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京城的六碗面

(2010-01-22 04:28:03) 下一个

自从伯父伯母去世之后,我和堂兄的交往比以前更加紧密了。堂兄是伯父的独子,而我又是堂兄在美国唯一的同姓亲戚。一定是由于同族的血缘关系,才让我们在异国漂泊的旅途中,常常对视着,互相惦记着。

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和堂兄经常靠电子邮件联系着。偶尔,他会来我的博客看看,我也经常访问他的网络蜗居。有一天,堂兄试探性地问我,你可否写写你父母的故事?

用文字怀念父母,虽然如隔靴搔痒般地无奈,但恐怕唯有如此,我才能心有所依。父母在世时,不懂事的我,曾经做过很多令父母伤心的事。在一次次地自责中,我甚至绝望地想过,假如我当年能多多顺从父母,也许二老如今仍然健在。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为人之母后,我终于明白,顺从父母,就是孝敬父母。让父亲操心,就是折他们的寿啊。读了我要写的这个故事之后,你就会知道,当年的我,是多么的不孝。

1977年的11月,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大姐,被我们当地电业局的一辆卡车不幸撞倒。感谢上帝,大难逃生的姐姐除了右手受伤,她身体的其他部分几乎丝毫无损。为了彻底医治姐姐的右手,时隔一年多的1979年春天,我和父亲陪着姐姐去北京看病。

第一次去北京,令我既紧张又兴奋。北京是首都,而我来自东北小城。与我同龄的北京孩子们,他们一定比我见多识广。初来乍到,我两眼发懵。每日外出,我跟在父亲和姐姐的身后亦步亦趋,生怕自己遗失在北京城。

那年的北京之春,至今留给我的印象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满大街的海军蓝和橄榄绿,仿佛呈现着全城皆兵的光景。为了就诊方便,当时我和父亲还有姐姐住在闹市区的崇文门旅馆。每天,我们在旅馆和医院之间不知疲倦地往返着。外地人到北京看病的艰辛,一定是几十年不变。对此我略去不谈。

有一天中午,我们在旅馆附近的一家地下餐厅就餐时,我成了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那天,父亲买了六碗热腾腾的面条让大家食用。平均分配,一共三人,一人两碗,不多不少。

七十年代末的东北,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东北的面包像锅盖,东北的面条像竹筷”。一看到北京的面条,我立刻来了不满的情绪。我虽生长在东北,但我基本不爱吃面食。稀粥米饭才是我的最爱。管它北京的面条像竹筷还是像头发呢,我就是不爱那口儿。

“听话,吃吧”,父亲耐心地说,“出门在外,能吃饱就不错了”

“我不吃,我不爱吃。”不管父亲说什么,我固执地拒绝着父亲的建议。

上面的对话,在我和父亲之间进行了多次。最后的结果,我面前的那两碗面一直纹丝不动。

 “唉,不懂事的孩子呀”,父亲无奈地叹口气,“咱来趟北京多不容易啊”。

父亲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依然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的固执和不懂事,就在于此。多年以后,当我的孩子如我当年一样拒绝我烹制的食物时,我才终于明白,当时的父亲该是多么的失望啊。

七十年代末,东北的经济尚未好转。很多人家还在吃玉米高粱米等粗粮。当时北京城的这几碗面,应该算得上是东北的上乘细粮了。可以想象,无论如何,一向勤俭节约的父亲是舍不得把它们浪费掉的。于是,彻底消灭这六碗面,就成了父亲和我姐姐的功课。

那天盛面条的碗虽不大,但让父亲和姐姐一人吃掉三碗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许你会问,既然吃不完,你们打包带走不就得了。今天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当时在那个餐厅里肯定行不通。否则,父亲就不会那么折磨自己的胃了。为了不浪费粮食,只有把面条放到肚子里,才是让父亲感到最踏实的事儿。

这六碗面,当年成了父亲和姐姐的负担。于我,这六碗面却像六块石头一样,一直压在我心间。假如时光可以倒转,别说是六碗面,哪怕是六碗石头,我都要高高兴兴地把它吃完。

我在北京当北漂还有每次回国时,我总是试图找到那家地下餐厅。可惜,北京除了天安门没变,几乎到处都在变。那家不起眼的餐厅,估计早就淹没于高楼大厦之中了。

找不到这六碗面的诞生地,就无法让我赎罪般的心情有所归宿。这六碗面,最终成了一段家史,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传说。无论如何,今天我的孩子们也不会理解,为了不起眼儿的这几碗面,姥爷为什么非要和自己的胃过不去。

1/22/10  12:09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像个男孩子的性格。
初夏的宝贝妈 回复 悄悄话 别内疚了,这点事你父亲不会怪你的。
StillH2ORunDeep 回复 悄悄话 -我才终于明白,当时的父亲该是多么的失望啊。-
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让父母失望的时候,做了父母才理解什么是“不懂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