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艰苦的岁月难忘的歌

(2009-05-24 19:21:25) 下一个

艰苦的岁月难忘的歌

  作者:蒋任南

200341,湖南省资兴市史志办公室在搜集整理党史资料时,原资兴市文化局副局长、年近八旬的离休老干部薛汉儒,送来了他与郑波(曾任47 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将军在50 年前合作的一首“剿匪”歌曲。面对这份“珍品”,老人滔滔不绝地回忆起了那艰苦的岁月和创作这首歌曲的历程……
                          
郑将军来信

1987年元月25日,尽管天气寒冷,但我的心中时时涌动着一股股暖流。今天特别高兴,想不到郑波将军还惦记着我,把我们两人在38 年前共同创作的一首歌曲给我复印一份邮寄来了。
    1950
年,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 141421团当文艺宣传员。我和时任421团团长郑波同志共同创作了《 我四二一团剿匪胜利》 歌,由于战争繁忙,歌曲不知“遗落”何方,每每念起,不无遗憾。1964 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郴州地区供销社工作。1970年,由于工作变动,我到资兴县一中任校领导,后调资兴文化馆和文化局工作,一直到离休。离休后,随着思绪的变迁,我那浓郁的战友情结不时萦绕于脑际。辽沈战役、解放重庆、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诸多战斗,历历在目。那些一起参加战斗又英勇牺牲的战友,不时浮现在眼前。战火硝烟炼就多少热血男儿,战壕沟堑谱成多少壮丽诗篇。是啊,曾记得,那首《我四二一团剿匪胜利》 歌曲,就是在战斗间隙时间,由团长郑波作词,自己谱曲的。于是,我蒙发了向昔日老首长“索”要歌曲的念头,去信不久,没有想到今天竟真的给寄来了。这是多么珍贵的“礼品”啊!老首长郑波在歌曲下边还写上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薛汉儒同志:
   
你谱的这首歌子,有的同志向龙山县文史办提出了。他们向我要,巧得很,我还保存有当时印的一张。于是复印了两份,现给你一份,你会感到很有意思吧?       

听说你也离休了。生老进退,人生规律。好好锻炼,乐养天年。我已快七十,争取多活几年,看看人民生活翻番。
   
有机会请来广州我这里玩。那年(82 )年在永兴没能看到你,很遗憾。

郑波                  

1987 年元月21        

是啊,一首来之不易的珍贵歌曲,还有那语重心长的话,这怎么不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呢?百感交集之时,我又像年轻时在部队当宣传员一样,展开歌曲,敲打着节拍,放开歌喉唱了起来……                                       

渡过了胜利的一九五O 年,                                        一年的胜利说不完。                                                强攻八面山,坚决又勇敢。战大溪,追“二曹”,攻克牛栏洞,活捉了魏金万。

以少胜多,夜袭花桥北小寨,崔家湾模范的歼匪

战。

边沿区剿匪打的好!缴获的武器真不少。瞿波平、侯振汉、向阳、彭耀南。

大小的土匪头,个个都归了案。
我手舞足蹈,一边唱着,脑海里又浮现着那艰苦岁

月,湘西剿匪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湘西“剿匪”

我原籍是内蒙古,192510月生。1947 10 月,我则好22 岁。为了支援东北的解放战争,我悄悄离开了家乡,在吉林后捎屯,参加了民工担架队,一直跟着东北野战军。那时郑波是独立1 师的一个团参谋长,看我有些文化,动员我参了军。我喜欢唱歌,领导见我有特长,将我调到独188团当副排级宣传队员。在吉林德惠县攻城战斗中我参加后勤抢救工作,共救出伤员4 人,立大功一次。后来我在文艺宣传队边创作歌曲,边担任乐队指挥,吹打弹唱也样样拿得起,深受战友们的一致好评。                                            

421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支英雄邵队,特别是在打阵地战、阻击战中更是威震敌胆,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对此,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也曾尝过它那坚硬铁拳的滋味。每攻不下阵地后,日军指挥官就会哇啦哇啦叫喊,又碰上“八八”了。因为,421 团的前身为八十八团,简称八八团。因此,我们的战士就会骄傲地说:“爸爸在此。”1947年冬,在东北的陈檀木阻击战中,国民党以两个师和五六个炮兵群以及数十架飞机向我团3 8 连守卫的黄芪山阵地猛攻。我团的团长牺牲了,政委负伤了,最后由团参谋长郑波带领全体指战员,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顽强的抗击着敌人的进攻,终于打退了敌人。在阻击三天三夜后,我团配合友军围歼了国民党新5 军,活捉军长陈林达。      

三大战役之后,我们部队又配合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解放西南重镇重庆后,又挥师湖南进驻湘西龙山县地区执行剿匪任务。
   
湘西匪患,由来已久。当时的湘西,境内有武陵、雪峰两大山脉贯穿全境。这里高山起伏,绵延不断,森林密布,沟壑纵横。这里交通闭塞,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这里历来有“三多”(枪多、匪多、鸦片多),社会秩序混乱,匪情十分严重。并且,湘西的匪情,与全国各地相比,有5 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匪史长远,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据有关方面考证,湘西土匪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明朝以来,这里就是全国著名的匪患地区。清朝时期,统治者曾经对湘西进行过“清剿”和血洗,但时过不久,匪患又死灰复燃。1916年,蔡锷在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袁军10 万大军失败。战乱之前,有不少散兵游勇流落到湘西当了土匪。国民党统治时期,处于“反共”之目的,对湘西土匪抚而不剿或先剿后抚,实行养匪害民政策,湘西匪患随之蔓延扩大,当地百姓雪上加霜,湘西造成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匪灾。由于匪情历史漫长,土匪根基深远,湘西有很多地方是世代相继的职业土匪。这类职业土匪,构成了湘西匪患严重的社会基础。二是土匪分布广泛,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兵荒马乱的解放前,湘西的武装土匪有近10 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3 . 3 %。这些武装土匪分布面广,每县每乡都有。而且有的县是一股,有的县是几股,多的一县十多股,或者几十股。这些土匪又分布不均,有的一股十几人,有的一股几十、几百人,多的一股甚至上千人。当地一些大匪首,把持当地政权,勾结官府,他们逼迫无辜的农民陷进持枪为匪的陷阱,谁不愿意加入,就要遭杀身之祸,甚至株连全家。所以说,湘西土匪的广泛性,在很大强度上,是匪首恶棍和官府强逼的的结果。三是土匪称霸一方,互争暗斗。湘西土匪大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各自盘踞占领地盘。他们各有势力范围,其区域界限分明,有的以县为界,有的以区乡为界,有的以保为界,独自称霸一方,越界就打。土匪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今天联合这股打击那股,明天联合那股打击这股,往往为争夺地盘或报仇雪恨,长年累月战祸不停、相互残杀不让、导致地方糜烂,人民痛苦不堪。国民党统治时期,曾想把湘西土匪收罗起来,统一编制,统一编号,封官加以委任,以期调解矛盾,消除分歧,共同为其反动的政治目的服务。但是匪首们面和心不和,暗中争权夺利更加激烈。四是鱼龙混珠,官匪一体。湘西土匪的政治性和反动性是十分明显的,他们大多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充当地主阶段的武装,为反动统治者效劳。人们常说,官就是匪,匪就是官;有的今天是匪,明天是官;有的今天是官,明天是匪;有的在这里是匪,在那里是官;有的在这里是官,在那里是匪;有的明官暗匪,有的昼官夜匪。从表面上看,湘西的官匪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但实质上是互相利用、互相转化的关系。后来到了解放前夕,湘西基本上是“官匪一家”了。194932,湘西土匪发生暴乱,除沅陵、辰溪、沪溪、麻阳、怀化、黔阳6 个县城遭到大劫大杀之外,保靖、龙山、城步、武冈的土匪都纷纷响应,致使湖南的第八、九、十、四、六等行政区都处在动乱之中。而且土匪各路人马在乾城马颈坳举行会议,企图进攻桃源、常德。事态越闹越大,轰动全国。蒋介石令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平息“湘西之乱”,后于4 月上旬采取封官加委的办法,收编了一批土匪。8 月,长沙和平解放后,白崇禧退守衡阳一带。他一面加紧在衡宝一线布防,妄图负隅顽抗;一方面坐飞机飞往芷江,又一次策划收罗土匪武装。他以召开“军政联席会议”的名义,网罗湘西著名的土匪头目杨永清、潘壮飞等400多人参加会议,并且焚香拜把,喝鸡血酒歃血为盟。然后加封戴季韬为湘西地区司令,唐振之为“反共救国军司令”,杨永清为“芷江警备司令”、周燮卿为“三湘联防纵队司令”等。当地百姓对国民党的“官匪政治”讽之日:“要当官,拖枪杆,越拖越大,军师旅团”。五是手段残忍,惨不忍睹。横行湘西的土匪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他们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以武力、地租和大烟对人民进行经济上的残酷剥削和政治上的血腥统治,弄得田园荒芜、水利失修、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许多人为了躲避土匪的劫掠,逃进深山老林,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古丈县的匪首张平,是个杀人成性的魔鬼,民谣云:“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水见张平,混浊不清;人见张平,九死一生。”他要杀一个人就如同踩死一只蚂蚁;而且杀一人必抄斩全家,甚至株连九族。麻阳的匪首丁龙胜也是如此,1942 年,他带领千多人打进牙溪村,将该村的财物全部抢光,百多栋房屋全部烧光,杀害百多人,甚至连70 多岁的老人和两三岁的小孩也不放过,有的全家被杀绝。花垣县黄花寨,是个有百多户400余口人的苗族村寨,经被称为“湘西王”的匪首陈渠珍手下土匪的多次洗劫,人亡房光,变成一片焦土,仅剩下9 个人逃离虎口,流落他乡。
   
湘西的龙山县,地处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是湘鄂川的一个边沿区。这里地形复杂,山高陡峭险竣,丛林茂密难行,数不清的大小溶洞遍布山沟深壑。这真是:山连洞,洞连山;山山有洞,洞洞相连。山上花香四溢,油桐茶果累累满枝。本来,在这样仙境般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下,当地人民应该过着衣食无忧的美好幸福生活。然而,上百年的匪患,老百姓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身的极端贫困生活。瞿波平、侯振汉、向阳、彭耀南、曹振亚、曹子西、魏金万是这里的吃人魔王,他们和国民党相互勾结,兵匪不分。他们到处掠夺,到处烧杀和奸淫妇女等,无恶不作。对此,老百姓恨之人骨。湘西人民一提起土匪的凶残,无不切齿痛恨,迫切要求解放军“剿灭土匪,根绝匪患”。湘西人民盼望着早日解放见太阳。
    1949
11月,我们部队进人龙山地区后,首先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深人开展清匪反霸活动。在我党和我军政策的感召下,不少土匪认清形势,弃暗投明,纷纷走出大山,向我军缴械投诚。这一举动,使那些土匪头目惊恐万状,恼火万分。他们采用惨绝人寰的手段,谁向解放军报信就杀其全家,甚至株连九族。这样,当地百姓谈“匪”色变,原来熟悉的群众见到解放军也是绕道走,对面撞见也不敢打招呼,生怕土匪来报复。因此,一段时间滞缓了我军清匪反霸的进展……                                                            

针对敌人的负隅顽抗,我团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从军事上对大股顽固不变的土匪进行集中兵力迅速包围聚歼;对小股土匪则以营、连、排组成许多小分队,实行地区性的包干,以驻剿、追剿、攻打洞子等战术来歼灭匪徒。在政治上则进一步发动群众,揭穿敌人阴谋,宣传我党我军政策,广泛进行清匪反霸和减租减息,对待匪属则不逼不究,特别贫困者还给予

救济;但对那些屡教不改、顽固透顶并且有血债的土匪恶霸,则通过审判后召开公判大会予以坚决镇压。这样,一个父找子、兄唤弟、妻喊夫的“弃暗投明”新局面出现了。
   
军事行动时,我们向那些土匪头子盘据的地方发起了猛攻。龙山县的牛栏洞,位于祟山峻岭的八面山之中,一条条羊肠小道与山外相通。洞外沟壑纵横,壁立千仞,这山至那山,人喊得应,走过去却要半天。土匪头子魏金万在这里苦心经营了10 多年。洞内宽敞,冬暖夏凉,解放军进山“剿匪”后,土匪们从山下村寨抢来了大量的大米、腊肉、干菜、茶油、桐油等物资屯集于洞内,准备长期与解放军顽抗。土匪们还在洞首洞尾修筑了用石墙筑成的坚固防御工事,共有3 道防线。根据其地形地貌的特点,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据点。
   
当时,攻打牛栏洞的任务落在了我团2 5 连的肩上。任务下来后,5 连指战员献计献策,决定实行重量级爆破,以彻底摧毁敌人的坚固工事。攻击开始了,5 连选择有利地形,组织轻重机枪向牛栏洞口猛烈射击,子弹像飞蝗一样密布洞门,土匪们纷纷躲避。这时,连队组成了以丛士林班长为首的突击爆破组。当部队火力压制洞内土匪后,突击爆破组的战士们在丛士林的带领下,迅速攻入洞内,一时枪声大作,呐喊声响彻空旷的洞中。敌人慌了手脚,丢掉了第一道防线,在第二道防线拼死抵抗,甩手榴弹,同时又用密集的机枪火力阻拦突击爆破组的向前推进。战士们依据地形隐蔽,不时瞅准机会还击,战斗异常激烈。在战士们的强攻下,敌人的第二道防线又土崩瓦解了。匪徒们边打边退,撤到洞中的第三道防线,仍然据险抵抗。
   
牛栏洞的第三道防线,曾被魏金万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工事。它用坚硬的岩石加桐油石灰砌成,一道横墙上留有10 余个射击孔。一般子弹射在墙上,最多爆出一缕青烟。敌人不时向我突击战士射击,有些战士不时倒下,前进受阻。在我战士不断发生伤亡的紧急情况下,班长丛士林看在眼前急在心中,急中生智之时,只见他迅速操起倒下战士手里的一个60 余斤的炸药包,以敏捷的动作贴进横墙射孔死角。当他正要拉开导火索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掉在他跟前爆炸了,丛士林的胳膊负了重伤,鲜血直流。但我英雄的丛士林,却以顽强的斗志和坚定惊人的毅力,来不及包扎伤口,强忍疼痛把导火索拉响了。他迅速滚了下去,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墙体工事被炸毁了。冲锋号响,突击部队一鼓作气冲进洞内,将顽固的土匪全部歼灭了。看着大势已去,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魏金万举起双手,乖乖地被解放军战士从洞中深处押了出来。
   
龙山县土匪老巢牛栏洞的攻破,显示了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慑力量,致使全县大大小小的土匪头子们闻声丧胆,整天夹着尾巴惶惶不可终日,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加上我军展开的强大攻势,敌匪很快地就土崩瓦解了。当时,投诚的投诚,自首的自首,连蒋介石亲手委任的“湘鄂川边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瞿波平、副总司令向阳等重要匪首也向我军投降。195012月底,湘西全境的土匪已基本肃清,湘西22个县全部得到了解放。
                           
谱写“剿匪”歌曲
   
湘西“剿匪”战斗胜利后,我47军的指战员无不欢欣鼓舞。在整休期间,我们421团团长郑波一时兴起,总想写一首“剿匪”的战歌在全团传唱,以鼓舞士气。一连几天,郑团长都在琢磨着,反复推敲词句,有时连饭也忘记吃。郑团长百感交集,回忆一年来数不清的大小战斗,数不清的大小胜利,那激烈的战斗场面怎么也不能忘记,不时像电影画面儿一样呈现在眼前。我们强攻八面山,战士们攀悬崖,越沟涧,是何等的勇敢,我这个当团长的真为这些战士而自豪。战斗在大溪,指战员们奋力追击“二曹”,攻克了艰险的牛栏洞,活捉了匪首魏金万,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洞攻坚战例。还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如夜袭花桥北小寨,崔家湾那模范的歼匪战。地处湘鄂川边沿区的“剿匪”战斗真的打得很好,缴获的武器真不少。瞿波平、侯振汉、向阳、彭耀南,这些大小的土匪头目,一个个最后都归案。
   
想到这些战例历程,郑波团长眼前豁然一亮,把这过程用词语串起来,稍加修辞,再像诗词对联一样,在句尾押韵,稍微讲究语调的韵律性,这第一段的歌词就简单成行了。“渡过了胜利的一九五O年,一年的胜利说不完。强攻八面山,坚决又勇敢,战大溪,追“二曹”,攻克牛栏洞,活捉了魏金万。以少胜多,夜袭花桥北小寨,崔家湾模范的歼匪战。边沿区剿匪打的好!缴获的武器真不少。瞿波平、侯振汉、向阳、彭耀南,大小的土匪头,个个都归了案。这些歌词跃然纸上,显得十分鲜活,又还算押韵。在酝酿第二段歌词时,郑团长又颇费了一番心思。他想,1950年在湘西“剿匪”度过了艰难困苦的一年,新的1951 年依然任重道远。美帝国主义已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们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重担依然十分沉重。想到这,郑团长展望未来,又充满着十分自豪和无所畏惧的情感。他运运神,文思泉涌,他展平稿纸,提笔急驰,朴实无华又充沛革命激情的歌词一气呵成。“迎接伟大的一九五一年,新的任务最光荣。全体总动员,肃清湘西匪,减租反霸,组织群众彻底把身翻。加强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练成个无敌的国防军。美国的鬼子你胆敢来侵犯,人们的意志如铁坚。那里来那里打,保卫我祖国,坚决的打击他,美帝国王八蛋。”
   
郑团长将歌词写好后,拟定了歌曲名为《 我四二一团剿匪胜利》 ,并将谱曲的任务交给了我。郑团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薛呀,曲调一定要奋发向上,有一种斗志昂扬所向披靡的大无畏精神,战士们传唱起来,要能士气大振,充满豪迈感,而且要朗朗上口……”受领任务后,我开始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说心里话,编个小演唱小曲调还马马虎虎,谱写这样的歌曲我还真有点犯难。在团长郑波耐心说服和鼓励下,我最终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经过一番琢磨运神,曲子写成后,先在团里文艺宣传队内进行试唱,经反复修改后分头到各个连队教唱。不知不觉地,这支歌曲在广大指战员中间唱熟了。谁知,这支歌直唱到抗美援朝,有力地鼓舞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我们的部队赴朝作战离开湘西时,部队开拔进行时,群众热烈欢送,部队唱起《我四二一团剿匪胜利》 歌,声音响彻云霄。当唱到:“瞿波平、侯振汉、向阳、彭耀南,大小的土匪头,个个都归了案”时,老乡们热烈地鼓掌,欢呼声一片……                       

我行进在长长的队伍中,竟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爷爷,教我唱支歌吧!”小孙女的呼唤,打断了我那绵长的回忆,但歌声、掌声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不已……

是啊,艰苦的岁月难忘的歌;                                       

这首歌是剿匪战士们用鲜血凝固的结晶。                            

这首歌是我四二一团剿匪胜利的总结,它永远记载在我军光辉的史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