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本书颠覆了我的职业梦

(2009-11-15 19:59:54) 下一个
我一直认为,对文字的喜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对那些喜欢写字的人来说,假如你让他禁字数日,这人肯定会像犯毒瘾一样难受。

大学毕业那年,在报考研究生选专业时,我差点儿和文字专业结缘。当时,我准备报考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医学情报专业。虽然我对这个专业了解的并不多,但报考这个专业至少可以满足我的几大愿望:进京,当兵,摆弄文字。可惜,当我家的一位长辈把我带到军科院的亲戚面前时,我被立马泼了几大桶冷水:做临床多好啊,搞什么文字?就这样,我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上,走了另外一条更艰难的路。

全职回家后,虽然我每天需要为生活忙碌和颠簸,但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我可以在照顾好家庭以后,心安理得地写几个字消遣。我发现,我怎么越写越爱写呢。莫非也属于喜爱文字之人?

据我寡闻,弃医从文者并不在少数。比如,当今走红的作家毕淑敏和余华,都有过行医的经历。翻译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钱春绮老师,也是我们学医出身的。同行人在文字领域能有所造就,对我们这些喜欢文字的医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不过,喜欢归喜欢,要是真的有意从事文字工作并把它当作一个职业,就不一定那么简单了。钱钟书老先生早就教育过我们,有些人把写作的欲望误认为写作的天才如果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是,我们都是凡人,都没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本领,谁知道写作的天赋和写作的冲动到底离多远呢?

在虹影的"那年纽约咖啡红"的序言里,为美女作家做序的赵先生指出,在海外作家中,只有三人能以写作为生:高行健,虹影,严歌苓。我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夸张,但至少可以点出海外作家或写手们不可回避的难堪:离开了母语,在异国文化中游离,从事写作是件很尴尬很孤独的选择。

我自知,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作家的水准。虹影说过一句很精彩很实在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写小说只需要一张纸和一只笔。所以西方人一读到哈里波特,人人就想这是一个捐钱的好路子,但成功的只有一人。天堂再大,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

既然如此,难道喜欢文字的人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我曾经傻傻地想,如果能把我学过的英文和中文结合起来,我不就可以做些翻译工作了吗?这样,既能满足我喜欢摆弄文字的嗜好,又能在家里照顾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不管别人建议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一直在慢慢寻找这样的机会。

可是,这两天我刚刚读过的一本书,似乎颠覆了我的这个职业梦。此书的名字是:一本书和一个世界------翻译家笔谈世界文学名著到中国。这本书,是我在我们这里的公共图书馆无意中找到的。曾经阅读过世界名著的朋友们,我建议你们一定读读这本书。回首当年,当我们轻轻松松地用母语和外国文学大师面对面直视的时候,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翻译家们,用他们的心血,向我们奉献了这一部部的世界宝典。

在这本书中,多位翻译家们都提到了他们在措辞选字时的如醉如痴和深夜无法入眠时的辗转反侧,更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翻译家付出的大量心血和那些不成比例的微薄译稿费。为了忠实原著而不得不画地为牢的无奈,更让一些人提出了“翻译比创作还难”的慨叹。

如今,我仍在这个领域的门外徘徊,正在考虑是否应该进去看看。这本书,似乎及时地颠覆了我的翻译梦。孤独的斗室,微薄的报酬,这真的是翻译工作者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吗?

我很想知道,美国有那么多和教育相关的书籍,是否需要有人把这些教育理念及时传送到国内作为教育同行们参考?心灵鸡汤类的大众书籍,是否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文学名著的重译,真的很有必要吗?什么样的英文小说值得翻译呢?谁知道答案,快请尽快告诉我吧。


6/9/08 9:49P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