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有个“金”学位

(2009-12-05 18:43:10) 下一个

昨天,一位名为“自游”的网友,在我的拙文“美国华人,改行何时了”下写了这样的留言:让我吃惊的是美国允许在外国读完医学院的人考行医执照,(这)多少也是老美的包容之处。

这位网友的吃惊,让我也吃惊了一下。看来这个几乎举世皆知的消息,并未被国内同胞完全知晓。

今天,我又收到另外一位国内网友的来信,她说她喜欢医学,她想来美国改行学医。她问我,这样可行吗?

我是学医出身的,平时我对国内医学院的毕业生尤其关注。医生被病人家属暴打的新闻,医学生的苦乐不安,时常令我有一种置身于其中之感。看到上面这些网友的留言和询问之后,某种责任感不禁油然而生,这让我不禁动笔非写几句不可。希望我提供的信息能为国内的医学同行们加油助威,或许我能为你们的就业选择和未来生活提供一些参考。

众所周知,如今国内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留学大军的滚滚人流又是绝对的势不可挡。在这“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年代,选一个好专业,守住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最简单的现实就是,假如男人没工作没钞票,房子和老婆你想都不用想。金钱和幸福直接挂钩,这够残酷的吧。

国内普通医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难,我确有所闻。我有位远房亲戚,八十后美女,辽宁某医学院毕业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年冰雪聪明的她,居然在毕业后成了待业青年。为了生计,本来应该救死扶伤的她,不得不到当地电视台打工。

对于这种就业尴尬,我的最直接看法是,医学市场的供需矛盾,才造成了某些医学生的就业难。当然,有后门开路的毕业生,找工作时肯定不用发愁。而那些低层家庭的孩子,如果没有咸鱼翻身的本事,估计找工作真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该怎么办?

假如你的父母帮不了你,假如你是国内任何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假如你有克服英文障碍的决心,你是否考虑过来美国行医呢?你根本不需到美国医学院留学,只要你能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你就有了在美国行医的可能。更具体点儿说,不管你用何种方式,只要你能入境美国并拥有合法身份,你手中的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就有可能成为你在美国生活的金饭碗。当年很多来美国探亲的医学生太太们,就是这样走上行医之路的。

假如你现在不是临床医学学生,但你又想来美国行医,那该怎么办?假如你的信心足够大,你索性在国内医学院先读个临床医学学位,然后再考虑出国。这个建议出自如下原因。我有一位朋友,美国生物博士毕业后不久,就进了美国医学院。四年读下来,举债累累,令他苦不堪言。既然美国承认中国的医学学位,尚未走出国门的你,何必曲线救国在美国花高价买罪受呢?

和其它工薪领域相比,美国医生的收入确实不错,我说的“金学位”之称便源于此。基于此因,一些美国华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美国从事医学职业。近年来,有些海外家长开始留意国内的医学院。笔者本人今年回国时,也走访过家乡的医学院。

连海外孩子都有回国读医学院的念头,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简而言之,就是为了省时省钱。

不知你是否了解,中美两国医学院的录取渠道大不一样。在中国,高中生毕业后直接进医学院,五年后毕业就可以当医生了。在美国,你非得先读完大学本科四年后,再重新考进医学院,再苦读四年才行。

咱来做个算术吧。拿个医学学位,中国要五年,美国要八年,而美国学费又极其昂贵。所以,无论是从求学时间还是从学费上看,先在中国读医学院,然后再在美国行医,绝对是大赚特赚。我的这些信息,并不是鼓励海外孩子一定要回中国读医学院,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来强调一下国内的这个金学位为何宝贵。

美国有很多华人行医,也有很多曾经的国内医生在做其它工作。医者无论做那种选择,都是海外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权利。这选择,也许有辛酸苦涩,也许有无可奈何。这选择,取决于多方因素,绝对不可一概而论。当年在国内拿手术刀的,如今在美国中餐馆耍菜刀,绝不是谁能胡编乱造的。我的一位网友,就是其中之一人。

笔者的老公现在美国做医生,他的每一步艰辛我都清清楚楚。我觉得,在行医美国的过程中,信心和坚持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假如你凡事喜欢随大流,是否在美国行医,你需要慎重考虑。

我换个角度,再简单说说医学专业与国内高中生的关系。即便高中生在高考录取时进不了国内的名校,那也不是世界的尽头。假如你能被国内任何一家医学院录取,并能得到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如果你有点石成金的自信,你手中这个毫不起眼的学位,就有可能变成美国的金饭碗。

问题是,在美国,中国医学院提供的这个金饭碗,并不是人人都想端,并不是人人都能端得起来。假如由于种种原因,你和这个金饭碗确实无缘,那就随遇而安吧。假如你有一份不甘,那就勇敢地试试看。只要你努力,在美国行医并没有登天那么难。

我上大学时,我的生化老师告诫过我们,天才不要被自己埋没。今天偶读冰心散文“五月一日”,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实实在在的才能,唯有自己可以知道,他的前途也只有自己可以隐约测定。自己知道了,试验了,有功效了,有希望了---接着只有三个字:向前走!

担心过多会让你踌躇不前。趁着年轻,你不妨试试吧。

本文中心思想:东方不亮西方亮,不是名校也能亮。

12/5/09  11:11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