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语时节

品生活, 写生活, 唠唠叨叨!
个人资料
正文

法棍, 欧包, 我的面包机引出的故事

(2011-03-03 15:56:32) 下一个

   我的面包机几个月前就不太好使了, 两个搅拌棒中的一个总是脱落, 所以常常工作到一半就变成了瘸子, 只有一边工作. 扔进去的一盆面被和得乱七八糟, 让我欲哭无泪啊. 

    老大是个勤快的好人, 喜欢鼓捣那些修修补补的事情. 家里的门把守, 水龙头等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 到他手里都能焕发新生.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旁边有个大公园, 几个人常去公园里骑车. 家里的几辆自行车都是老大收拾的.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只要有工具, 没什么事是做不了的. 果然这几年, 家里的各式工具不知不觉地就添置起来了. 我是工具白痴, 除了认识改锥钳子, 其它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对我来说都没有锅碗瓢盆好玩. 老大倒是玩得自得其乐的, 今天修修这儿, 明天改改那儿, 车库里做个架子, 菜地里搭个棚子, 很有成就感的说. 

    但就是从这个面包机开始, 老大遇到了挫折. 面包机刚出毛病的时候, 他照例对机器进行了分析, 除了批评了生产厂家的设计不合理性外, 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经过了几个回合的修整实验后, 这台面包机变成了彻底的偏瘫了. 无独有偶, 前两天家里的一盏台灯开关不灵了, 居然也是拆不开打不开的, 根本没有下手的地方. 实在令人郁闷. 

    其实细细想来, 现在的东西确实是没有以前结实了, 而且很多东西设计了就是不能修了, 或者说不能自己修的. 坏了, 换新的, 要么找厂家修, 动辙几十上百大洋. 这是繁荣经济促进消费的手段吗? 想起我老妈家用的一台洗衣机, 得快二十年了, 还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呢. 我婆婆家看的那台电视机, 还是当年托人内部找的票买的呢. 现在还有这样的事情吗? 很多年前一直很庆幸自己运气好, 买的东西都赶上了质量好的, 从来没有刚过保质期就坏了的烦恼, 以至于后来买电器从来不买附加的质量保险.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东西好像变的娇气起来的, 常常需要打电话叫维修了. 问题出得多了, 竟也习惯了. 这种情形, 是科技水平的进步呢, 还是设计水平的提高呢? 

    无论如何, 我的瘸腿面包机是没法用了. 于是我就想找不用揉的做面包方法. 偏偏看到小德同学的法棍面包就不用揉, 只用折叠法. 法棍, 欧包, 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专业人士玩儿的, 我这种专业打酱油的, 想都没想过. 但既然看到了, 又正和我意, 就试试呗! 

    我一共做了三次, 最后形成了我认为比较满意, 也比较符合一般家庭制作的方法, 记下来, 和大家分享, 也用以纪念我那光荣退休了的面包机. 

小徳的原方在此.

法棍小面包:

材料: 高粉430克, 牛奶300毫升, 干酵母3克

做法:

1, 将面粉, 干酵母和牛奶混合, 揉成团.

2, 室温(23C)下发酵, 分别在45分钟, 90分钟, 135分钟时将面团折叠一次, 折的时候尽量不要挤压面团, 以免影响起发产生的气孔. 总发酵时间三小时左右.

3, 发好的面团分割成六块, 每块折叠后轻轻整型成椭圆型, 注意不要挤压以保护气孔, 二次发酵一小时左右.

4, 发好的面包, 用快刀斜割两道, 放入铺了硅胶垫的烤盘, 入预热220C的烤箱, 同时在烤箱底部放一盆热水, 先烤十分钟. 之后将水盆取出, 继续烤10分钟.

5, 面包出炉后, 放网架晾凉. 当天吃不完要密封保存. 

这款法棍小面包比传统法棍稍加改良, 我用了牛奶代替传统的水, 酵母的用量也增加了一些, 也是为了增加些营养和风味. 但依然能保留面包的香气和口感, 还不需要太多的工具和技术, 更适合一般家庭制作.

 

                 法棍, <wbr>欧包, <wbr>我的面包机引出的故事                      法棍, <wbr>欧包, <wbr>我的面包机引出的故事                       法棍, <wbr>欧包, <wbr>我的面包机引出的故事

 

下面把我开始做的两次也写下来, 看看实验的过程. 

这就是我第一次基本照方抓药做的, 口感和外型看起来都很不错, 组织气孔稍微差点, 折叠的手法还不够完美. 但法棍面包特有的麦香和嚼头都还是有的, 还真挺令人激动的. 只是操作起来有些让我纠结的地方. 原方如下:

材料: 高粉430克, 牛奶300毫升, 干酵母1.3克

做法:

1, 将面粉, 干酵母和牛奶混合, 揉成团.

2, 室温(23C)下发酵, 分别在45分钟, 90分钟, 135分钟时将面团折叠一次, 折的时候尽量不要挤压面团, 一面影响起发产生的气孔. 总发酵时间三小时左右.

3, 发好的面团分割成两块, 分别整成柱型, 放置半小时.

4, 休息好的面团, 每块折叠后轻轻整型成椭圆型, 注意不要挤压以保护气孔, 二次发酵一小时左右.

5, 发好的面包, 用快刀斜割两道, 放入烤盘, 入预热232C的烤箱, 同时在烤箱底部放一盆热水, 先烤十分钟. 之后将水盆取出, 继续烤10分钟.

6, 面包出炉后, 放网架晾凉.

 232C的烘烤温度, 这可是个不低的温度了, 面包应该是放在石板上烤的, 我当时没有石板, 就用了普通烤盘, 所以面包底烤的焦硬. 第二天开始出门找石板, 看到的都不喜欢. 我这人买东西的毛病就是宁缺勿烂, 看不上眼的决不凑和. 导致我现在还是没有石板.

 

 

于是我就琢磨了这第二次实验的低温版法式面包.  

低温版的这款其实更像是意式的 Facaccia Buns, 面包稍显松软, 口感有韧性, 但麦香不够.

具体操作:

材料及步骤1-3同上.

4, 柱型面包坯分成三块, 分别折叠一下成小椭圆, 排入烤盘进行二次发酵(约40分钟)

5, 用快刀在小面包上割斜道, 撒一点香料碎, 入预热180C烤箱, 前十分钟依然需蒸气, 共烤20分钟.

6, 出炉的面包放网架晾凉. 

 这样烤的面包从外形就可看出, 烘烤程度差一些, 面包的麦香气稍欠, 但因为我加了些意式香草, 倒是弥补了些口味上的欠缺. 看来高温烘烤还是很重要的.

  

第三次的实验, 烘烤温度用了220C, 用我现有的硅胶垫代替石板, 面包也做成了小的椭圆, 更方便整型, 面包底也不会烤硬了. 就有了前面的那个法棍小面包的成熟配方了.


欢迎围观我的新浪博客(多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a2eb40100pbtj.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