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评:Conditions of Love:the Philosophy of Intimacy- John Armstrong

(2009-10-13 00:22:37) 下一个
我们活着有种种追求。尽管世上有人争名逐利,相信不少朋友们都会把追求生命中的真爱看作人生的中心主题。谁不希望得到爱情以及理解什么是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爱的理解。每个有正常感情的人都至少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对爱情有所体会。我们都品尝过爱情来临的狂喜,以及失恋时断肠般的悲伤。有的朋友也许正在恋爱和失恋中徘徊,在为还没有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而怅然。步入婚姻的朋友们想必也体验了新婚的快乐,然后是爱情在锅碗瓢盆中消磨殆尽,不得不靠孩子和共同实际利益,或是父母亲戚的压力,或者是迫于生存压力而维持。许多人大约体验到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幸者或许已经与曾经的爱人分手。我们哪个人不幻想“陷入情网”,尽管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持久的感情?我们谁不想把生命中最甜美,刻骨铭心的恋爱永远留住,可谁又不感慨和困惑为什么这么美好的东西如晨露般易逝?又有多少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红楼梦》中的判词说,“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写了爱情不能伸张的痛苦和不甘;钱钟书写的《围城》和玛丽莲 梦露主演的电影《七年之痒》,都涉及了婚姻和爱情间似乎不可调和的关系。在当今的生存环境下,只有庸俗和心智不开的人才会满足于生活伴侣的美貌和财富,而不追求精神的共鸣。我们中国人有从父母那里来的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技巧,教给我们如何琴瑟和谐;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忍耐,努力和牺牲,无论怎么样和为什么。但是我们实在不应当满足于对感情的懵恫感受或是从家人朋友以及通俗媒体那里听来的一星半点代代相传的经验和说教。我们应当对爱,我认为堪称人性的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理性探索。本书相当精彩和幽默,作者 John Armstrong从哲学角度引领我们探讨什么是爱情以及爱情的要素。这似乎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欠缺的。这本书可不是一本实用的爱情指南或者婚姻手册,如果有朋友希望解决夫妻或男女朋友关系问题的话,我宁可推荐一本更为实用的书籍。

第一章: 浪漫的视点

在这一章中,作者试图粉碎我们对于浪漫式的激情的迷恋和崇拜。作者写道,“在我们的视线中,爱情与幸福紧密相连;可是,我们最有可能伤害,或是被伤害的,正是我们所爱的人。”作者推崇在对爱的思考的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1774年歌德发表他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爱情本质的简单而有魅力的解答:爱是一种感受。这一观念依旧是当今爱情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是绝对需要补习的。这部小说细致而系统的描绘了恋爱的感受是什么,并第一次将此作为一部小说的唯一主题。爱是一系列特殊而强烈的感情。通过维特对夏洛特的爱情,可以总结出维特所经历的四种强烈体验:思念,喜悦,怀疑,和某种代表了一切价值的感受。这四个要素定义了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对正在阅读本书评而对歌德小说不甚了解的朋友来说,重要的是知道维特的爱情注定无法实现,因为夏洛特已经有了心上人。维特爱情发展的阻力是故事的中心。维特最终自杀:得不到夏洛特他无法活着,而夏洛特心有他属。夏洛特之不可得只是很小的原因。实际维特的爱情从未曾有成熟的机会,因为他无法与夏洛特结婚或与之生活。他甚至都不能在不令夏洛特愤怒或者难过的情况下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所以他的爱情始终处于初态。他的思念从来没得到过满足,从而也不晓得思念获得满足后可能的空虚。他想要每天见到她,几乎都要绝望,可是从来没机会知道,如果每天见到她感觉又会如何。他为两个人的脚在桌下偶然相碰而激动,可那是部分因为他们的脚按理说不该碰在一起。如果他们能够在任何时间抚摸对方,那种身体接触的强烈体验还会那么强烈么?

在浪漫爱情观中,单向和被压抑的爱是重要的因素。因为激情不能实现,从而维持在最高峰;他们不被视为失败的爱情,反而被视为完美的爱情。这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死亡,在两个人共度一晚之后来临,令他们不必维持互相之间的激情。他们不会对对方厌烦,爱情不会减退,他们也没有机会发现对方令人心烦的习惯和性格,也不必面对双方观点和趣味的差别。

浪漫主义的爱情把注意力集中在恋爱关系的启始阶段,把陷入情网作为爱的实质,宣称另一个人是自己幸福的关键。这样的爱,强烈而短暂,在它的高峰,最多维持几天到几个月。在它保持更长的特例中,都是因为不能获得所爱的对象。我们为激情所征服,当它还存在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在爱。正因如此,我们想到爱,首先会想到这种感情。这种浪漫激情是现代人性的共性,体现了浪漫主义爱情观的一个特质---除了一颗敞开的心之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感受,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能够爱;爱情,那么,只需要一个条件:激情。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每个人在爱情面前都是平等的,那么浪漫主义观点支持完全民主的爱情概念。

可我们希望爱情恒久。但是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只关注与另一个人邂逅的初始阶段。它不能告诉我们最初的爱情之花绽放之后应当如何继续。强调激情的浪漫主义扭曲了我们对于长期关系的观念。当激情消失之后,根据浪漫主义的观点, 好像爱情就消减了。以后的关系只是最初真正爱情的余焰。或者,当今后关系发生了问题的时候,似乎解决的方法是想方设法重温旧情。但是,也许长久的爱情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大不相同。坠入情网,是爱情的重要方面,但是把启始阶段提升为关系的全部恐怕有误导之嫌,对关系的未来有失公允。通过开始阶段的体验断定整个过程是不成熟的标志。真正的爱情必须是能够持久并且经受长期关系所必将带来的困难。爱的难题不是发生在激情被拒绝,或者是当一个关系在它的早期就被命运所切断的时候;反而是当我们的爱得到回报,关系发展的时候,我们的爱将受到检验。我们希望理解的是长期的关系,我们要寻找的是一个成熟的爱的概念。(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真正的爱情是
持久的热情和
能够乐意去合理的处置一些日常所遇到的问题。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很好和很诚意的见解。值得一读。
等你的下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