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麻扶摇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诞生

(2009-07-26 22:24:20) 下一个
麻扶摇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诞生

麻扶摇重回战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一师,1945年10月成立于东北解放战场上,战士绝大多数是东北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随四野转战中国的炮一师于1950年3月初奉命由湖南出发,班师东北,投入开荒生产之中。在该师第二十六团五连任政治指导员的麻扶摇和战友们一起来到了北大荒垦边。

然而,风云突变,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毛泽东和党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炮兵第一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支预备炮兵部队,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

麻扶摇萌生写诗激情

7月中旬,炮一师奉命集结安东(今丹东),抓紧进行临战准备。

部队入朝参战前夕,连营层层召开誓师大会。作为连政治指导员的麻扶摇很快拟好了全连的出征誓词,可又总感到意犹未尽。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新生的共和国、鸭绿江对岸翻滚的战火、战士们激昂的求战情绪,时刻萦绕于他的脑际。

在10月中旬连队誓师大会前的一个夜晚,麻扶摇辗转反侧,感到烈火在胸中燃烧,不吐不快,当晚写下了“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的诗句。

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向全连同志作了宣讲。在全团动员誓师大会上,麻扶摇代表五连登台宣读了出征誓词。大会之后,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当时,连队一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当1950年10月23日炮一师入朝时,麻扶摇所在的连队就是唱着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

后来,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的部队都唱着一首曲调乐观、雄壮而坚定有力的歌曲,歌词与他写的这首诗基本相同。麻扶摇感到万分激动,连队干部战士也都惊喜地问他原因,可是当时由于战斗频繁,消息闭塞,麻扶摇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

志愿军战歌的形成经过

原来,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炮一师进行采访时发现了这首诗,并把这首诗放在第一次战役之后他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的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增强了读音的脆度。当时陈伯坚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只好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1950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并把这首诗排在标题下面,以突出的位置介绍给读者。这样,这首诗就从朝鲜前线传回国内,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一天,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后,被深深感动了,并产生了创作欲望,他仅用半小时就谱出了曲。他还接受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交给了《人民日报》文艺版主编诗人袁水拍。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先后发表了这首歌。歌曲发表后,周巍峙总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大市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第117期上以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周巍峙发现后很高兴,认为“战歌”一词用得好,于是就将这首歌曲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这首歌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并博得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重视和赞誉。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辗转查找,最后终于在炮一师找到了麻扶摇,以后,所有刊物再发表这首歌曲时,词作者都改署了麻扶摇的名字。但麻扶摇一直认为原署名 “志愿军战士”更确切,因为是他们以自己的英雄行为描绘了歌词的意境,用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表达了歌词的主题思想,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作者。

(摘自《党史纵览》叶介甫/文)

来源:http://zkbha.blog.163.com/blog/static/28017096200912482838593/

人物小传

  麻扶摇,黑龙江绥化市人。1927年3月出生,1946年5月参加革命,1947年2月入伍,1948年5月入党。曾参加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平津、太原等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1960年晋升为少校军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