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画理: 构图

(2013-06-04 18:41:04) 下一个
A portrait is ..., in which the face and its expression is predominant.





The intent is to display the likeness, personality, and even the mood of the person.



山水画画理: 构图


 



所有有关构图的理论,皆可以气韵二字统而领之。画面如果缺乏以气贯注的和谐与完整,那么这个万象纷呈的画面就会先得支离破碎,就会影响气效应。




陈玉圃 山水画陈玉圃 山水画




又如画中景物及线条忌对称,十字,米字形交叉,或并列平行等,其中道理也是因为这些形状太平稳,均衡,缺乏不平衡感,因而难以引发气机律动的视觉印象。但如果变对称为不对称,变十字,米字形交叉以斜势或女字形,变并列平行为参差交错,则可因其中形式的不平衡态势,而使原本太多的秩序感中增加了反秩序感的变化,于是便形成了有秩序的律动,也就是气韵生动,而构图学中的所谓“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奥秘也在乎此。


  又比如:画中主体最忌居画面正中间,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用上述的思路去研究,便可以明白原来正中这个位置何时字形交叉的交叉点一样使画面切割均等,因而缺乏对比变化而影响了气机的运动态势。因此,画之主体一般都摆在中间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和偏左,偏右的部位。而正中间乃构图死地,绝不可为。顺便说一句,孔子所主张的“中庸之道”的中切不可理解为中心,或者正中的中,应该是适中的中,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就像是秤枰上的提系一样,从理论上讲,中是不存在的,只是因为有了阴阳,有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对立,才在比较中显现了中的存在。所以,对比双方的位置,分量的消长进退,而中则亦在相应的变换移位,这个适中的中才是协调运动双方最为积极的因素。因为如果离开了它,则阴阳失调,天地易位,万物生生之妙也就不存在了。画同此理,聪明举一可以反三。


  其他如宾主,虚实,刚柔,强弱,大小,轻重,动静,冷暖等等诸多对比关系其表面看来形式也许不尽相同,但如果从理上分析,都无非是阴阳二气相反相成的基本规律的体现,都本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原则,相互摩荡,制约,进退,消长,就像我们量物的秤,不管所量物和秤砣之间的大小有多悬殊,只有重心偏移适当位置,或经过双方位置适当的调整安排,便可以取得画面气机律动的和谐与平衡。


  总之,所有有关构图的理论,皆可以气韵二字统而领之。画面如果缺乏以气贯注的和谐与完整,那么这个万象纷呈的画面就会先得支离破碎,就会影响气效应。因此,必需协调上述诸多对比关系,使之有回环,有呼应,有关联,有揖拱,不惟求其开,终必使之合,不惟造其险,终当令其稳,不惟求其奇,终须归乎正也。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了整体和统一而忽略了其间的诸多对立,变化的因素,画面就会显得单调和乏味。这就因此影响了画面气机运行的节奏感,伤了韵。所以不惟求其刚,必当济以柔,不惟求其动,必当参以静,使刚柔相济,动静相依,黑白相间,冷暖相成……尤其在于掌握统一和对比关系间的分寸感,使不过,无不及,则绘画形式构成之秘庶几可窥而得之。


 作者:陈玉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