,倘若你肯花三、五分钱就能解馋。史德木饭店的狮子头也是绝顶的好吃,他在油锅里炸上一遍后,再在中间开个十字花口子,再炸。香、脆、鲜味俱全,早上吃上两个,美味能使你回味一上午。邵师傅做的糕点,也是名扬当地,尤其是"桂花酥糖"特别好吃,爱不释口。兵伢业的饭店,只要花上一角钱就能吃到萝卜烧肉,而且味道正宗。沧溪的酱菜在全县是有名的好吃,手艺高超的是吕师傅,他才高八斗。走入酱坊,一股酱的清香扑鼻而来。其实歪头的萝卜干就是来源于此。酱油、腌生姜、萝卜干、豆瓣酱等,那味道的鲜美是现在任何地方所不及的。
  古老的沧溪镇,全长一公里。乡政府、信用社、商场、广播站、农科站、酱坊、杂货铺.........都集中于此。白天的任何时光,你都会看到民间工艺师老秀铜匠,在忙著为老百姓配钥匙,接坏了的钢针锅底。还能看到旁边一位长村埂上的瘸子为妇女们精心补袜子。
  沧溪镇的东边不远处是有名的三元殿、戏台。北边是学校和医院。镇的中间有条巷子往南向下走,就是沧溪小学,也是全镇的辅导区,那里造就了很多位国家栋梁之才。
这是我记忆中的沧溪镇,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更加繁荣兴旺,道路、店铺向四周扩散。我为没有为家乡的建设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而遗憾,只能在这里为她赞美几句,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有时回到故乡,极目四望,恍惚中竟不知身在何处?那时沧溪的满目荒凉早已经不存在了,儿时的记忆,变成了我心灵中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