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谈钱学森

(2009-11-01 00:41:06) 下一个
两弹之伯父,航太之叔父,核弹之舅父...钱学森,(原创,以下是zt)

因为钱学森,“两弹”项目至少提前了20年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钱学森对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无论他接受怎样的褒奖都不为过。从他的一生可以窥见中国科技发展的艰辛历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为人所知的是,钱学森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历经5年才在1955年才回到祖国。
  
  不为人所知的是,钱学森在美国是一名军人,军衔为中校。作为美国军方培养的军事科技人才,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进入对立的时候,要求回到社会主义阵营,无疑是足以令美军紧张的。正因为此,美军将领金布尔“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的言论就很容易理解了。
  
  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中国。1956年,他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对于钱学森是一个大科学家,还是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科学界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可以肯定的是,关于他的故事不会随着他的离去而淡出人们的记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