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风余韵今安在

(2009-10-22 11:49:10) 下一个
【诗经。豳风。七月】据说是周公所作,孔子删定。【豳风】主要的诗是【七月】。诗序曰“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七月】这首诗,一方面是歌咏农民辛苦,同时也是歌頌农民的德行。农民的艰辛和德行,在周公时代至少在诗人看来是周王朝的风化之根本。这首诗诗人告诉我们要向农民学习,同时也提醒皇帝不可忘本,不可以忘记我们伟大的农民兄弟姊妹们的。也算是中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七月】兼风雅颂三义,其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自此以后,【诗经。豳风。七月】遂成为中国的政治教材,成为文坛佳话,开启田园诗人,山水画家之分野矣。
农村,乃中国人土生土长的地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如果忘本,如果不能对他生长的土地分给一点一滴的感情,则他将忘记一切。五千年中国的农业文明之社会,假如没有蕴蓄一点可贵的生命,则中国历史的存在完全是偶然。中国历朝历代做官的人,多半是农村走出来的,告老还乡是大多数人的基本规律和情感寄托,他们身上多少有点乡土气息【毛润之和介公均崇拜的曾国藩文正公尤其重视“乡土”观念】。我们敬爱的伟大的毛润之主席以“农运”起家,他老人家十二分了解农村农民的矛盾,也知道农民的美德,所以他老人家以农民的矛盾,引发农民的美德,再将农民的美德一步步转化成胜利的果实。可以说共产党的质朴,艰苦,牺牲都是从农民那里学来的,共产党就是农民的的代言人。凭借农民的浴血泪海打下江山。打下江山之后,伟大的润之主席把农村农民兄弟姊妹们视为半封建的落后对象,加以教育改革改变。自1949之后他老人家便可以更自豪高歌“江山如此多娇”的“换了人间”新气象了。。。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提醒当今的人们,特别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70,80,90,00后青少年朋友要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历史记忆;对自己的农民兄弟姊妹们美好的记忆;对华夏如诗如画之乡土风景的记忆;对伟大的【诗经。豳风。七月篇】记忆啊。
清河张曰:昔皇神武是周宣,豳风七月咏乡恋。农业文明敦静美,开启华夏五千年。常有矛屋出公卿,耕读传世是箴言。流风余韵今安在,无人赋得新诗篇。
附:【诗经。豳风。七月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 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流:向下行。火:恒星名,也称大火),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授衣: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周历一月大风触物发声(一之日:指周历一月,也即夏历十一月。觱发:双声联绵词,大风触物发声),二月凛冽。没有衣服,如何过完这一年(褐:大麻、兽毛经过粗加工编织而成的衣服。穷人所穿。卒岁:过完这一年)?三月修理耜类工具(于:动词词头。耜: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修理耜类农具),四月抬脚踩耒耜而耕田(趾:脚趾)。偕同我的妻子和孩子,送饭到那农田(同:偕同。我:诗人[农家家长]自称。妇子:妻子和孩子。馌:送饭。南亩:田埂南北向的田地,也泛指农田)。田畯(看到农民在田里劳动)非常高兴(田畯:监管农事的小官。至:极)。 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夏历三月开始暖和,黄莺鸣叫(春日:指夏历三月。载:开始。阳:暖和。有:动词语头。仓庚:鸟名,即黄莺)。年轻姑娘手持深筐,沿着那小路(行走),在这儿寻找嫩桑叶(女:指年轻姑娘。懿筐:深筐。遵:循,沿着。微行:小路。行:道路。爰:于是,在这儿。求:寻找。柔桑:嫩桑叶)。春天的昼长日落晚,采摘白蒿的人众多(迟迟:缓慢的样子。指昼长日落晚。蘩:植物名,菊科,又名白蒿。祁祁:众多的样子。指采蘩人多)。女子内心悲伤,恐怕遇到国君之子,(被公子胁迫)同归(殆:恐怕。及:遇到。公子:国君之子)。 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八月收取萑苇[发‘环伟’](萑苇:名词用作动词,指收取萑苇。)。养蚕的月份采取桑枝(蚕月:养蚕的月份,指夏历三月。条桑:采取桑枝。“条”是名词用作动词),取那斧子,去砍伐旁出过度的桑枝(斧斨:泛指斧子。斨:方孔的斧。远扬:指旁出过度的桑枝,因妨行路,故须砍去),用手拉住桑枝采摘柔嫩的桑叶(猗:通‘掎’,拉住。女桑:即柔桑)。七月伯劳鸣叫,八月开始绩麻(鵙:鸟名,又叫伯劳。 载绩:把麻的纤维织成纱线,以备织布。绩:把麻搓捻成线或绳)。又(染成)黑红色又(染成)黄色(载:副词,又。玄:黑红色。这里玄黄都用作动词,表是染成玄色黄色),我的大红色很鲜明(朱:大红色。孔:副词,很。阳:鲜明),为公子做裳。 夏历四月远志抽穗开花,五月蝉鸣叫(秀:植物抽穗开花。葽:植物名,又名远志。按,“秀葽”意即“葽秀”,下句“鸣蜩”同。蜩:蝉的别名)。八月收获庄稼,十月草木枯黄落叶(其:动词词头。下文“其同”的“其”相同。获:收获庄稼。萚:草木脱落的皮或叶。损萚:指草木枯黄落叶)。一月捕兽,取那狐和狸(于:动词词头。貉:皮毛珍贵的野兽,即狗獾。这里用作动词,泛指捕兽。狐狸:狐和狸。狐:犬科动物,即今之狐狸。狸:猫科动物,俗称野猫。这两种都是毛皮珍贵之兽),做公子的皮衣(裘:皮衣)。二月会猎(同:指会猎),开始继续围猎(缵:继续。武功:指围猎)。我私人占有小兽(言:第一人称代词,我。私:用作动词,指私人占有。豵:一岁的猪。这里泛指小兽),献大兽给统治者(豜:三岁的猪。这里泛指大兽。公:公家,指统治者)。 五月斯螽发声,六月莎鸡发声(斯螽:又叫螽斯,一种蝗类昆虫。动股:指发声。古人认为螽斯是两腿摩擦而发出鸣声的。股:大腿。莎鸡:昆虫名,即纺织娘[依闻一多说]。振羽毛:指发声。古人认为莎鸡是鼓翼发声的)。七月在田野里,八月在檐下,九月在房内,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野:在田野里。这句与下文“在宇”、“在户”都指蟋蟀。宇:屋檐。这里指檐下)。把鼠穴都找到了堵塞,用烟熏的办法[重·次轻格]把老鼠赶出杀死(穹:穷尽。指把鼠穴都找到。窒:堵塞。指把鼠穴都堵起来。熏鼠:用烟熏的办法把老鼠赶出杀死)。堵塞朝北的窗子,用泥涂抹门隙(来御寒)(向:朝北的窗。墐户:用泥涂抹门隙。周代人编荆苇为门,冬天必须涂泥方能御寒。)。可叹我的妻子和孩子(嗟:叹词。曰为改岁:算是过年了。曰:句首语气词),算是过年了(改岁:更改年岁。指过年。夏历十月当周历十二月,所以十月说改岁),进入这个房屋居住(处:居住。按,周代农忙季节时人们一般都住在野外田地上,至冬时才入室内居住) 六月吃郁李和薁(郁:果名,即郁李,又称唐棣[发‘弟’]。落叶灌木,果如李,可食。薁:一种野葡萄),七月蒸冬葵和豆叶(亨:后来写作“烹”。葵:即冬葵,蔬菜名。菽:豆,这里指豆叶)。八月打枣,十月收获稻谷(剥枣:把成熟的枣子从树上打下来。剥:通“攴”,打)。以此做冬天酝酿,经春始成的酒,以此祈求长寿(春酒:冬天酝酿,经春始成的酒。介:通“丐”,祈求。眉寿:耄寿,长寿。[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七月吃瓜,八月截断葫芦,九月拾取麻籽(断:截断,指摘下。壶:通“瓠”,葫芦。叔:拾取。苴:麻籽,可食)。采苦菜,将臭椿当柴烧,养活我们农夫(荼:苦菜。薪樗:用樗为薪。薪:柴。这里用作动词,当柴烧。樗:臭椿。食:用作使动,给……吃。这里是养活意思)。 九月夯土(在)“打谷场”,(筑:夯土使坚实。场圃:泛指打谷场。圃本是菜园。古代场圃同地,春夏种菜,秋冬打谷)十月(将)谷物输入粮仓(纳:输入粮仓。禾稼:泛指一切谷物。按,下面两句分说种类)。小米、稷[ji]、早种晚熟的谷、晚种早熟的谷,禾麻豆麦(黍:小米。稷:黍的一种,指不黏者。重:同“稑”。晚种早熟的谷)。可叹我们农夫哇!把打下的谷物集中到粮仓里,还要到统治者家中服修缮房屋的劳役(同:会合。指把打下的谷物集中到粮仓里。上:通“尚”,还要。入:指到统治者家中。执:执行。指服役。宫功:指修缮房屋的劳役。宫:房屋。功:事)。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子(尔:语气词。于动词词头。茅:茅草,这里用作动词,割取茅草。索:绳索,用作动词,搓。綯:绳子),赶忙登上屋顶(修理住房)(亟:赶忙。其:语气副词。乘屋:登上屋顶。乘:登。屋:屋顶。按,指修理住房。其始:指岁始,即春初),春初播种百谷(其始:指岁始,春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