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的确是湖南人的母亲河。她由南到北,把湖南一分为二。沿途不但浇灌了大批农田,也是很多居民的饮用水来源,还曾是湖南运输大动脉,养活过不少人。湖南简称“湘”就是因为这条江。而湘字除了用来代表湘江和湖南没有别的含义。湖南人经常把“湘”字用在地名、商号和人名中。我认识一位住在休斯顿、来自台湾的朋友,她从来没有去过湖南,但她那湘籍的父亲给她起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念湘。
我就是在这条河边长大的。我会游泳应该归功于湘江。当年夏天在江中间的木排上玩水,河水非常清澈,加上蓝天,那种感觉永远也忘不了。但每年都有一两个小孩被水淹死,引起悲剧。洪水来的时候,很多房子被淹,场面甚是悲惨。
2009年12月重游湘潭,特意去湘江边看了两次。一次去的是北边,三大桥下面,老湘潭城边,这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另一次去的是南部的窑湾子,因为离我家很远,小时候,我很少来这里。听出租汽车司机说,窑湾一直是湘潭的“贫民窟。”这里是湘江急转弯的地方,每年都会被水淹两三次。
以下是我重游湘江以后的一些感触:
(1)这次看到的湘江水位特低。据权威人士说,今年冬天是历史上水位最低的,一大半河道露出了河床。为啥水位那么低?有人说是因为三峡水坝,把长江水位降低,所以洞庭湖水位降低,结果给洞庭湖供水的湘江也水位大大降低。湘江是离长江很远的支流,不知这种原因有没有道理。另外也有人说,更可能是湘江的源头今年降水特低引起的。
(2)这么低的水位使很多原来沉在江底的乱物露出了水面,给湘江两岸带来几分苍凉的感觉,这是我以前没有的感觉。有几艘船搁浅在岸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另外,水位这么低,一定影响船运。因为船少,我的租条船去拍江景的计划也没有实现。最可怕的是,听说,低水位已经造成下游居民的饮水问题。
(3)在市区内,政府已经给湘江的大堤做了大量的修复,以防几乎每年都很厉害的洪水。水堤内的很多老房屋已经全部拆除,堤上修了绿化带,虽然尘土很多,也是老百姓休闲的好地方。当年堤内的房子几乎每年都被水淹,但愿那些被拆迁的老百姓,如今生活得太平。
(4)两岸似乎已经没有大量向湘江到垃圾的现象,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记得当年整个湘潭城的垃圾好像都往湘江边倒,结果,江边垃圾成山,不断侵蚀河面。老城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石沙场,是我经常去玩耍的地方,现在已经搬出了市区。这些工作,已经把江面扩大很多,只是因为现在水位低,一下看不出来。
(5)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在江边打渔。我们也经常吃到来自湘江的鱼,特别是火焙鱼,很有名。现在仍有人在江面钓鱼、打渔,但据说水里的鱼已经很少了,有人说是因为有人用电打渔,率禁无效,钓鱼的人抱怨很甚,但也没有什么办法。窑湾附近有很多“湘江河鱼馆。”有人笑着指出,如今湘江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多河鱼供给这么多鱼馆?钓鱼的人也说,如今钓鱼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
(6)在我看来,湘江水很脏,在几个鱼馆附近,明显还有乱丢垃圾的现象。最让我不安的是,我亲眼看到有人在水里洗菜。假如她是为餐馆洗菜,那家餐馆的菜就一定有问题。假如她为自己家里洗菜,说明她家里至今也可能没有自来水。
(7)在三大桥附近的岸边,我没有看到工业或民居排废水到湘江的现象。但在窑湾,有一条不小的“河”在不断向湘江排水,流水一时清灰色,一时浊黄色,应该不全是自然河水。要真正了解湘江的环保现状,也许还必须租条快艇,从湘潭到长沙、岳阳,一直跑到洞庭湖。得等下回了。
(8)最后,希望湘江水面降低的现象只是暂时的,不会继续恶化。
(1) 九总河堤上的一块石头
(2) 三大桥离老铁桥不远。看到江底了。
(3) 我们几乎走到了江中心
(4) 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在卵石堆、沙子堆里无忧无虑地玩耍
(5) 搁浅的船?
(6) 打渔小船
(7) 日落而归的打渔者
(8) 船桨和渔船
(9)日落江边
(10) 谁家的竹板凳?
(11) 这种船应该已经流行了几百年了吧?远处是湘潭宝塔。
(12) 测水位用的现代机动船
(13) 简易的船锚
(14) 也许是弃船
(15) 日落湘江
(16) 湘潭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太阳落山的地方。
(17) 窑湾子河边一景。湘江在这里来个急转弯,所以江面突然加宽很多。
(18) 窑湾子垂钓者。只要有人钓鱼,说明河里还有鱼,鱼还可以吃。
(19) 虽然往湘江倒垃圾的现象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但还是有,特别是这样的“商业区”,河鱼馆下。
链接:麦克西的其他博文
我曾在属九华范围内的单位生活多年,怎么不曾知道九华还有码头?还是另处的码头叫九华而已?
第6张照片,貌似水很清澈。
我是北京禄米仓的。你是哪?
是呀,正所谓,喝过同一江的水。
各位老乡好!
Canon 5D Mark II.
儿时在清清的湘江里游泳是多么的前惬意。
很高兴读到你的评论。我还有很多窑湾子的相片,仍在整理中。
BTW, you are an exellent photographer!
问好C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