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一年,汪精卫去刺杀摄正王,有人劝止吗? (图)

(2010-03-27 06:18:34) 下一个



一个人一生,如果有一件事能被后世记住,那就可算是个历史名人了。而汪精卫一生,却至少有四个身份,都难以抹去地写在民国正史和野史上。

这四个身份是:天字第一号大汉*奸;民国四大美男子之首(另三个是梅兰芳、张学良和周恩来);孙中山政治遗嘱执笔人;刺杀清摄政王的刺客。

汪精卫一辈子最闪光的事情是刺杀摄正王。当时二十五岁的汪精卫,就是同盟会的重要首领,已任同盟会最早的三部(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之一的评议部部长三年。

无奈他后来“天字第一号大汉*奸”的名头太大,模糊了这段英雄历史。“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仅知道他在狱中这两句诗的人,比了解刺杀经过的人多得多。

汪精卫刺摄政王的故事,在民间还演绎出了类似于今天八卦新闻的版本。我在小时就听过老辈人这样笑谈这件史事:汪精卫身怀利刃,埋伏于摄政王必经的桥下。摄政王骑马过来,汪精卫正欲出击,不料那马很有灵性,死活不近桥,任鞭子如何抽打也只在原地嘶鸣打转。众人顿知桥下有异,围桥搜查,于是汪精卫被捕。敢谋刺摄政王,必定死罪无疑,不想审讯中慈禧太后见汪精卫相貌出奇英俊,左看右看,竟舍不得杀他,只判了个无期……

这段八卦叫人啼笑皆非。汪精卫刺摄政王发生于1910年春,此时慈禧太后死了已经两年,鬼魂跑出来审判他呀?如果慈禧还在,哪来的摄政王?纵然慈禧不死,那此时就是七十六岁高龄,居然还会怀春?即便慈禧是个超级老花痴,可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任你再酷再帅呆,她又怎么会忽然生出儿女柔情来?

不过,汪精卫刺摄政王,还真的引出一段真情。二十几岁的人,真是青春年少,容易冲动,有时候,有些事,还真是一冲动就成了。比如说汪精卫和陈璧君一辈子的相亲相爱。

陈璧君189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富商家庭。她15岁时在当地华侨小学毕业,随后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这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

陈璧君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成为最年轻的会员。

还在读书时,陈璧君就经常在报上看到叫“精卫”的人写的文章,陈璧君非常佩服作者,于是拜见了汪精卫。汪精卫当时正准备寻找机会行刺清政要员,当时大家都知道,那肯定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陈璧君就说,你明天就要壮烈徇国了,我们今晚睡一觉吧。于是,他们有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可歌可泣的一夜情。

行刺活动以失败告终,汪精卫被清兵抓走。汪精卫被捕后,关在北京北郊的监狱里。陈璧君四处奔波,设法营救。1911年10月汪精卫释放出狱,汪陈两人1912年初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我不知道,如果汪精卫行刺活动事发在今天,有多少人怂恿,有多少人劝止呢?当然,要是汪精卫年老体衰,手脚不灵便,估计人们都会劝阻。如果这样还怂恿,那就有点怂恿二傻上山打老虎的意思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