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2025 (1)
<孔子>中南子的知音角色--兼论爱的虚幻与永恒
玄野
电影<孔子>将南子定位为孔子的知音,其中所表达的精神底蕴远远不足。根本上,这是一个缺乏质地的素材,在此大作文章是导演的失策。因为史书与论语中对子见南子一事的简短交代,导演将这一情节拓展开来,于电影的艺术手法说并无不可。但是,将南子拔高到孔子知音的层次不合适。愚者曾有一篇短文讨论子见南子一章,认为此章辑入论语,在于明确儒家所宣扬的对正道的求索,而明确了儒家所排斥的对任何人无条件的信。所以对这一事件的具体发生过程的追究没有丝毫意义。然而,人们的猎奇心理难以控制,电影的肆意猜测更是推波助澜,所以很有必要从现代思辩角度澄清一下。
对南子的理想化可以有更贴切更耐人回味的艺术处理。<毛诗大序>: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作为儒家至圣,不会去否定人生性情。导演没有把卫灵公的昏乱记在南子头上,当应肯定。美貌绝对不是错误,以美貌超越礼义人伦国法之外才是错误。在这一问题上我坚信至圣先师的拿捏。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在失望于卫灵公,并未归罪南子。由此可以艺术推测说孔子对南子容貌的肯定。但即使如此,再加上南子对孔子的崇拜和对仁义的追求,将南子演绎成孔子的知音也有大不足。如果将南子的形象美化,删减其逞于姿色游于威权的嫌疑,塑造成一心向往仁义的女性,充其量可及孔子弟子水平。电影中对南子的精神追求是否有足够的拔高,因为没有亲眼观看,不敢妄言,但是就南子这个素材来讲,列为孔子知音太欠缺了。至于周润发先生所演绎的孔子在对待理想化的南子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孔子精神层次的高绝和对情欲的淡泊,还需要求证于目睹者。
谁是孔子知音,后人不好断定,但可能的人选并不缺乏。弟子中有颜回,有曾皙。孔子曾赞叹"贤哉回也",颜回逝后,孔子曾发出"天丧予"的悲叹。以此悲叹来推测颜回的知音角色,应不为过。曾皙在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后,孔子有"吾与点也"的慨叹,如此断知音当也靠谱。治国上的知音当首推前于孔子而又同时代的郑国子产。左传记载: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另外一位,当属稍长几岁的季札。古代人的知音,与当代对知音的理解有霄壤之别。举出如此多的男性知音,有许多人必然要联想到同性恋了。这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不是圣贤隐藏了歪斜的言行,而是我们当代的评价者内心为情欲所扭曲。且不论知音一词的本义,就是以爱而论,我必须说,当代人为虚幻的爱情所迷惑,古代人为永恒的爱情所殉节。
爱的发生原理在于孤独。人的意识是完全孤立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意识载体来交流,但是意识之间却没有直通的渠道。所以,孤独就成为意识个体无法摆脱的必然宿命。人对这一宿命的恐惧就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最广泛最重要的现象--爱。爱体系化并且广布以后就形成宗教。宗教体现的核心价值在于爱,在于仁义。宗教是社会的本质。
为当代人所追求的无比崇高的爱情往往是虚幻的泡沫。放任想象的翅膀,在个人的心境与外界的环境支撑下,狭隘的爱情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唯一的爱,不会有一个命定的爱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你的到来。拜于爱情之下的人其想象层出不穷:心灵相通,前生之姻,来世之缘。爱的主因并非在于对方的特质,而在于你自己的内心。人对意识孤独的恐惧是永恒的,所以爱情也是永恒的主题。坠入爱河的人,其恐惧从潜意识浮到意识层面上来,受此折磨尤甚。所以,爱情之爱是受感性驱使的爱,也是用虚幻的驰想将点滴的现实无限放大的爱。
与其相对的是理性的爱,即中国贤者所标榜的古仁人之心。西方世界不得要领,与爱情之爱混淆。中国用仁义等概念分述,则精确得多。人因为对孤独的恐惧,寻找心灵的依傍就成了精神世界的第一要务。真正的圣贤领会到天道赋予孤独宿命的用意,竭尽所能克尽天命。人循着理性的追求所达到的,就是宗教意义上博大与真实的爱。儒教的推己及人,基督的爱人如己,佛教的慈悲为本,都是一致的宗教情怀。为了个人存在和本性完善的努力是每个人的权利,为了家庭幸福的奋斗构成社会最坚实的基础,为了民族存亡而捐躯抗争构成文化发展和国家种族延续的支柱,超越种族地域为人类而不吝付出以致牺牲的,是通于神的最伟大的灵魂,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根本。此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代人所迷恋的爱情,惑于感觉,限于两人,悠忽而逝。古人所钟情的爱,通于神明,达于世界,贯于永恒。电影艺术囿于个人理解,迎合大众胃口而不是引导民众思索,塑造出如此的知音形象,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