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温馨有趣祖孙情

(2016-02-12 04:06:57) 下一个

人类感情中最夹缠不清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最温馨有趣的是祖孙情。由于国内一胎化的影响,现在形成“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在观赏”的常态,更让人对祖孙关系平添一层品咂玩味之心。

含饴弄孙是多数人认可的老年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隔辈亲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表现方式。

然而,在人类的普遍情感上,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存在一些差异。祖孙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些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尽相同的特殊含义。

 

先秦时期,有一种说法,为了维护父子感情,不致因矛盾冲突关系破裂,所以父不教子,要“易子而教”。孔子的学生也证实了老师与儿子保持着一定距离,并没有因父子关系而私心教授更多学问。但是对孙子却没有这种顾忌,反而有“君子抱孙不抱子”的规定,让后世的儿子们嫉妒得把“孙子”当做了骂人的词(始作俑者,估计洪武皇帝死后夺权驱侄的燕王朱棣脱不了嫌疑。现在随着影视传播,大有从北京向全国发展的趋势,王朔、冯小刚口中的“你丫真他妈孙子”,几成男女笑谑怒骂通用语)。

“君子抱孙不抱子”是流传自远古的古礼之一,保存在《礼记·曲礼》中。自汉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其来源与意义作了大量探讨和解释,基本上已经弄清楚了。

君子抱孙不抱子的说法,源自古代的祭礼。古代中国最重视祖先崇拜,年年定时(诞、冥日与年节)定点(宗庙、家庙)合族祭祀。祭祀时,不但要有祭拜的木主牌位,还要有人作为祖先的神像化身(如同后世的画像和照片)接受族人晚辈的祭拜。代表人通常是受祭者的孙子,儿子不能充当。这种充当受祭者神像的角色,叫做“尸”。如果孙子幼小,不能站着(夏代的标准姿势),或不能坐着(商周的标准姿势),就可以让人抱着来执行“尸”的职能。

为什么儿子不行,一定要孙子来当呢?,这又牵扯到古代的昭穆制。按照昭穆制,始祖以下分为两大组,一为昭,一为穆。爷爷和孙子同组,儿子则属另外一组。如父亲为昭,儿子便属穆,孙子又属昭。这种排列体现在祭祀、合食、丧葬等活动中,其作用是区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避免混乱。然而传统解释问题太多,比如为什么特别强调要区分父子?若论远近、亲疏,爷孙跟父子比,毕竟差一点吧。说来话长,还是少啰嗦吧。

有学者认为,昭穆制来源于更古的婚姻制度,父子分属不同的婚姻组,具有不同的婚姻对象范围,而爷孙的婚姻对象则来自同一个姻亲集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当时人口稀少交往范围狭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轻近亲繁殖的弊病。

为了不让读者昏昏欲睡,或厌倦弃读,这还只是极粗疏地择要简述,已经展露了繁复的内容,由此不难想见为什么古代需要专门的人才(祭司、儒者)经过专门学习才能行礼如仪,不致错乱。孔子老人家长年累月整理传授这种枯燥学问,真令人同情。

经过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习惯,爷孙之间在血缘关系之上,生出了胜于父子的亲密感情,便不难理解了。

陕北流行的家族墓地,几代聚葬(以三代常见),一般以梅花状排列。所谓“父托子肩怀抱孙”,即子坟位于父坟的两侧下方,孙坟位于祖坟的中下方。从墓葬排列,就可以看出,一个家族有多少儿子,多少孙子。民间说体现了传宗接代的观念,子辈是“传”的一代,孙辈为“接”的一代。实际上这也是古代“抱孙不抱子”的变相表现。

 

在古代,孙子的名,往往由爷爷所命,而且在贵族中,还流行“以王父字为氏”的习惯,即以爷爷的字作为孙子的“氏”(男子称氏不称姓,后来氏演变成宗族分支的姓)。

爷孙的亲密关系在古礼中还表现在相见时,所行之礼如同父子相见,但没有父子相见中板着脸训诫的内容,只有慈,没有严,爷爷的面目越发容易让人亲近了。父母责罚,孩子想到的第一保护人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足显关系的特殊性。

 

汉代以后,一些学者已经不太明白古礼的来源,依照当时改变了的习惯,解释古礼并非是不同等级的通则。如上层贵族社会祭祀时就不是以孙为“尸”,天子以同姓卿为尸,诸侯以同姓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才以孙为尸。照此看来天子诸侯家庭的亲情也和其他人不同,会格外淡薄些(周人几百年只有古公亶父喜爱孙子,有意让他接班,不惜迫走了老大老二两个儿子的记载)。由此或许也能理解革命家毛泽东有别于常人的举动,虽然按照老例,给孙子取了名,可是不但不抱,连看一眼都没兴趣,害得孙子深深遗憾少了一条吹牛的资本。也许他老人家远见卓识,早知王孙当不得“尸”,还是瞻仰天安门上的照片吧。

 

大多数人不能免俗,抱孙子仍是大妈大爷们在有生之年最迫切的愿望,把亲亲的肉疙蛋抱在怀里,浑身酥软,真是醉了!满脸褶子舒展,眼神雾化,怎么看都是明珠拱璧,别人说不得,碰不得,谁动跟谁急。和孙子在一起,精神抖擞,病痛远离;才跟孙子分开,便百病缠身,吃嘛嘛不香。而孙子一看见爷爷奶奶,立马不会正常走路吃饭,声调变得更嗲,连说都不会话了。爷爷奶奶还特别吃这套,中招投降当牛做马一点不含糊,而且还贱嗖嗖乐得屁颠屁颠的。

在国人的眼中,儿女是父母福气的材料(鲁迅语),就像装修房屋,对其品质要求,自然严苛些。孙辈则是爷奶的玩艺,要不怎么说“弄”呢,玩艺是金玉是木石都不打紧,只要可玩好玩就行(只有突出长房长孙或嫡孙地位时,才有严肃的宗法血统意义)。

 

父母心可怜,是因为不时膨胀主宰欲望而带点可恶;爷奶心呢?则因为总是泛滥温柔多情而带点可笑。忙活了一阵,最后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