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山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在文学城的所有文章。
正文

北京屯这两天

(2009-10-04 18:49:41) 下一个
发帖人 内容

翰山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1楼

2009-09-24 22:51:13

 
北京屯这两天 [编辑] [引用]
北京屯这两天,发的帖子不多,每天只有5-6篇。好像自我来屯子,一般每天有帖子十多个,少数情况不到十,还有极少数是超过二十。 那么这两天的帖子是不是少了点儿呢?好像是少了点儿!所以我这个帖子就来凑凑数?!

其实,只要你细心看一下,比如说朗诵群组,你就会发现,我们发的帖子,不是少,而是很多呢。朗诵群组,它的第一页,三十个帖子,涵括了从十一号到二十四号的十四天,也就是说,每天平均发帖两个。那么朗诵群组是不是冷清了呢?我们有些人,比较喜欢注意群组在文学城的排名。我记得,朗诵群组是一直在我们前面。比如,几个月前,我们一直是倒数第二,人家是倒数第三,压我们一个。现在呢,我们上升了,成了倒数第四,嘿嘿,可是人家成了倒数第六,还是压着我们,而且是压两个。所以,朗诵组,不冷清!相反,很兴旺!

其实,人家的帖子质量很高,每一个都是精心朗诵,精心制作,而且由于每天发的帖子少,那么帖子在第一页呆的时间就长,可以呆半个月之久,被读者欣赏的机会就高了。我倒是很喜欢到他们那里去浏览,既有享受,又不用天天去,不必花好多时间。回过头来看我们屯,比如说昨天,虽然仅发了五个帖子,其中三个是原创(花姐,新生,大浪淘沙),还有一个是乡长做的2008年之前的原创文章的总集合,可见其文章质量水平之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的发文,不是很多,但也有如此之高的水平,那我们超过朗诵群组大概也有时日了!

不过,我们也确实不能期望每天都有原创,或每天都有几篇原创,况且还有人喜欢来听歌,来调侃,来分享有意义的搬帖,比如,像一休的歌,奶奶的集体舞,七爷的相声,加减的电影,英男的相片,笔名的足球,小事儿的菜,乐坊的翻唱,青柏的随笔,等等,这也是北京人回家交流感情的一个场所嘛。所以,如果我们把那种朗诵群组每天只发很少的精帖,作为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交流情感的模式,应该是第二种模式。其实,我们北京屯,大概是这两种模式的一种混合,即每天有那么一篇两篇原创,或没有,加上一些交流情感的文章。

以上这两种模式,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每一个屯员自发地做的。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模式,也许可以叫做‘活动’模式,就是由一些人发起一些活动,组织大家一起做,比如我们曾做过的‘夏日’的活动。当然,这活动的高峰,应该是去年圣诞节,虽然我没有参加,也是早已耳闻,那一定是大家的集体劳动的结晶。当然,做活动,需要大家的热情,需要配合,就会有难度。比如说,我在朗诵组,参加了一个‘五月花’的活动,大家一起来朗诵‘五月花’,可是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推出,可见人多了,就会有各式各样的麻烦。

所以,我们平时,大概应该期望,北京屯是一个‘精品模式’和‘交流模式’的结合,不是太冷清,也不是太热闹。有的时候,像昨天今天,出的帖子比较少,其实未见得不好,这些帖子的质量可能会比较高,在首页呆得时间长,吸引较多的人来,是‘精品模式’,没准儿还能把北京屯超过朗诵群组呢?!所以,这时候,要甘于寂寞!当然,我们希望屯委,在大的节庆日时,也能推出一些活动,把屯子弄得热闹点儿,让我们的海外游子也有一个回家的感觉!

对啦,我这篇文章纯粹是胡说八道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凑数,主要是为了接受批判!所以,像一休,要拍砖的话,就敬请招呼!
[返回顶部]

加州花坊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2楼

2009-09-24 22:25:05

 
发表于: 2009-09-24 22:25:05 [引用]
挺好地总结,其实只要不停就好!
[返回顶部]

阁老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3楼

2009-09-24 23:47:40

 
发表于: 2009-09-24 23:47:40 [引用]
同意翰山的分析。
北京屯应该是北京老乡交流、交心、交友的茶座,是文学城的一个景点。

我也经常去朗诵群组,那里的帖子质量较高,最主要的是有一种很好的学术交流气氛。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建议乡长组织几个大家可以参与的活动,或者发起对某一问题、事物、现象的探讨。
[返回顶部]

翰山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4楼

2009-09-25 06:05:54

 
发表于: 2009-09-25 06:05:54 [编辑] [引用]

加州花坊 说:
挺好地总结,其实只要不停就好!

谢谢花姐!对,只要不停就好!!!

其实,有花姐和七爷这样的老人,把这里就当作一个时不时来串门的家中的小院儿,不咸不淡,不离不即,但始终如一,这屯子就不会停!
[返回顶部]

翰山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5楼

2009-09-25 06:15:38

 
发表于: 2009-09-25 06:15:38 [编辑] [引用]

阁老 说:
同意翰山的分析。
北京屯应该是北京老乡交流、交心、交友的茶座,是文学城的一个景点。

我也经常去朗诵群组,那里的帖子质量较高,最主要的是有一种很好的学术交流气氛。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建议乡长组织几个大家可以参与的活动,或者发起对某一问题、事物、现象的探讨。

谢谢阁老的回复。也希望屯领导和积极参与人士,多组织一些活动!

其实,我的看法,对于‘精品模式’和‘交流模式’,即写原创文章和来这里交流感情,是不需要人去‘拉帖’和‘顶帖’的。那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写东西,要有灵感;交流感情,得有情可交。

建议屯里的领导同志和比较愿意忽悠的人,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组织活动上,自然地吸引更多的人来。

昨天晚上去朗诵组,看到南北燕的好帖好唱,把她请了过来。燕子对上次的方言朗诵活动也很喜欢。想来,还有方言朗诵(二)没做完,看能不能把它完成!
[返回顶部]

湮兮雨兮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6楼

2009-09-25 10:13:06

 
发表于: 2009-09-25 10:13:06 [引用]
说的很对,看到大家为北京屯这样尽心尽力我也很感动~
[返回顶部]

还是没笔名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7楼

2009-09-25 10:38:18

 
发表于: 2009-09-25 10:38:18 [引用]
板NN哪去了?

回家充电去了? :)
[返回顶部]

加减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8楼

2009-09-25 10:55:13

 
发表于: 2009-09-25 10:55:13 [引用]
这种同乡会式的群组,就是翰山所说的两种模式的结合,比之某个特定专题的论坛或是群组,是一种优势。我个人认为,人到中年 论坛在文学城是最火的,就是因为它发挥了这两种模式结合的优势。
[返回顶部]

fpxjz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9楼

2009-09-25 14:15:42

 
发表于: 2009-09-25 14:15:42 [引用]
首先我是老拍砖吗?!本来我看到一多半准备不吭声假装没看见的,让你这最后一段,还不得不没砖找砖了。论坛里原来有人称我管刑部,或叫我军长,从那里推理,我觉得你肯定是政委的出身,干啥事情都能给我们上到理论高度,看得我这个晕,呵呵。
北京屯既然没主题,或者主题就是门口那大段"爷们,哥们的。。。"那就是各位随便侃吧,侃哪儿是哪儿,哪个话题有人有兴趣就多说点,聊够了就歇会儿。同意象BNN说的。。象个大杂院,有说的,有唱的,有白话的,有聊天下事的,有8卦的,时不时再窝里斗下。。就跟回家一样。当然,街道要组织点什么活动,折腾折腾大家,就跟咱国家搞国庆大典,咱小老百姓愿意凑热闹就出点力,懒得交作业的要不出去躲两天风头,要不就鼓掌,都成。
那成,我砸完了,你们可以稍息等政委训话了。
[返回顶部]

七荤八素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10楼

2009-09-25 15:00:40

 
发表于: 2009-09-25 15:00:40 [引用]
屯子这儿
成了念想。
见天儿过来看看。


[返回顶部]

jiatingfunv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11楼

2009-09-25 18:20:11

 
发表于: 2009-09-25 18:20:11 [引用]
屯子对俺就是一个念想。就好像狗狗每天得出去遛遛,小孩子每天得推出去转转。俺每天只要有时间就想上来看看。听听乡亲们推荐的音乐,看看大家伙儿发的感慨,或是转来的笑话...
[返回顶部]

希阳


发送悄悄话
我的群组

第12楼

2009-09-25 20:08:15

 
发表于: 2009-09-25 20:08:15 [引用]
翰山是个有心人.轻松就好, 我喜欢这里的轻松气氛,还能学不少东西.
[返回顶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