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学

在纷繁的尘世中,找一个角落,与自己对话,升华心灵.
个人资料
正文

和睦的文化冲突

(2010-03-11 00:11:40) 下一个
         “你的确是个好丈夫。”我禁不住夸JEFF。

         他高兴地点点头,“嗯”了一声。

         我哈哈大笑:“你怎么能直接承认呢?如果被人夸,中国人要立刻否定说:‘哪里哪里?比起你来,我差远了。’”

          他困惑地问:“为什么?”

          “这样才能显示你谦虚的美德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好的。下次你一夸我, 我马上就摇头说:‘不,我不好’。”

         我又被他给逗乐了:“算了,你就不用费力学习中国的‘谦虚文化’了。”

          中美之间,的确有着太多的不同。我几乎每天都会感受到种种差异,但却没有为文化冲击而苦恼,只是觉得好奇和新鲜:原来还可以这样子。

        有个中国女人和德国丈夫离婚,原因是没法在一起吃饭。妻子吃不惯丈夫的面包,丈夫不想闻妻子炒菜的油烟。我相信这个绝对是事实,因为JEFF就不希望我炒菜的时候放盐,一点盐都不要放,只要酱油就行了。每次买辣酱,他都要先看有没有味精,所以我们家买的所有中餐调料,全都是没有味精的“台湾制造”。还好,我本身就口味淡,所以在这个分歧上,没啥好争的。

         尽管结婚前我们没有多少时间相处,但到现在,也没有吵过架。 文化冲突之所以没有成为我们婚姻的“麻烦制造者”,主要是因为我俩都是那种息事宁人的性格。我害怕跟人正面发生冲突,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内说“OK”。

          有一次我对JEFF说:“咱们俩出去散步吧。”

          “不。”

         “Ok,那我们就呆在家里吧。”我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他哈哈大笑:“你没发现我在逗你玩吗?不管我对你说什么,你都是点头OK。你的围巾在哪里?走,我们出去散步。”

          我就是这样的人,在小事上往往第一时间内说OK, 但在大的原则上,我是认理不认人。在没有被足够的论证说服之前,我继续摇头说不。

         在某些问题上,我不是一般的固执。但这也没有引发我和JEFF的矛盾,因为他对我完全是“放养”,想去哪吃草,就去哪吃草。每次征询他意见时,他都给我同一个答案:“完全由你决定,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就因为这个答案,我结婚半年后,才开始用“爸妈”来称呼公公婆婆。之所以如此不礼貌,一方面因为美国人可以对父母直呼其名,另一方面是因为害羞的我需要时间来熟悉婆家人。我婆婆是个要强的人,大到如何投资,小到花园里种什么,全都由她说了算。 公公只管看报纸、看电视、或者割花园里的草。但目前为止,我婆婆从来没有批评过我的失礼。不象很多城里的中国婆婆,歧视农村来的媳妇和亲家,她反而为我出身农村而骄傲,说我靠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命运,值得尊敬。

         去年圣诞节,忙着考试的我忘了给她寄贺卡和礼物,她却寄来两百美金支票,尴尬的我对她说了实话:“象我这样不懂人情世故的媳妇,碰到个中国婆婆,不知要被休多少次呢。”

         婆婆知道在中国,子女要给长辈红包,因为这是当年的付出应得的回报。但她总是坚持帮我和JEFF交保险费,劝我们俩不要为经济危机太发愁,她少花点,将来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产。 

        惭愧的是,我却没有怎么孝敬过她,只是送了她两条丝巾做见面礼。她做的是西餐,我在厨房帮不上忙,只帮她剥过一次虾,但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虾冷得我直甩手,她就说:“算了,你还是回房间写你的博客吧。”

       很多跨国婚姻都为文化冲突而头痛,其实很难说某种文化就优越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找到自己能适应的那种文化。比如象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书呆子,根本对付不了一些家规森严、条件多多的中国婆婆,所以我很喜欢美国人性格中直接明了、不拘小节的轻松洒脱。

         面对不同,很多人会本能地否定、抗拒、甚至是攻击, 为什么不用好奇的心态来接受这种不同带来的新鲜呢?换个角度,收获一种全新的思维,不仅能快速丰富自己的人生,还会给世界展现一种和睦的文化冲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