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开始着手对户口制度进行改革 ZT
(2010-02-21 18:56:36)
下一个
中国户籍制度是上世纪遗留品。每个人都必须有户口,否则在中国社会入托、读书、就业、结婚样样都成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只呆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这种户籍制度也不会遇到什么困难。但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谋生机会。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所限,这些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在城市无法享受到优惠的健康医疗服务,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就学也成问题。呼吁彻底改革户籍制度的声浪越来越高。但是对这一制度动大手术又谈何容易。
简单来说,中国的户籍制度建立在不公正的基础之上,而且早就不合时宜了。在中国,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居住地上户口,有了户口才能享受医疗、义务教育等一系列社会服务。特别是想获得大城市的户口就尤为困难。比如说在北京,通常只有国有企业才有机会给自己的雇员上一个北京户口。
现如今超过1亿中国人早就已经离开了原有的居住地,选择在其它地区生活。这些人当中以没有特殊技能的农民工为主。在城市寻求生计的农民工只能获得暂住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份有关中国的报告中指出,造成中国社会社会福利制度剪刀差越来越大的原因就是现有的户籍制度。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者王飞凌表示,经合组织的看法不无道理。他说,户籍制度导致中国形成两极社会。
[/img]
但是对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户籍制度有助于有关机构控制管理从农村涌入城市的劳动力。如果户籍制度取消了,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中国人将可以不受约束自由地在乡村与城市间流动。而城市将无法再继续承担现有的社会福利。相对于印度、巴西等其他新兴工业国家,在中国的城市很少能看到贫民区。德国科隆大学现代中国问题研究学者沙平(Thomas Scharping)表示,如果取消现有的户籍制度,这一切不久就会改变:
"比如说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或者其他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有着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而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有两面性:如果劳动者可以在居住地和工作的地点自由选择,那么这对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反过来看,这也必将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
即便是在中国国内,现行的户籍制度也被看作是不平等的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户籍管理相对有所松动,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今年2月出版的一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政治学者王飞凌表示,这种所谓"在城市里购了房的人可以获得该市户口"的战略并不是什么新思路。他说,差不多在所有城市,有钱人都可以花重金购买当地户口,不管是通过买房的形式还是其它投资方式。但是社会问题却不会以此得到解决,相反只能更加激化。
"周永康的建议首先是帮助了那些富裕阶层,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少数阶层。这只能引发新的问题,就是将本来就已经十分贫困的农村地区的资本都流向城市。人们把金钱投向本来就已经很富裕的城市。"
王飞凌也不赞成取消户籍制度。而且从政治层面上也不可操作。因为对于很具吸引力的城市来说根本没有理由去修改现有制度。城市居民也不愿意放弃目前他们仍享受的特权。王飞凌提出另外一种建议:
"最理想的道路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不是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努力加强提高这些遭受歧视群体的地位。换句话说,就是给与农民或者偏远地区居民自我组织的机会。比如说,让他们拥有土地私有权。这样他们就没必要去大城市了。"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今后将是怎样一番情况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努力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将是中国政府未来几十年的核心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