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杜甫绝句解

(2017-05-07 10:37:07) 下一个

杜甫绝句解

 

杜甫工于律诗,绝句颇少,但却不乏名篇。江南逢李龟年被蘅塘退士誉为少陵压卷之作,初读淡而无味,结合历史背景才知其中奥妙,而从诗词审美角度看,蘅塘退士的赞誉毫无夸张之嫌。另一首七绝也许更为大家所熟知,且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般人将这首诗列在纯粹咏物,其对仗的工整堪为绝唱,绝句中两联皆成工对是很少见的。然而诗圣笔下纯粹咏物多少让人有所怀疑,而杜甫花那么巨大的功力去咏物而不夹带点自己钟情的私货,似乎不符合老杜一贯风格。本诗关键是最后”东吴万里船“如何解。这是指从东吴来的船,还是要发往东吴的船?何以判断这船跟东吴有所瓜葛?其实从诗歌思维来看,将现实景物拿来以抒发个人胸臆,绝不可拘泥于现实的局限。实际上少陵当时所见船只很可能跟东吴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于他透过门所见到的景色中根本就没有船,这个“东吴万里船”完全是杜甫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东西。

那么,问题有了,杜甫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艘船呢?他不是画家,断不是要构图而已,而是要抒发他自己的历史人文感慨。再看另一首七律是如何写的: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这是《野望》的首联,七律首联即对,不得不惊叹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狠劲儿。这句含了一个极其著名的典故,是费祎奉后主之命孔明之托远聘东吴,以达成外交共识。当时费祎辞别诸葛亮时说了一句:”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那座桥历来被称作万里桥。有了这个典故,我们再看绝句中的那最后五个字,显然杜甫是将万里二字也嫁接到船上了,万里之行,全在此船,如此说当无不可。杜甫在成都的时间,对刘备诸葛亮以及蒋琬费祎等君臣的心系苍生的志节多有感喟,在这首诗里借物咏怀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样,从咏物到最后落实到深沉的人文历史咏叹上,诗歌的灵魂才不会轻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