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台静农在给鲁迅的信中,转达了刘半农关于瑞典人斯文·赫定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意思。
鲁迅在复信中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全信如下: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
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未名社出版物,在这里有信用,但售处似乎不多。读书的人,多半是看时势的,去年郭沫若书颇行,今年上半年我的书颇行,现在是大卖《戴季陶讲演录》了(蒋介石的也行了一时)。这里的书,要作者亲到而阔才好,就如江湖上卖膏药者,必须将老虎骨头挂在旁边似的。
还有一些琐事,详寄霁野信中,不赘。
迅上,九月二十五日。
读罢,我不能不佩服大先生襟怀坦白,光明磊落、高瞻远瞩,既有对世界和中国文坛以及个人的清醒认识,也有对诺奖可能施予自己与中国的负面影响的深刻忧虑。他断然拒绝,宁愿“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那份冷静与淡泊,足以让热衷沽名钓誉、汲汲名利者相形无地自容。
纵观通篇,鲁迅称诺奖为“赏金”,并无蔑视揶揄的含义,更没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猥琐心理。相反,他把诺奖看得很重,认为能被考虑提名,是瑞典人和刘半农的“好意”,对自己、对中国都是很高的荣誉,所以,他要“感谢”。
正因为鲁迅把诺奖看得重,承认诺奖的含金量高,所以他不希望降低质量,尤其不愿意看到仅仅为了照顾东方,格外优待中国,而放宽条件,被让一把的现象发生。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作家尚未达到足以与世界级大作家同等的水平,“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鲁迅说这话的时候,其主要文学作品《狂人日记》(1918)、《孔乙己》(1919)、《阿Q正传》(1920)、《呐喊》(1924)都已出版,在中国产生了轰动效果和巨大影响,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顶尖之作。然而,他仍然认为,自己与诺奖的标准,还有距离。这不是自谦,更不是自卑,而是冷静客观比较的结果,是“自知者明”的智慧。平心而论,上述鲁迅的作品,在揭示中国人性缺陷的深度上,无人能及,但在艺术创新方面,只是冠绝华夏,与其他国家(俄国、法国等)相比,还欠缺一点分量。鲁迅作出不能与他国大作家“比肩”的判断,是基于他懂外文,了解国外文学发展的状况,比如信中提到与他所翻译的童话《小约翰》作者荷兰人凡·伊登相比,就自知不如。该作者都不入诺奖评委法眼,何况鲁迅。知耻而后勇,不担虚名,不求另眼,只管奋进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求实进取的鲁迅感动我的地方。无论他得不得诺奖,都不会拔高或降低老人家在我心中的地位。
鲁迅拒绝被提名,还是因为对国人弱点的深刻了解,知道刺激国人虚荣心,造成传统的妄自尊大的严重后果。这一点只要看看如今国人的种种“德性”,就可以知道,周大爷不是没事瞎操心。
鲁迅的眼睛不单是扫描外国,观察国人,也在时时“解剖自己”。他知道文人的软肋,唯恐自己也会陷入桂冠之下非封笔即变味的尴尬境地。从莫言得奖后也有类似苦衷,可知鲁迅的预言不是杞忧。从历届获奖作家少有超过获奖作品的后续华章,也可知鲁迅并非庸人自扰。从某种角度说,诺奖既是对作家的肯定,也是对作家的捧杀。
有些人对鲁迅在信中提及陈焕章凭《孔门理财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事语含讥诮,认为不公。我以为,鲁迅在这一点上,似乎有两种含义: 1、在外国学术机构以“国学”取胜,有取巧、讨便宜的嫌疑(是否联想到胡适等人,不得而知)。2、外国人对中国的事情了解程度有限,不足以评判。否则何来占“便宜”之说(其中是否也有对诺奖评委的质疑)?对此,不能认为鲁迅尖刻,不公平。许多人在国内作研究生论文时,都有走偏门轻松过关的念头,何况在国外?不特别仰视外国的招牌荣誉,是一种可贵的自尊。当然,若因此转而轻视,也属认识偏颇。投机取巧固然难免,然而,不发挥自己的长处,专挑自己的短处显摆,那不是自找别扭吗?再说,学者在海外研究本国学问,自然会借鉴外国的理论、方法,起码是不一样的角度,得出与传统“国学”不一样的结论,不能轻易否定。陈焕章的论文我没看过,然而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到这是当时国内少见的研究方向,对全面了解儒学应该不无裨益。即使今天也是值得考虑的博士论文选项。不管是在哪里做的学问,也不管是哪里做的评判,只要对这门学问真正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就应该鼓励认可。
鲁迅的拒绝自有深意,都在情理之中,实实在在,毫无虚假做作,显示了一个学者与作家的真实胸怀。其中浸透着独立自由的精神:在诱惑中清醒,拒绝受宠,坚持本真。他给我们的启示是,知弱后锻炼,经比较去努力,于歧路前选择自己的方向。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创造力,增强内功,而不是能否获奖,挣得面子上,文学品质才有升华的希望。否则,不死也残了。
下流文人,偷看兄弟老婆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