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蜻蜓姑娘》献上火热的《吻》,祝各位节日快乐!

(2018-12-22 18:02:54) 下一个

通过《在那银色月光下》开始关注姜尚荣老师,他写道:

《蜻蜓姑娘》来自1954年苏联时期格鲁吉亚电影厂摄制的电影《蜻蜓》 ???????(国内广泛翻译为《蜻蜓姑娘》)1955年由长春电影厂译制成中文,一时风靡全国,在50年代末期和赫鲁晓夫翻脸之前,成为当时一道重要的文化风景。这首歌也在咱们中国大地作为“俄罗斯歌曲”传唱至今。影片主人公叫Marine 玛丽奈,因此这首歌又叫《玛丽奈之歌》,事实上这部电影及这首歌曲从主创团队到背景、文化、语言全部都是格鲁吉亚的——当然是在当时苏联的大框架下。

事实上作曲家苏尔汗·钦察泽 ?????? ???????? ?? ???????(格鲁吉亚语)Сулхан Фёдорович Цинцадзе(俄语)(1925-1991 )有一部很棒的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音乐组曲,名字就叫《蜻蜓组曲》。

现在的俄罗斯也依然有人演唱,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成为了很多青少年学习声乐的入门级作品。当然俄罗斯播放的电影是俄语版本的,歌曲也是俄语版的。但俄语版的也好,中文版的也好,翻译过程中将语言与旋律的音调天衣无缝融合的极其困难的事。所以这两种语言的演唱听上去都有点“傻乎乎的”。原因当然就是作曲家再创作声乐作品的时候,旋律走向的灵感和思路是直接受歌词原文语言的音调、语气和节奏的影响下形成的。翻译的语言在音节、语气、韵律、承接关系上都无法实现完美的贴合感。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声乐作品都要求演唱原文的缘故。

 

 

 

Luigi Arditi (1822-1903),意大利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首声乐华尔兹《吻》-Il bacio。因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应用是这个首歌曲更加广泛地被人所熟知。

Bognoa Sokorska sings Il Bacio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