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48. 恩恩怨怨姐弟恋

(2010-03-06 04:41:06) 下一个

在中外影视明星中,陷入姐弟恋的伴侣们,不乏其人。几年前,被炒得纷纷扬扬的“锋菲恋”,让咱老百姓觉得,“姐弟恋” 不是地球上什么罕见的事儿。不过,话说回来,名人归名人,咱普通老百姓玩姐弟恋的好像不是很多吧。

 

否也。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还真见识过一件挺开眼界的事。这场恋情何止是姐弟恋,男女主人居然相差12岁呢!因为姐姐是弟弟的老板,周围的同学们和我一样,心里难免会嘀咕着,年龄相差这么悬殊的姐弟恋,是源于真爱呢,还是在逢场作戏?

 

这个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分别为阿新和阿倩。

 

阿倩来自台湾。她,大眼睛,浓眉毛,乍一看,阿倩竟有些林青霞的风骨。阿倩一家人,在台湾小有资产。八十年代中期,阿倩来到美国以后,她和她的姐妹们,都在做着中餐馆的生意。那时候的阿倩,年轻漂亮,活泼开朗。她移民来美国以前,就爱上了一位在台湾工作的大学教授。

 

可能是因为阿倩的性格太倔强吧,和教授相恋几年,她始终没能得到一个永久的承诺。相反,教授却和另外的一位淑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于是,失意的阿倩移民到了美国,她想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事有凑巧,不久,这位教授也有了一个来美国进修的机会。昔日情人在异国相见,两人情不自禁,一番云雨缠绵。。九个月过后,阿倩产下了一个男婴,成了一位单身母亲。

 

孩子出生后,阿倩和儿子留在了美国,而他的那位男朋友则继续在台湾过着他有家有口的日子。他们两人一直相安无事。平日,在餐馆,阿倩是位精明能干,前呼后拥的女老板。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阿倩则成了寂寞孤独的女人。

 

阿倩,一直在等待着爱的出现。

 

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在阿倩的餐馆里,一位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阿新前来找工作。阿新,来自南方某沿海城市。看上去,他性格稳重,长相端正,言行举止和影星孙红雷有几分神似。

 

据说,出国以前,阿新曾在某部队服过役。复员以后,他在社会上又混了几年。有一年,阿新在当地吃了官司。他具体犯的什么罪,在美国,大家没人感兴趣,也没有人会问起。


我们大家能看到的,是一位手艺精湛的大厨阿新。他是一位被老板阿倩十分赏识的员工。

 

也许是日久生情,也许是阿倩太寂寞,太孤独,太渴望有人相伴了。不知不觉中,阿倩对阿新有了来电的感觉。他们两人,有些像“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阿春和王起明。可是,这不是影视中虚构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

 

可谁能相信,阿倩比阿新整整年长12岁!

 

从外表上看,不管阿倩如何浓妆淡抹,人们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到两人的年龄差距。从性情上讲,来到美国以前,他们两人各自的生活背景和环境也大不相同。恐怕许多人都不会理解,他们两人真的会相恋?会生儿育女?他们之间的一切,是真爱还是逢场作戏?

 

作为旁观者,恐怕无人能知晓。

 

可是,在美国,只要你有胆量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With Go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是的,在这个国度,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而且,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每天早晨,大家会看到,阿倩和阿新一起高高兴兴地来上班。午夜时分,餐馆打烊时,他们两人又会相依相偎地一同踏着月光归去。他们不仅同居了,阿倩还生下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小新。

 

从小新落地的那一刻起,阿倩便成了没有婚姻名分的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有时候想想,阿倩这种敢做敢为敢承担的劲头,还真挺让人服气的。

在忙忙碌碌的平淡日子中,阿新和阿倩带着小新,在一起生活了几年。

 

其间,我和老公经常到阿倩的餐馆解馋。一来二去之中,我们和阿倩及阿新越来越熟。我们不仅常在餐间和他们聊天,阿倩还请我们去过几次她家,看中文节目,打牌,吃饭。

 

日子过得好快,转眼间,我们要毕业了。毕业离校前,我们一家人在阿倩的餐馆,最后享用了一次台湾风味的晚餐。那天,阿新还特意为我们用一块普通的萝卜,精心雕刻了一枚含苞欲放的玫瑰,用以表达他对我们的祝福。

 

毕业N年后的一年夏天,我们从加拿大旅游回来的路上,特意到我们曾经求学的小城看了看。本以为,只要到那个餐馆,我们一定会见到阿倩和阿新。

 

不巧,那天,阿倩临时有事,她不在。当我们提起阿新时,从餐馆员工们遮遮掩掩的托辞中,我们终于听明白了,他已经离开了阿倩。他们的儿子,现在由阿倩一人抚养。

 

这相差12岁的姐弟恋情,就这样结束了?

 

也许,爱已成往事,但亲情是无法一笔勾销的。我想,孩子还会是联系阿倩和阿新的一条纽带。

 

如今,我们已经不知道,阿新现居何方,他过得好不好?我们也不清楚,阿倩是否还是忙碌依旧?做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是否很辛苦?

 

人这一生,会和许多人相识相知,然后便是悄无声息的擦肩而过。阿倩和阿新于我们一家人,便是如此。

 

现在,每当我们回忆起留学岁月时,总会想起阿倩和阿新,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记忆。不相见,不等于不相闻问;不相闻问,也不等于会遗忘。

 

最近,在和阿倩久未联络的多年之后,几天前,我在电话里,又听到了她简洁干练的声音。

 

于是,那年的记忆又滚滚而来。

 

 

9-7-0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