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道秘全录

武当纯阳秘功千百年来道外不传, 只是在八十年代才由二十二代传人刘理航道长同意并由二十三代传入汪兆辉公布于世. 我因严重的糖尿病而结缘汪师父, 师父虽是俗人但心慈侧隐, 授我九转旧丹功法后我勤练半年后糖尿病诮失无影. 故建此博客介绍养生健康之道, 如一人受益
正文

武当纯阳功

(2011-07-24 22:25:01) 下一个
武当纯阳功是纯阳三分技之一,其炼功方法分其为三个步骤 :
 
一.纯阳归丹行卧铁布衫:

纯阳一部归丹之功,欲以归宗、归元、归真之道,行卧三十六种方法的修炼,达到归元守一而生化万法。道家纯阳的炼养的功夫,是炼丹之入门。昔先生有云:“炼丹非丹石之炼,实为炼人体丹田之丹”。所谓三丹之说,即指上丹为百会,中丹为膻中,下丹则为气海,亦为丹田穴,其三丹之中亦为人体之中。有《黄庭经》中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故曰“黄庭”。故丹田之中亦为黄庭。

本篇纯阳行卧三十六势,主以炼养下丹田为紧要,为武当纯阳功入手之功夫。丹田的炼养,对任督二脉的畅通起到开启和疏导的作用,长久习之,使丹田内气得以充足,加强贯通内外,沟通上下以形成整体的气血通畅作用,从而内养五脏六腑,外滋筋骨皮毛,气力充足贯达其肤,其反弹之功能则能抗御外来之入侵,似同“铁布衫”护体。

其归丹行卧三十六法全功,以“九转归丹”之九式,为入门之功,次以“云床九功”为全功之紧要,又以“强筋壮骨”之九式加强其功力,最后以归丹铁衫功于身手,炼及心脉,调整气血而保归丹行卧三十六全功。是谓归丹铁布衫。

归丹全法的炼养,呼吸与动作必须配合协调,运用鼻吸鼻呼,吸气以深长缓慢进行,呼气则应短促用力,将气从鼻中喷出,同时小腹(丹田)受力。

呼吸,即吸松呼紧的结合,吸气身体放松,较长的吸气动作,应采取分段吸气的方法,以完成动作吸气配合的全过程,再运用双鼻孔将吸入之气配合动作同步的喷出,因此,喷气的动作比吸气动作较之短。

必须说明的是,喷气时应双目紧闭,呼出之气才会有力。正因为喷气有力,才不会使气在呼时而从耳目中出来。因此,闭双目以呼气,能使耳目在气的作用下产生按摩作用,而有益于双目与耳。如果气从耳目而出,不闭目就会有损于耳目。长期练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确是如此。

三十六法中亦有个别动作,用自然深长呼吸法。这段功夫用之得法,既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又能起到防身御敌的作用。归丹行卧铁布衫功夫名称如下:
 
(一)  九转归丹功: Demo
 
1.五指推腹        2.猿猴扭背      3.纯阳脱袍
4.亮肘扬肋        5.霸王举鼎      6.金龟亮背    
7.纯阳背剑        8.二仙传道      9.渔翁摇撸
 
 (二)  强筋壮骨功
 
  1.铜墙铁背        2.贴壁挂画      3.独劈华山
  4.铁喉贯顶        5.朝圣敬香      6.纯阳趟桥   
  7.日月转掌        8.圆转如意      9.鉄李探湖
 
 (三)  云床九练功
 
1.卧牛挖地        2.蟒蛇出洞      3.野马困槽
4.蛤蟆乘凉        5.鲤鱼板子      6.春猫晒腹   
7.猿猴进洞        8.蝎子倒爬      9.金蝉脱壳
 
(四)  归丹铁衫功
 
1.双抖两腕        2.五爪金龙       3.蚱蜢蹬腿 
4.纯阳指悟        5.纯阳掌功       6.两臂虬龙
7.风吹杨柳        8.渔人撒网       9.云鹤高飞
 
二. 纯阳沉丹运养金钟罩:
 
通经活脉十三宗法,通汇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八脉之中的任督二脉主要以动静之法来导引,进而获得内气通圆运动的奥妙。

修炼经穴其效在脏腑,炼及脏腑则能旁通经穴,故十二正经与脏腑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表里关系,可连成一个通圆的整体。

修炼通经活脉十三宗法应了解人体经络穴位,整体循环系统的布局结构,从而有效地理解炼气、运气、行气与经脉的密切关系,以及所系脏腑的内在联系和作用。

所谓内功修炼是通过内气对人体内在炼养所产生功能的反应。修炼经穴既能带动一条经脉的气血畅通,又能带动触及几条经脉的疏通,乃至一片内气的充足,同时也是对各脏腑的具体修炼。

十三宗法从修炼“丹田”起,到“肝功”、“肾功”、“脾胃”、“心功”、“心包络”、“金泉”、“将台”、“肺功”、“五脉总汇”、“海窝”、“天突”、“百会”等法的锻炼,使各功法环环相扣,层层相叠,法法相通,脏腑内强,经络畅通,筋骨坚实,气血匀调聚集成全面功效。

通经活脉十三宗法旨于动形静性,以动中修炼而得其内养外御之功,辅以静养而得其内修外炼之效,全法构成主动辅静,以动为主的原则,经过纯阳历代弟子长期实践表明这是极为行之有效的强身养生方法。

人的运动与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动中寓静而产生内外修炼的最佳功态效应,均是与天地之气(即阴阳二气)相融汇的结果,是顺应自然的结果,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就是道家“道法自然”之修养境界。功练至上乘境界即成精形相交,气形相合,神形相依;形动则性欲静,达到飘然欲仙之感的高级功态,此刻绝无气粗、气急之现象。外形的自然入法气血必然和顺,亦无肢节疲劳之感,可谓“动之极方以静守,动勿极则静在其中矣” 。也就是说动形至上乘境界,无须静功的修炼也能达到静性内养之目的。而只运用静功的修炼,是难以达到动功所具有的效果的。

汪师父在长期修炼实践中体会到,动静兼修的两种不同的内含。其一,在前面已谈到从动中能得到静的修炼后,再随之修炼静功,同时进行动、静方法的修炼,亦可称为“动静兼修”。如同劳动后安静的坐下来休息,充分的进行调精、养神、蓄锐,其效果是非常好的。

倘若练者仅仅依靠静功的修炼,而不去练习动功,是不能达到全面,良好修炼效果的。因为静功一定要有动功为基础,方能产生效果,专一的静功包括坐、站、卧诸式,仅专于静而不动是得不到身体各节的疏导的。如静坐时间稍长就是一个静养有素者也会感到肢节的麻木,显然是气血不能畅通之故。然而动功的自然入法不仅能比静功更能松静自然,且绝对不会有静功这样的弊病,长期入法则思维灵敏,动作敏捷。在自然中形成精足、气充、神溢的实质体现。如此说并非说静功一无是处,我要强调的是:“主动辅静”,才是取得效果的最佳方法,或者说是“摄生大法”。动与静在修炼上的方法及关系,是习者必须掌握的分寸。也是笔者长期练功的经验之谈,我认为这对专练静功的人也是一个启示。

通经活脉十三宗法的修炼,可以全面系统地完成人体奇经八脉、十二正经的炼养。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以及阴阳二维和阴阳二跷共八脉,所谓奇经并非“七”的数字,而是因为八脉与脏腑没有直接联系,尚无表里配偶之关系,故称此八脉为奇经。八脉在通过十三宗法的修炼后,随之在八部静丹中以静法炼及任督二大脉以通一身之阴阳。十二正经及所系脏腑的修炼畅通,与八脉的沟通联系以形成一个内外倶壮的整体。

通经活脉在修炼层次上,具有重叠性和互通性,一种功法具体炼及一处经穴,但又能波及其它几处经脉穴位,如练小腹之丹田穴,此穴本属任脉中之一穴,由于动作的引导作用,同时对足太阳膀胱经产生内气的疏导作用,这种作用全法中均有交叉互感的情况出现,这就是重叠互通之性。正因为这种“叠通”之性,功成后仅专练一式便能疏通全身,得到全法修炼的确切效果。

有关“阴柔之息”与“阴刚之气”的运作问题,是习者在练功中根据自己的实情所取何法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和理解,以利于正确运用,取得练功成效。

修炼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以及练功的目的和偏好都各有差异。年青力壮的青年和少年喜爱防身御敌的硬功夫,中老年人或体质弱者则注重于治病和修养。通经活脉功完全具备了这些功能,因此它能广为群众所喜好,且能起到实际效果,这也正是通经活脉功之魅力所在。

阴柔之息与阳刚之气在练功中重点体现在“用意不用力、用力则有意”上,阴与阳、前者与后者仅只有一个“力”的差异。阴柔之息的“用意不用力”,是用意不能太过,不用力则不是绝对的。根据习者自己的要求则可以适当地用力,但身体松静自然,动作均匀连贯,呼吸深长细匀,中和柔缓则是阴柔之息的重点;阳刚之气则在于呼气时运用力的问题,所谓“用力则有意”是用力绝对要大,在用力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支配,有意识的指导作用,但这是完全出乎自然的,而不是没有配合的不自然现象。只是呼气时的气力集中贯注,必然要有全身集中统一的表现。由于要运用气力,又要达到深长细致入腹的均匀性,如果不用力是不容易达到的,但在运动的情况下要达到这种呼吸要求,则必须运用单鼻孔呼气, 以解决双鼻孔不能完成的要求和作用, 单鼻孔呼气既能达到深细均长,又能起到气力贯达一点的作用,这就是阴与阳在呼吸上的一字之差。

阴阳两者诸种要求都是同一的,都能得到柔性的效果。由于“力”的差别,不用力是意、气、力、形的结合,前者主柔,后者主刚。柔行于内而养其身;刚主于内则外御其敌,故有“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中行经络脉”之说。

纯阳沉丹运养金钟罩、通经活脉十三部名称:
 
(一)  五气朝元、六脉沉根开功法

五气六脉开功法乃通经活脉功开门修炼的基础功夫。经脉气功能否层层坚实、节节贯通,此五气六腑之法甚为重要,习者在全法修炼中切不可对此法掉以轻心。

五气六腑实为两种练功方法,一曰:“五气朝元”,二曰:“六脉沉根”。五气者修于“黄庭”之上;六脉者炼在“黄庭”之下,故开功之法有上下之分,阴阳之别,是谓“阴阳合于一道”,皆出“太极两仪”之哲理。

所谓“黄庭”上下,正如《黄庭经讲义》中曰: 欲读“黄庭”必先知“黄庭”二字作解释。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庭乃阶前之空地,故曰“黄庭”,即表中空之气。吾人一身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枝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其生理之总机关,是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枝分界处,人生则在脐。可见五气向上为阳,修炼在人体上半身;六脉向下为阴,修炼于人体之下半身。有云五气朝元者亦归依“黄庭”;又谓六脉沉根者亦伴在“黄庭”,“黄庭”者结丹之田园也。是谓人生理之总机关,集上下为一体。

五气朝元法之五气,指心、肝、脾、肺、肾(五脏)。而人之五指均系五脏所辖,故五气朝元之法主运气手指,而触及五脏的功能改善,从而达到疏通各经络的目的。十指者,藏乎六经而居之,即“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练及手法之阴阳经,即能惠及全身受益,使气充丹田,贯达全身,具有实其腹,坚其身,锐其指之功能。

六脉沉根法之六脉,实指六对经脉的修炼,即:“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六条经脉的贯通是丹田内气的作用,然而这六条经脉内气的充足,同样也能坚利筋骨,贯通脏腑。

这上下两部的修炼,均又主宰丹田内气的充实,复又对上下起实际作用,使全身受到一次基本的气血调整,从而使上下得以沟通。其经气贯注丹田,丹田复又以气充实经络,使五气六脏相互贯通,表里内外融为一体,以集开功之大成。

          
 Demo
1.五气朝元功                   
2.六脉沉根功
 
 
(二) 通经活脉十三部

 Demo 1 | Demo 2 | Demo 3 | Demo 4 | Demo 5 | Demo 6 | Demo 7 | Demo 8

1.丹    田      2.肝    功      3.肾    功        4.脾    胃   5.心    功      6.心包络法     
7.金    泉      8.将    台      9.肺    功       10,五脉总汇     11.定 海 针      
12.天    突    13.百    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