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缸寨

信靠耶和华的必不至于羞愧
正文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2009-06-11 16:35:09) 下一个

天國第八福:為義受逼迫


2009
211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5:10-12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閒。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李宗盛的《凡人歌》唱出了中國人的心聲,我們本是肉體凡胎,在這個世界上活著都挺不容易的,誰不想活的好點兒呢?求神拜佛,修廟祭祖,不都是爲了今生的福分嗎?所以中國人很講“福氣”——福祿壽喜財,也是福字當頭;傳統習俗,過年時家家門上還要貼一個倒轉的福字,意為“福倒(到)了”。

 

登山寶訓的“八福”中,第八福呼應第一福,都是“天國是他們的”。總體說來,八福都是天國子民的福分,但第一福和第八福強調天國的歸屬:成為天國子民,是最大的福分。

 

天國八福卻不只是今生的福分。八福原文中這個“福”,英文譯作Blessed,本意是快樂。說實話,我們信主做基督徒,不也是爲了活得更快樂一點嗎?天國第八福可真是“福倒了”—— 這是最違背人的本性的一條祝福,受逼迫怎么會快樂,有誰會把“逼迫”當作福分呢?天國子民的入籍條件可是不低,前七福已經不易,第八福更難,真不是凡人的境界,不修煉成仙是達不到的啊。

 

其實也對,我們基督徒的成聖,就是要把我們的信仰通過生活表現出來,通俗地說也就是從一個凡人“修煉成仙”,只不過成的不是道家的仙,而是耶穌基督的樣式;修煉之法不是煉丹打坐或者苦守律法,而是屬靈操練——藉著內住在我們裡面的圣靈,治死肉體的“雜念”“惡行”,活出主耶穌賜給我們的全新生命。我們最大的福分,就是因主耶穌的十架代贖得以成為天國的子民,脫離罪,得到祂所賜給我們的義。

 

第八福給出受逼迫的原因,就是“為義”,這個義,不是我們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義,而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義,也就是耶穌基督。“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一切信祂的都得著義”(羅10:4),“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21),“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彼前2:24)。而為義受逼迫,就是跟隨耶穌而受逼迫,是做門徒必須付出的代價。

 

首先,我們將會為自己“因信行義”而受逼迫。恩典是白白得到的,但這恩典卻不是廉價的,我們是主耶穌重價寶血所贖買回來的,跟隨耶穌也必須付代價。“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象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6:2-3)。我們既因信稱義,也要因信行義,這條路是十字架的路,“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其次,我們將會為他人能夠“因信稱義”而受逼迫。主耶穌已經告訴我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可10:29-30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學生不能高過先生,仆人不能高過主人。學生和先生一樣,仆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人既罵家主是別西仆,何況祂的家人呢!所以不要怕他們。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里的,正要怕他。”(太10:22,26,28主耶穌自己就是為義受逼迫的榜樣,祂就是那義者,卻被咒罵、致命的逼迫和邪惡的誹謗,但這都證明,效法耶穌的人將是有福的,只要他們立志與世界分別為圣,就必然會引起世界對他們的侮辱、暴力和誹謗。但這些看上去可憐而溫順的人聲音卻太驚人,他們對苦難太忍耐、太沉默了,他們的貧窮及受世界冤屈的見證太有力了。對苦難的忍耐和沉默,就是最響亮的回答,而神將讓他們歡喜快樂,因為在天國,神將親手擦去那些在地上哀慟的人的眼淚,飽受凌辱、傷痕累累的身體變得榮耀,身上穿的將不是罪和悔改的破布,而是永恒公義的白袍,站在十字架下,要快樂地歡呼:因為主耶穌說,我們有福了。[1]

 

11-12兩節經文,對於逼迫的內容給出了更具體的解釋。那就是,“人因主耶穌辱罵、逼迫、捏造各樣壞話譭謗我們”,因為天國的“功利”觀念與地上的“功利”是相反的,天國的價值觀念與地上的價值觀念也完全不同,當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待我們的行為時必然如此。但追隨耶穌的惟一方式是在世界中生活,既然這個世界是一個彎曲悖謬的世界,充滿了抵擋神之道的人與事,當一個基督徒認真地在生活中,選擇完全遵行神的旨意,基督徒生活與世界之間的衝突就必然明顯地表明出來。這是基督徒與世界不可避免的面對面的衝突。[2]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10:34-36這種價值觀念的衝突連在家人之間,都要為主的緣故不能妥協,何況其他方面呢?

 

反之,如果一個基督徒從來沒有因為他的信仰而與世界的價值觀念發生過衝突,沒有受過逼迫,倒是一件值得好好反省的事情——我們是否已經不知不覺向這個世界退讓太多,已經與這個世界相安無事,以至於世界的價值高過了神的真理?如果這樣,我們也就不再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也就喪失了在這個失喪的世界中見證主耶穌基督生命的使命與作用。“人都說你好的時候,你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6:26所以,如果我們持守真理,主耶穌嘉許并鼓勵我們,告訴我們不但不要憂愁,反而應當歡喜快樂,因為我們在天上有大的賞賜——不僅得救,而且得賞!主耶穌在這裡也展示了一種不同于這個世界的“功利”的觀念,天國也講“論功行賞”啊,但這個獎賞,也是基於犧牲和捨己,也基於主的恩典,在人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我們蒙恩得救,蒙召成為神的工人,去傳揚福音,甚至為主殉道,都是神在基督里所賜給我們的豐盛恩典。

 

“義”與“利”的衝突,其實就是真神與偶像的衝突,因為“利”引起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3:5),雖然貪婪的人可能沒有去拜木頭和石頭雕刻的偶像,實際上內心真正崇拜的是貪心和惡欲背後隱藏的鬼魔,因為偶像背後是鬼魔勢力,能夠給人帶來物質上的好處,引誘貪婪的人被出于那惡者的邪惡欲望所勝。當人不再單單信靠神而屈服于貪婪和物質主義時,就是在拜偶像。連教會中都可能存在拜偶像的傾向——信徒如果在事奉神得享神的救恩和祝福的同時,仍然與世人敗壞的惡行有份,就與拜偶像無異。[3]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7:24我們的信仰本質上不同於求神拜佛之處就在於此,我們的動機是自私的,只求今生好處,不問道義,還是爲了在基督里罪得赦免的真理和正義?然而,人間一切的福分,也就是所謂的“利”,都是過眼雲烟,都是虛空,對我們基督徒來說,“道”,就是神的話語;“義”,就是成了肉身的道——耶穌基督。爲了“利”而失去了“道義”, 其實是得不償失,最終走向靈魂永遠的沉淪與失喪。“人若賺得全世界,陪上自己的性命,有什麽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麽換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里,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個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太16:26,27

 

主耶穌在這裡把天國與舊約先知的應許相連。在我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先知為義受逼迫,在猶太人不能守全的舊約律法之下他們傳講著從神而來的信息,也是神公義的國度與世界的衝突之所在。當以賽亞回應神的呼召“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的時候,神要他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以賽亞問,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神的回答是,“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在這境內撇下的地土很多,境內剩下的人若還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滅象栗樹、橡樹,雖被砍伐,樹丕子卻仍存留,這圣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賽6:8-13人天然的罪性是違抗神,悖逆神的,因此奉差遣為神傳神之話語的先知必然面臨人的逼迫也就可想而知了。先知以利亞,耶利米,但以理等等的遭遇也都是如此。但是他們在天上的賞賜的確是大的,希伯來書的作者以如火的熱情稱贊他們:“他們因著信,制服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叩,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茍且得釋放,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練,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難,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漂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11:33-38

 

施洗約翰是彌賽亞主耶穌的開路先鋒,也如舊約先知一樣,因責備罪惡而犧牲生命,主耶穌稱施洗約翰“比先知大多了”,“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又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里最小的比他還大。”(太11:9,11,13主耶穌自己是我們的先知,祭司和君王,祂就是那義者,也因責備罪而被釘上十字架。司提反殉道前的那篇“法庭講道”,在公會指斥大祭司和法利賽人“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圣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那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他們也把預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徒1:51-53)這番義正詞嚴的話激怒了法利賽人,“眾人聽見這話,就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但司提反卻被圣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當他宣告“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這榮耀的異象的時候,眾人卻大聲還叫,捂著耳朵,齊心涌上前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死。在這群狂怒的人中,有一個少年人那時也隨從眾人為司提反的被害歡喜,也曾百般殘害耶穌基督的信徒,日後卻因大馬色路上主的顯現與呼召,沿著司提反的腳蹤,活出了為傳揚耶穌基督的生命之道而飽受逼迫的一生,最終殉道,卻充滿喜樂與榮耀,因為他領受了主耶穌所賜的寶貴生命。“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譭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勤勞、儆醒、不食、廉潔、知識、恒忍、恩慈、圣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諏嵉模凰坪醪粸槿怂??瑓s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3-10) 保羅滿懷深情地寫道,“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里,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到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4:7-10)

 

李宗盛的凡人歌最後唱到,“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當我們把“道義擺中間,利字放一邊”的時候,人們就在我們的臉上看見了耶穌基督的容顏,我們就能看見,這個世界因為有這樣一群追隨基督的人而悄然改變。讓我們夢寐以求,讓我們自己的生命就是內住的耶穌基督的生命流露,無論周遭的世界是怎樣的酷暑寒冬,我們的內心都永遠擁有春天。

 

 

舊約圣經人物的生平記載:先知耶利米

 

舊約先知耶利米就是一個為義受逼迫的典型。他自幼蒙召,去執行一個艱巨的任務:向偏行己路的同胞宣告被神懲罰的下場。

 

耶利米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 我就說、主耶和華阿、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 耶和華對我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裏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甚麼話、你都要說。 你不要懼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 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所以你當束腰,起來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不要因他們驚慌,免得我使你在他們面前驚惶。看哪,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鐵柱、銅墻,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首領、祭司,并地上的民反對。他們要攻擊你,卻不能勝你,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耶利米書1:4-10

 

在以色列歷史的危機時刻,耶利米一生事奉都是在內心的痛楚中“與百姓作對”,呼喚悖逆神的以色列回轉。四十年的事奉,耶利米雖然忠於耶和華的吩咐,傳講神的話,他的工作卻一直到最後都似乎是失敗的,沒有人肯聽他的話,他單刀直入的態度,引發當權者殘暴的反應。但是耶利米深知自己被揀選為神對這個頑梗悖逆時代的代言人,這使他義無反顧地執行先知的使命,宣告大禍將臨。耶利米受的逼迫有的來自家鄉,連他的親人也反對他;耶利米雖寧願保持緘默,因為開口便要受苦;但上帝的話卻如火在他的骨中,使他不能閉口不言。結果他受盡甚至是朋友的非難、嘲笑、恐嚇、指摘,甚至死亡的威脅;他的預言逐漸成就,人們對他的憎恨也隨之上升;他被誣告、痛打,又囚在牢房;他被丟在乾了的蓄水池中,陷在淤泥中;他的書卷被約雅敬王割破、焚燒,聽見他所說的話,王和臣仆都不懼怕,也不撕裂衣服,他的話遭人否定、拒絕,因為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他們棄掉耶和華的話,心裡還有什麽智慧呢?……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他們行可憎的事,知道慚愧嗎?不然,他們毫不慚愧,也不知羞恥。因此他們必在仆倒的人中仆倒,我向他們討罪的時候,他們必致跌倒。這是耶和華說的。”(耶8:11-12

 

在刻骨銘心的痛苦憂傷中,耶利米正常的社交接觸都已斷絕,過著一種孤獨退隱的生活。他被神告知不可娶妻,也不可生兒育女,不要進入喪家為他們哀哭悲傷,也不要進入宴樂的家與他們同吃同喝;他被本族的人離棄,設計陷害;被知己的朋友窺探,找把柄來對付他;被禁止宣講神的話,蒙受逼迫患難,但仍忠於他的呼召。耶利米也曾向神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哀慟:

 

耶和華啊,你曾勸導我,我也聽了你的勸導。你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我聽見了許多人的饞謗,四圍都是驚嚇,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窺探我,愿我跌倒,..然而耶和華與我同在,好像甚可怕的勇士,因此,逼迫我的必都絆跌,不能得勝(耶20:7-11

 

耶利米的一生,正是登山寶訓第八福“為義受逼迫”的一生,也是在神那裡大有賞賜的一生,神給他的信息是審判、刑罰、災禍、死亡,但也給予他復興的先聲與希望的啟示。“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為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15:16神藉著先知耶利米在他所事奉的那個屬靈黑暗的時代,宣告充滿榮耀大光的新約預言。希伯來書引用耶利米書31:31-34說, 

 

“日子將到,我要與猶大家和以色列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

 

耶利米在生活圣潔的基礎上,與神維持親密的個人關係,把完全遵行神的心意作為最高使命。在舊約社會中,信仰本是家族的,國家的,群體的,而耶利米在特殊的境遇里,轉向以個人為本的信仰,他在內心掙扎中生命被煉凈,蛻變,成為一位偉大的傳道者,將自己的屬靈經驗化為個人的宗教的信仰與生活,在以色列民族最黯淡的日子里發出異彩。耶利米為義受逼迫的生活與事奉激勵我們不怕逼迫患難,忠於神的托付,做時代的守望者,歡喜快樂,在神呼召我們的崗位上盡忠事主。

 

先知耶利米對於我的屬靈操練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和激勵,我要更多地效法他對神的話語的忠心,帶著對神國度和子民的愛,面對逼迫患難的勇氣和力量,忠沼谥饕?d基督寶血所立的新約,經歷神的大能而建立與神親密的個人關係,每一天更深地認識神,也懷著屬天的盼望在今生行走神所呼召我所要走的天路路程,直到在祂寶座前見祂的容面,得到祂的稱贊和獎賞。



[1] 引自朋霍費爾《做門徒的代價》,安希孟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103

[2] 同上,第38

[3] 拜偶像的實質,《豐盛的生命<圣經>研讀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