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贴: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抗联第一路军的战友们的结局

(2010-03-26 15:13:28) 下一个
杨靖宇, 抗联, 抗日英雄, 魏拯民, 赵尚志

东北抗日义勇军牺牲了10几万人,抗联牺牲了数万人。抗联牺牲的人中有42名将军。其中包括抗联创始人李兆麟和杨靖宇、赵尚志等人。可以说,由于东北抗日完全缺乏外界支援,没有正面战场的支持,自然环境恶劣,面对的又是日军绝对主力关东军,用抗联老战士回忆的话说:“活着比死了更难”,但这些英雄们依然坚持着战斗,但牺牲大得惊人,能活下来的人,真不容易。

这里,仅说说电视连续剧《杨靖宇将军》中表现的杨靖宇第一路军他的几个主要伙伴的结局。

魏拯民

原名关有维,1909年生,山西屯留县人。“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 1934年冬参与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1936年3月任东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委。同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第1路军副总司令。

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第1路军和省委的工作重担全部落在魏拯民肩上。而当时他正重病缠身,他不顾疾病的折磨,拖着病体,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安图伏击战、哈尔巴岭袭击战等胜利。这年冬天,他病情加重,不能随军行动,只好到长白山区桦甸县牡丹岭抗联密营中休养。他不顾疾病的折磨,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书写报告、总结经验。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他只能靠吃树皮、松子和蘑菇度日,加重了病情,1941年3月8日,魏拯民病情恶化,不幸去世,年仅32岁。

1961年10月18日,跟随魏拯民5年之久的通讯员、时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副州长的
吕英俊为首的魏拯民遗骨踏查队一行人,经过艰难的搜寻,终于在夹皮沟牡丹峰下小二道河子抗联密营中找到了魏拯民烈士殉国地,并扒开雪地,找到了魏拯民的遗骨和衣料碎片。据当年的亲历者说,当魏拯民的遗骨被找到的时候,那些追随魏拯民转战大半个东北的抗联将士无不痛哭失声。


韩仁和

1913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 1933年到组建不久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秘书。1936年,任第一军秘书处长。在军部,韩仁和主要负责政治宣传、通讯联络,除极重要文件由杨靖宇亲自起草外,许多文件大多出自韩仁和之笔。
韩仁和除主管政治宣传外,也协助杨靖宇研究决策全军的军事行动、作战方针、战略战术,并协助杨靖宇指挥作战。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1938年,抗联第一路军总部和中共南满省委在辑安老岭召开会议,韩仁和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从抗联第一军第一、二师抽调部分兵补充第三师,准备西征。鉴于韩仁和已经历过多次战斗,文武双全,故会议决定任命他为第三师政委,独立指挥作战。
正当韩仁和积极补充第三师、组织西征时,原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形势突变,会议只能改变军事部署,决定取消西征计划,改编第一路军为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任命韩仁和为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兼警卫旅政委。

1939年,抗日斗争环境非常恶劣,而韩仁和却率领警卫旅取得了辉煌战绩:一年间共缴获轻重机枪30余挺,步枪3000余支,手枪数百支,子弹20余万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证了杨靖宇和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对全军的指挥。1940年,韩仁和不顾自已的安危,在?江县青江岗毅然告别杨靖宇,率警卫旅60余人,佯作杨靖宇主力,大张起鼓北上桦甸。敌军被韩仁和年率的警卫旅引走了。杨靖宇在?江陷蔽下来。杨靖宇殉国后,韩仁和率警卫旅转战于五常、穆陵、宁安、汪清、东宁、安图、和龙一带。7月毙伤敌人4名,缴获机枪两挺。8月毙伤敌人14名。9月率部20余人袭击镜泊湖警察分驻所和自卫团、毙敌4名、缴获步枪一支、子弹30发。

1941年3月,韩仁和率9名战士在宁安县上湾沟与日军发生激战。他们虽则处于劣势,但顽强地与敌人拼搏,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时年28岁。


杨俊恒

1910年生于吉林一个农民家庭。参加过东北军。杨俊恒是杨靖宇将军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生前曾任抗日义勇军连长、参加了李杜等领导的哈尔滨保卫战。哈尔滨失守后,他们率领部队转战珠河、方正、五常等县。不久,在五常沟,与田霖领导的抗日队伍相逢,并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联合抗日队伍,在五常、舒兰、蛟河、敦化、安图等县多次重创日伪军。

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长、第一军第二教导团团长、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参谋长等重要职务。三师西征结束后,于1937年秋调总司令部工作,协助杨靖宇将军处理军务。1936年,杨俊恒被任命为第三师参谋长。

1938年杨俊恒跟随杨靖宇转战于老岭山区。为了消灭杨靖宇的抗联队伍,日寇将精锐部队号称“满洲剿匪之花”的伪军索旅调来辑安。同年8月,杨靖宇率部队从八宝沟出发。此时,后卫部队传来报告说:驻在辑安的索旅,清晨正从县城出发,已接近庙岭。杨靖宇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决定返回长岗,打个伏击战,吃掉送到嘴边的敌人。
战斗打响后,敌人乱作一团。仅用十几分钟,敌人即溃不成军。就在战斗即将结束之际,东南方向突然响 起枪声。原来,担任控制东南制之高点的四连忙于下山缴获战利品,结果,敌乘虚而入,抢占了有利地形,向我军反攻。夜幕降临时,仍然没有改变我军的不利态势。杨俊恒完全忘记了个人安危,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率队冲锋,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


曹亚范

1911年生,北京人。1937年春任东北抗联第1军2师师长,后率部转战长白山区,挫败日伪军多次“讨伐”。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支援全国抗战,曹亚范根据抗联第1路军的指示,不断用袭击战、伏击战和夜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1938年8月任东北抗联第1路军1方面军指挥,率部在金川、临江、辑安、通化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曾取得袭击集安二道阳岔和临江三岔子等战斗的胜利。1939年秋,日伪军调集重兵对第1路军进行全面“围剿”,抗联部队的处境极其艰难。他们经常身着单衣,头缠破布,腰裹麻袋片,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风雪严寒中行军作战。此时的曹亚范身患严重肺病,经常咳血,仍以惊人的毅力,率部与敌激战。
1940年4月8日带领部队外出筹粮时,在?江龙泉镇西瓮圈被叛徒杀害,
年仅29岁。


陈翰章

1913年6月14日,出生在吉林省延边敦化县城西半截河屯(今翰章乡翰章村)的―个农民家庭.

1939年7月,被任命为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0月,带领一支40多人的小部队在宁安县南湖头一带与数千敌军周旋,陷入严重缺粮的境地.同年12月3日,袭击宁安县黄家屯敌人筑路工棚;12月5日,又袭击北湖头敌人采伐木材的作业所,先后搞到一些粮食,但身边只剩下10多名战士.12月6日夜,带队向小弯弯沟密营进发.12月8日早晨,刚和战士们用雪水煮了一点麦子吃,就被叛徒带来的敌人包围.当即与十几个战士一起同敌人展开激战,两个多小时打退敌人四五次进攻,身边的战士多数牺牲, 


敌人喊话劝降. “死也不当亡国奴!”他一边高声回答,一边继续射击.突然,右手和胸部中弹,扑倒在雪地上。一会儿,又慢慢地靠着一棵大树坐起来,吃力地用左手抽出另一支手枪,这时,扑上来的敌人将手枪夺去,他愤怒地责骂敌人,被一个日本军官用短刀将脸划破,他依然叫骂不停,敌人索性用刀在他脸上乱扎乱砍,最后连双眼也给剜出,他壮烈牺牲。


解麟阁

原名解明勋,1895年6月生于辽宁省桓仁县,汉族。1932年参加辽宁抗日民众自卫军,任团长。1933年带领哥兄弟和儿子共5人,冲破日寇封锁线,到吉林省柳河寻找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是建立老秃顶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屡建战功。他动员全家老少都投入抗日斗争,其中有5人光荣牺牲,有“满门忠烈”的盛誉。曾以小恩堡村长公开身份迎接并协助杨靖宇部队对日伪军作战。曾率抗联一部化装秧歌队,奇袭桓仁县警察署。日寇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时,为打破日军封锁,指挥部队攻克敌油坊和粮库。1936年2月21日,在日寇实行疯狂“讨伐”、抗联生活极其艰苦的时候,他带警卫员回家取多年积蓄款为部队购买弹药,被日伪军围攻,与敌激烈拼搏,壮烈牺牲。


警卫员

电视剧中表现了杨靖宇将军几个警卫员的形象。担任杨靖宇警卫员时间最长的是黄生发,出生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他1935年3月参加革命,1937年到杨靖宇身边工作,直到将军牺牲的前几天他们还在一起并肩战斗。

黄生发的夫人杨戈回忆,黄生发生前曾对她说, 1940年2月中旬,黄生发在一天夜里的突围战斗中负伤了,突围了出来后,部队便在一个地方隐蔽下来。由于怕敌人飞机发现,不能生火,大家只好坐在木头上休息。这时部队还有七个人。借着雪夜的光亮,黄生发和战友们看到杨靖宇1米九零的高大身躯,迈着健壮有力步子来回踱着。从他那有节奏的脚步声中,可以感觉到,压在他肩上的重任和他那坚忍刚毅的性格。
杨靖宇在踱步时不时停下来,凝视着山林的深处,一声不响。最后,他忽然转过身来,把黄生发叫到跟前:“黄生发!”说着掏出他的小本撕了一页。匆匆写好说:“你和几个负伤的同志顺来路往回走,去找陈政委送信,告诉他这边的情况,请他采取措施策应一下。我带两个同志继续设法找部队。”他想了想,又叮嘱黄生发说:“回去的时候,你记着,去找那个‘交通’,一定要把他带走。”他又交代了将来会面的地点、暗号。说完从衣兜里掏出一块大烟说:“带着这个,同志们伤口疼的时候好吃。”
黄生发一听司令说这番话,立刻感到眼圈一阵热,恨不能扑到他怀里大哭一场。可是这时候,形势极端严重,处境十分险恶,为了执行送信任务,也只得服从命令。

眼看要离开跟随了几年的杨司令,黄生发眼睛里噙满了眼泪。他把捡来的一块苞米干粮,偷偷地交给了个同志,千叮咛万嘱咐:“你要好好照顾杨司令,我不能跟他去了。这块干粮,你看他什么时候饿了,就烤给他吃吧!”

黄生发和刘福太等共四个伤号一一和杨靖宇握手告别。杨靖宇两眼闪着慈母般的光辉,最后说:“要坚定,机智,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黄生发和战友们在大雪覆盖的森森里走了四五天。在一天晚上,终于冲出了重围,找到了陈政委。
不幸的是,在他们回到部队以后不久,便听到了杨靖宇牺牲的消息。
黄生发一直努力想把害死杨靖宇的叛徒绳之以法,但由于法院声称追诉期已过,未能如愿。1993年12月,黄生发病逝。

剧中提到多次杨靖宇将军贴身警卫员王传圣,后来成为少年铁血营的指导员,参加民主联军、东野、四野,转战大江南北。后来写的《少年铁血队》、《风雪长白山》等回忆作品,被东北的孩子们广为传诵。
剧中饰演我党特派员“小孟”的哈尔滨市青年演员姚卓君,就是王传圣的亲侄儿,也算革命自有后来人吧。
http://bbs.cqzg.cn/thread-322551-1-1.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