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槟郎诗歌《端午的燕子矶》
09经转本 徐莹
时光,总是如青骢过隙般从我们的指尖悄悄溜走。弹指间,我来到金陵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已经有三年了。三年,一千多个日子早已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在我还没来得及转身回首的时刻。真后悔,就那样白白地错过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
要不是槟郎老师,也许我永远都不知道燕子矶竟是南京的名胜古迹之一。所谓燕子矶,乃其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传说黄昏时分,夕霞满天,江流滚滚,印照赤壁,从而呈现出“燕矶夕照”的美景。幸好,我还有机会一睹其风采,否则定是要抱憾终身的。
《端午的燕子矶》诗中,槟郎老师在端午佳节游览燕子矶,并用比喻的手法将其比作一个被扔进长江里“大粽子”,经历的数千年的风霜侵蚀仍风姿绰约,傲然挺立。正如它所见证的那些伟大诗魂一样,并不因时光的消磨而黯然,只会成为千古佳话,流芳百世;接受历代文人骚客,英雄名流的钦慕、感叹。关于燕子矶,文献还有许多记载:1300年前,官场失意的李白曾顺江而下,被燕子矶的山色吸引后登临矶顶,以石为樽,江水为酒,把酒问天,结果吞江醉石,为燕子矶留下了一个“酒樽石”。明代焦竑曰:“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抗清名将史可法也有诗曰“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诗中第二段描述了老师和游伴,一位英语系女学生石头君,一起从江宁大学城坐地铁、乘公交来到燕子矶的种种复杂繁琐过程,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发问。说燕子矶像燕子的必定是善于观察物候的农夫,说它像秤砣可称江山的,必定是当世枭雄,而老师却独独说他是粽子,必是受端午佳节的影响,想起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才会有此一说。可见,诗人的情感总是那么的丰富,诗人的情怀总是那么的浪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通过燕子矶想到自己离开故乡来到南京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啊,老师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用在了教书育人上,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怎能不令人动容!欲把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国际风云变化莫测的年代,老师只能把自己的一腔抱负付诸燕子矶和东流的扬子江逝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向先人一诉衷肠。
第五段引用历史上的四个例子,见证了燕子矶历史的沧桑和民族的多难。第一,明太祖朱元璋南下集庆时,从燕子矶登陆的故事。传说观音阁旁悬壁上,原有铁索穿石而挂,是军师刘伯温系舟之处。观音阁旁的平台,传为皇后马娘娘的梳妆台遗址。
第二,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三次登燕子矶。公元1751年暮春,当首次来游燕子矶时,即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陶醉,乘兴作了一首七绝:“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中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并亲笔御书“燕子矶”三个楷书大字,地方官府制成巨型御牌,造亭一座,屹立在燕子矶山峰这巅。
第三,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沿江一路烧杀,攻南京时首先在燕子矶登陆,入观音门,去迈皋桥,占天堡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第四,1937年12月间,侵华日军在此地的江滩集体屠杀50000名以上中国人,传闻“所有的尸体,或漂浮江面,水为之赤;或堆积沙滩,雨淋日晒。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此处积尸,还无人过问,臭恶气味,远闻数里之外。”
第六段,老师行吟在山峦叠翠之间,看着母亲河奔流不息,江上巨轮来来往往,看到对岸的八卦洲,一时感慨万千。
第七段,专门写让石头君帮忙在陶行知的劝诫碑前留影,以及对苦难与死亡的反思。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学校的创校老校长。看着陶先生手书的“想一想,死不得”的碑文,想到他那些春风化雨,暖人心脾的励志故事,悲观的诗人也精神一振。这是当年在燕子矶乡晓庄村办学期间,听说经常有失意人来矶头跳崖,陶校长十分婉惜,于是便带着学生在此竖了劝诫碑。正是这块石碑的文字,多年来激励着老师,这些年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坚强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对一切苦难。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写槟郎老师看到基督教徒在长江中施洗全身浸水礼产生的心灵震撼,这是中西文明的神奇结合,这是对母亲河的最特别的感恩啊;也写老师在离开之际依依不舍之情,直教人潸然泪下。
槟郎老师的《端午的燕子矶》,全诗八节,每节六句,形式整饬,氤氲和谐,语言朴素而有韵味。全诗意境开阔,联想丰富,比喻多而新奇。作为槟郎老师全校公选课“新诗赏析”的学生,认识槟郎老师,读到他的诗作,非常荣幸!
201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