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气的女人是如何长成的
我从来就知道我妈是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如果我妈是个国际象棋手,她一定是参加男子比赛并拿奖的,如果她是黑社会,一定不是老大的女人,而是老大。我妈干练,清冽,冷静,清醒而隐忍,几乎具备了所有男性头脑的优点。于是我从小就莫明其妙喜欢中性化,对要”妩媚可爱”不甚敏感,却愿意走我妈那条路线。
读了我妈妈的回忆录,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知道了,妈妈和她的知青朋友们,在如花似玉的年岁上,却蓬头垢面狼狈不堪地挣扎在贫困中,挣扎在渺茫中。尤其是出身比较“黑”的女知青们,比男知青经历了更多的痛苦,也比同样出身比较“黑”的男知青经受了更多的磨难。
我似乎能看见她们怎样被生活撕裂着,而那撕裂的心灵伤口又是怎样无奈的裸露着。我也似乎想象得出她们的茫然,她们的困惑,她们的质疑,她们的反思,她们的痛楚,还有她们的绝望。当然,她们也非常的坚韧,这让我更为震撼!我也是一个女性,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处在她们那种环境中,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会像她们一样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尊严吗,会像她们一样以超人的毅力坚持下来吗?
读了我妈妈的回忆录,我豁然明白一个大气的女人是如何长成的。只是,你会愿意为此重新经历我妈经历的青春么?那样的痛楚,那样的粗粝,那样在生死线上辗转过。面对那种毫不留情的屈辱,<哈里波特>的作者, 罗琳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贫穷浪漫化。要是贫穷再加上长期饥饿和整个时代的迷茫呢?一个美丽的人格依然可以从这样的经历中体验与表达黑色幽默的浪漫。也许你寻找的阅读感觉是小资的优雅,淡淡的伤感,而这本书会给你看见小资们最不愿面对的,近乎惨烈的直白。在那种惨烈中,有一抹不能被遮盖的,坚韧而绝对优雅的色彩,那是我妈独特的个性。也许就像一粒珍珠从沙粒长成,也许就像哈里波特在拿着社会救助金的罗琳笔下诞生,那样的生活居然也走出来我妈这样的女人,但是无论如何,永远不要把那个时代浪漫化。
不知道是什么促使我一篇一篇的翻看了下去。并不是因为我妈的书我非看不可,我爸我妈从小就给我真正的西方民主和言论自由,他们把我大大小小的文章和涂鸦都收集起来研究,却不胁迫我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当然更不是因为,这本书会跟小资的生活有任何印证,如果有,就算上我妈吃过的麦麸,那不是现在减肥的热品么——高纤维,只是,那几乎是70年代一个下乡知青在春季的唯一食物。高纤维,纯高纤维,于是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能量,那还是食物么?很难说;如果再找跟小资的生活有印证的物品,也可以算上我妈自己做过的一条围巾,只是那竟然是一条白而柔软的日本化肥袋子改作的,它的中间还有两个洗不掉的汉字“尿素”。妈妈每天系围巾时,都要精心地把这两个汉字折到里边,让人们看不见。
可是又看看我那一抽屉用于不同搭配,不用颜色长度材质的围巾吧。我的时尚品位,我的小资情趣,我的丰富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在妈妈那一辈那一时的飘零绝望的对照下突然显得单薄起来。
如果还要找跟小资生活有印证的东西,那就要算上我妈甩着围巾做的水袖学唱戏剧了,那是真正的才华在贫穷至极年代的闪耀。是的,妈妈的那段生活和如今的布尔乔亚的时代,对照是如此的鲜明,尖锐到你的心上。啊,你的那颗心啊,可以为“我爱他他不爱我”的“悲剧”而悲伤,为什么看见真正生活的底层时,却屏住了呼吸呢?
不小资,则无售,然小资的真正意义却在于对生活的独立把握和永远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在于生活的目的高于生存的本能当一个人的生存需要随时被威胁的时候,却选择听取了内心良心的力量;当一个人本可以沉浸于对时代对环境甚至对人性的失望,而其所历的艰难也足够这样的去霸占一个人的内心,她选择了一个始终正直的人生,选择了对美的坚持,并追逐那没有任何粉饰的,清冽的美好;选择不被时代所塑造,却要把幽默,虽然是黑色的幽默和明亮独立的思索带给女儿和所有对她故事感兴趣的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灵魂的自由,是需要最大的人性的勇气和执着的。
我想,人群中赞赏我妈妈这种人性勇气和执着的人还是很不少的。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