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趣味经济学 | 一个银行劫匪的止损策略

(2015-07-26 09:15:52) 下一个

首先来看转发的文章:

导 读

抢银行和投机都是风险比较高的职业,还都要清楚抢劫或投资的逻辑、控制人性的贪婪以及必需的止损。通过一个银行劫匪的止损策略来看看投机那些至关重要的道理!

早期抢银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般在天黑以后进行,趁着夜色用炸药或者硝化甘油炸开金库(有可能把钱烧毁),拿钱走人。从1920年左右开始,美国的银行业发生了技术进步,普遍安装了报警系统和水泥加固的防炸金库。一时之间劫匪也没什么办法,但很快抢银行的技术就升级了。

新的劫匪改在白天抢银行,劫匪们钟表般的专业精神连警察都佩服。这个技术进步归功于绰号“男爵”的Baron LammLamm是德国人,曾在普鲁士陆军服役,被开除后移民美国。

1917年在犹他监狱内服刑期间,他想出了一套抢银行的新思维:使用军事原则。他认为抢银行不是枪和胆量的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他发明的这套系统后来被称之为“Baron Lamm Technique”:

Baron Lamm Technique
1、提前几周的准备;
2、首创“casing”:去银行踩点,画图,甚至假装记者去了解银行内部运作;
3、给每个人分工:谁放哨,谁在大厅,谁干金库,谁开车;
4、事先用仓库演习;
5、严格执行时间,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拿没拿到钱都必须离开;
6、侦查确定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逃跑路线,并计算时间;
7、在车的仪表盘上粘贴精确到十分之一英里的地图。

Lamm 把抢银行变成了艺术。从1919年到1930年,Lamm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抢了数十万美元。其中1922年在Denver 的联邦造币厂90秒钟内抢走20万美元一役,可能以单位时间抢钱最多而载入史册。这是一套极其成功的犯罪系统,一直到今天还活跃在抢银行的第一线。

关于Baron Lamm Technique,经常见到的赞叹是其完善的准备工作对成功的必要性。比如下面的一段评论:

“这套暴力美学的精髓,是事先不厌其烦的准备工作。所有可能性都要考虑到,一切意外都有预案。最专业的高手从不指望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是外人看来的一种错觉。”

Baron Lamm Technique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一套系统。在我们进行市场分析时,同样应当靠考虑到市场各种走向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的交易建立在正期望的方向之上,但时刻都要提醒自己,正期望不等于100%。不过,从投机交易者的角度来看,Baron Lamm Technique中,第五条才是其核心内容:“严格执行时间,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拿没拿到钱都必须离开。”

一般来说,抢银行并非小偷小摸,“临时性即意犯罪”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抢匪都会认真准备一番。因此,其余六条相对于其他抢劫系统,只是量上的不同。但第五条的出现,使Baron Lamm Technique有了质的进步。对劫匪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因为执著于一次行动,导致时间拖延而被捕入狱,可能就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机会。所以,第五条实际上就是这个抢劫计划中的止损。

其余六条保证了抢劫计划的成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第五条是出现意外时的止损操作。

看,多像我们的交易计划。趋势和支撑、阻力分析,保证我们的仓位建在正期望的方向之上,而止损保证我们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将损失降到最低。看来止损原理也并非投机交易所独有。


Baron Lamm,他的银行抢劫计划,至今仍活跃在犯罪第一线和影视剧里

其实,投机交易和真实的生活在一个人身上是无法割裂开来的,我们能在真实的生活中体味到投机交易理念之美,也能在投机交易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股市如人生、炒股就是炒心态等这样把炒股和生活联系起来的说法。

趋势由几乎不可改变的人性推动,贪婪和恐惧摆荡在超买和超卖线之间,外界噪音和自己心声的背离是我们痛苦的根源,而严格执行的交易系统和由情绪左右的买卖行为就像有规划的人生和漫无目的的人生一样。投机交易不过是把真实的生活进行量化的一个过程。当我们在RSI80的时候买入多单,并被套住时,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哦,原来我的贪婪指数是80。”

止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意味着我们不应在明知没有前途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而虚度光阴。这种虚度可能会出现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情中,大多情况下,我们坚持的并非是良知或一种理念(即使是一种错误的理念),通常我们坚持的是自己已经知道没有意义的一种生活状态。

大学毕业后,自己的一些同学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或政府机构。几年来,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收入相对中国大陆地区普通百姓来说是高不可及,但比起独立创业的同学们就不值一提了。每次同学小聚,面对那些已经基本解决物质稀缺性或时间稀缺性的同学,他们都会自我解嘲式的感慨几句。本来他们也可能做到,即使从现在开始都不会晚,但他们不会放弃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理想中,至少是羡慕的生活,他们从饭桌上离开后,甚至不会考虑这件事。

在投机交易市场里,如果市场参与者什么都不做,价格就会自然下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成交量推动价格上涨,至少也要进行止损,避免亏损扩大。人生就像市场一样,也有一种向下的惯性。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结果只能是离理想越来越远。即使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的现状马上变好,至少也要让自己停止继续生活在当前的状况下。

这个世纪初,那本风靡中国大陆地区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是一个提醒我们人生需要止损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本书后,有些愤怒的感觉,因为它把自己一直不敢面对的东西放在了桌面上,并把自己逼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死角里。改变意味着放弃熟悉的事物,主动去面对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就像一些市场参与者在谈论止损时所说:“止损出场后,再次买入时,仍有可能是错的。所以,不如坚守这个仓位。”如果没有一套建立在正期望之上的交易系统,止损存在的意义就很小,就像Baron Lamm Technique一样,止损是正期望的必要补充。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规划,只知道“止损”,不断地更换工作,不断地更换生活方式,不断地更换感情伴侣,就和投机市场中盲目的短进短出一样,是混乱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像设计交易系统一样,设计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进退有据,出入从容。

最后,说一下Baron Lamm的结局。1930 年,他和同伙在印第安纳州的Clinton镇抢完一家银行撤离时,车胎爆了。对这样的小意外,Lamm显然早有预案。他们很快抢了一辆车,但这辆车很特殊,上面有个限速装置,时速不能超过35英里。于是他们又抢了一辆车,但这辆车的水箱漏了。他们又抢了一辆,但这辆只剩下一加仑汽油。最后,在警察的追击中,两人投降,Lamm和司机被击毙。

Baron Lamm的一生,对止损做了完整的诠释——建立在正期望之上的止损,才有意义。

点评:
文章的最后,才是精华部分!但是,又没有说清楚。
说不清楚,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答案!
但是,问题是可以问的!而且可以问很多,但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
关键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正期望值?
期望值,这个数学名词本身有点拗口,但引用的恰如其分。自己对自己人生目标追求的满意程度,就是自己的期望值。问题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整个社会本身对个体的人生目标会有一个判断,当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一致时,很明显,这个个体在社会中,会遇到压力甚至压迫。换句话说,大部分人的一致的利益,构成了社会的期望值。
所以,个人和社会都有各自的期望值。
那么,“正”字 怎样理解呢?呵呵,没有标准了!道德经不是说过了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就像上文中的Lamm老兄,我们能判断他不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符合他自己的“正”期望值?我们能判断他那样的人生结局就不是他想要的“正”期望值?就象清朝的皇帝和明朝的皇帝和老百姓和官吏眼里,史可法的行为都是他们认为的一致的“正期望值”?
所以,在人类社会里,一个人的人生的“正期望值”,没有标准。

但是,在股票期货这样人类创造的“小社会”里,期望值为“正”的标准,却是清清楚楚的:赚钱否。
问题是,标准不是办法,而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产品副产品,whatever,怎么说都行。正期望值是一个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得到的结果。为什么叫“正”期望值,就是看个人设置的目标暨期望值是否和“小社会”的大部分人的利益暨小社会的“期望值”一致否。一致,就是“正”期望值,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能赚钱。不一致呢,那就呵呵了!
让我们把上面人创造的“小社会”里的标准,运用到人类社会中,那就得到同样的结论: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整个社会大部分人的利益一致时,我们就定义这个人的人生为“成功”,注意,是以“赚钱否”作为标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做MICROSOFT和做微信等等的人,解决的是几大部分人的问题,利益一致,所以都能成为大富翁。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能知道股票期货市场内的玩家,是成不了大富翁的,因为在这些人创造的“小社会”里的财富总量,和整个人类社会可以“变现”的财富总量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和“小社会”在同样的“赚钱”标准下的重大区别。
那就是,人类社会的“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可以用这样一个定义,“大部分人遇到的共同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这个问题或“共同利益",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比较稳定,能看到的人,相对会比较多。
那么,在股票期货等“小社会”里,“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 怎样来定义?当然,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办法了,有人用技术面的趋势,有人用基本面的判断,当然,这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想说的只是,在小社会的“大部分的共同利益”,相对人类社会的“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那就难度就是几何级数的增加了! 尤其是,把时间缩的越短的时候。 从时间的角度上看,时间越长共同利益能看得越清楚,这点倒是相同的地方。

问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正期望值”这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止损”这个问题,也能问一问明白了吧! 注意,只能是“问一问”明白,绝对不是“回答”明白呃,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Vickyky 回复 悄悄话 精彩论述
登录后才可评论.